徐 汛
目前,由于社會政治學科采用了等級考試,使得有些人有意無意地用應試的眼光來看待社會政治課,在這種急功近利的價值觀的驅使下,社會政治學科只好靠邊站。也正是這種狹隘的教育思想,導致了歧視社會政治學科教學的偏見。
一種說法是:“開卷考又不加分數,有什么必要這么認真,這人怎么這么迂腐?!笨嫉煤茫蠹叶颊J為是理所當然??疾缓?,又會有另一種說法:“都開卷了,還考得這么差,到底教哪門子書??!”如果你得過且過,還有輿論淹死你。所以,政治學科的教師既沒有其他科目教師的“風光地位”,也沒有課外的輔導收入,真正的兩袖清風。正因如此,教師的積極性大受打擊。
還有不少學生對社會政治學科持有忽視的態(tài)度。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如此。有研究表明,從初中到高中思維的發(fā)展存在關鍵期與成熟期,初二階段是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學生的思維開始由經驗型向理論型水平轉變。由于初中的等級考試,學生對社會政治學科的忽視,導致他們很少積極主動,更別說滿懷熱情地參與學習。
基于以上種種現(xiàn)狀,憂慮之余,我認為唯有積極奮進,改革弊端,認清方向,直面現(xiàn)實,才能走出困境。也只有解決初中現(xiàn)階段的教學現(xiàn)狀,提高專職教師的積極性,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才能為初高中銜接做好最基礎的一步。因此,我們要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對學習政治學科的目標轉變?yōu)榍笾挠?。為此應做到?/p>
第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學”,不能僅滿足學生“學會”,要引導學生“會學”,讓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訁⑴c的學習主體。積極倡導參與式、探究性學習,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內驅動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學科內容生活化。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聯(lián)系時,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把現(xiàn)實的“家事、國事、天下事”和相關的歷史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學習內容比較符合時代特點,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
第三,教學活動中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教師及時的肯定、適當的評價和鼓勵,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在心理上體會到取得成功的喜悅。
第四,利用多媒體平臺,適時展示學生的探究成果,這也是一種激發(fā)興趣的好方法。它可以使學生通過展示平臺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能在教師及時的點評下認識了解答案的完善程度。這樣既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在不經意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答題能力。
總之,初中社會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尷尬處境并由此引發(fā)的消極影響,是決不能漠然視之的,但也不能為此喪失信心,只要我們上下齊心協(xié)力,從學科教師自身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定能改變現(xiàn)階段的狀況。
(遵義縣楓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