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川
在高血壓病發(fā)病初期,主要癥狀為功能性神經(jīng)失調(diào),采用體育康復的效果最好,能起到機能、預防性及病因性的治療作用。當病變穩(wěn)定及有合并癥時,體育康復能起到減輕癥狀和鞏固療效等作用,有助于血壓的降低。經(jīng)過適當?shù)捏w育鍛煉后,患者的頭疼、頭昏等癥狀減輕,并感到全身輕松和精神愉快。
一、高血壓的概念及主要癥狀
(一)高血壓的概念。高血壓是指由于動脈血管硬化而導致的以動脈血壓持續(xù)性增高為主要癥狀的一種全身性疾病,又稱之為原發(fā)性高血壓。
(二)高血壓的主要癥狀。早期高血壓癥狀不明顯,約有50%高血壓病人完全沒有癥狀,有時有頭暈、頭痛、耳鳴等癥狀。到了高血壓病中晚期,血壓持續(xù)增高,可出現(xiàn)眼底出血、心絞痛、腦中風、腎功能下降等并發(fā)癥,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二、高血壓的診斷與分期
(一)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等于或大于18.6kPa(≥140mmHg)或者舒張壓等于或大于12.0kPa(≥90mmHg)。高血壓還可以按血壓升高的程度或高血壓主要受累器官的病變程度來進行分級診斷。
(二)高血壓的分期。Ⅰ期高血壓無器質(zhì)性改變;Ⅱ期高血壓至少存在左室肥厚、視網(wǎng)膜動脈扭曲等癥狀;Ⅲ期高血壓心臟、腦、眼底、腎等器質(zhì)性損傷及功能不全,癥狀有心絞痛、腦卒中、視網(wǎng)膜出血、腎功能衰竭等。
三、影響高血壓的發(fā)病的因素
(一)遺傳。高血壓不是遺傳病,但其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患病的可能性遠遠高于無家族史者。
(二)飲食。攝入過多的鈉鹽是我國高血壓的主要因素,脂肪和飲酒與高血壓的發(fā)病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三)吸煙。吸煙的人患病的可能性遠遠高于不吸煙的人。
(四)體力活動。長期缺少有規(guī)律的運動易增加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性。
(五)肥胖。在高血壓患者中男子有約75%、女子約有65%是由于超重和肥胖引起的。
四、高血壓的治療原則和措施
(一)高血壓的治療原則。要長期堅持治療,不能在癥狀有所好轉(zhuǎn)后停止治療。因為目前的治療手段只能緩解癥狀和延緩病變的發(fā)展過程,這可以通過保持低于140/90mmHg及控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來實現(xiàn)。
(二)治療高血壓的措施。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前者主要指減少飲食中的食鹽攝入量,控制體重,以及進行適合的有規(guī)律的運動。Ⅰ期高血壓可以以非藥物治療為主;Ⅱ期高血壓則以藥物治療為主,以非藥物治療為輔。
五、高血壓的體育康復機制
(一)運動時對血壓的影響。運動產(chǎn)生的刺激能調(diào)整了大腦皮層及皮層下的血管運動中樞的功能,使血管產(chǎn)生擴張,使肌肉中的毛細血管擴張,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尤其是對舒張壓的降低有著較大的意義。運動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肪蛋白的含量,這些都有利于減少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二)運動過程中血壓的變化。在進行較長時間的全身性運動時,肌肉的毛細血管大量開放,可使外周阻力降低,此時可表現(xiàn)為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變化不明顯,有時舒張壓反而會下降。力量練習會對肌肉中的血管產(chǎn)生擠壓,從而增大外周阻力,使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明顯升高。一般而言,患者不適宜采用這些運動方式。
六、高血壓體育康復的鍛煉方法
主要形式應是有大量肌肉群參與的有氧運動,如步行、健身跑、自行車、游泳、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等體育康復項目。
(一)步行與健身跑。開始時速為70—90步/min(3—4km/h),持續(xù)10分鐘以上,適應后再進行健身跑,健身跑時要精神放松,掌握好節(jié)奏并與呼吸相結(jié)合。運動時心率不要超過130次/min,運動后不應出現(xiàn)頭暈、心慌和明顯的疲勞感。
(二)太極拳與太極劍。其動作柔和,肌肉放松且活動幅度較大,運動時要求思緒寧靜,所以對降低血壓有很好的作用。
(三)氣功。以放松為好,適宜采用較大幅度、張弛有序、上下肢都參加的動作,不宜長時間進行等長收縮。
七、高血壓體育康復運動的強度、時間與頻率
(一)運動強度。以40%—70%攝氧量儲備或心率儲備的強度時降低血壓的適宜運動強度。
(二)持續(xù)時間。以30—60分鐘為佳。
(三)運動頻率。每周訓練3—7天能取得降壓的效果。由于一次運動后的血壓降低能夠持續(xù)數(shù)小時,因此堅持每天訓練可以有更佳的效果。
八、注意事項
(一)做好運動前全面的身體檢查。1.患者如果安靜時收縮壓大于200mmHg或舒張壓大于110mmHg,不要參加運動訓練。2.抗阻訓練中應避免屏氣動作。3.有血壓升高跡象的患者(如血壓大于160/100mmHg),在進行有氧訓練前應有藥物治療。訓練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這可能會使他們減少其降壓藥的服用劑量。
(二)最好有專業(yè)體育康復師的指導。高血壓患者的體育康復運動需要結(jié)合自身的情況,遵從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強度、運動時間段和運動頻率,遵循循序漸進、全面性、系統(tǒng)性的訓練原則,做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制宜。如若沒有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則自身一定要掌握一定的體育康復知識與注意事項。
九、結(jié)語
世界高血壓聯(lián)盟(WHL)通過多種方式,對13.5萬人身體健康狀況與參加體育活動情況的關(guān)系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血壓與健康狀況呈反比:經(jīng)常參加體育活動者的血壓普遍低于不常參加體育活動者,健康狀況也優(yōu)于后者。因此WHL建議,體育鍛煉應該在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中得到關(guān)注和提倡。由此可見,高血壓患者完全可以通過參加體育鍛煉來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zhì)量,但是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務必遵循相關(guān)的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1]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運動解剖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3]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洪茲.運動與健康[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5]姚鴻恩.體育保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黃力平,張鈞.體育康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