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鋒
課堂是由許多個教學細節(jié)共同組成的。教學細節(jié)是外顯的教學行為的最小單位,表現(xiàn)為多樣的形式和復雜的結構,形成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具有獨特的教學價值和意義。它可能是教師或學生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表情,可能是師生之間互動的行為組合,也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中學生對教學的一種重要反應。然而,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有時候忽視對一些最細微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導致了種種不完美?,F(xiàn)擷取課堂教學中的案例加以剖析說明。
案例一:我們表揚他!
如一位教師教學“5+67”時,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說出了很多計算方法,教師臉上閃耀著興奮和自豪。這時候,又有一個學生舉手,教師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讓他站起來回答。這位學生說:“老師,黑板上是5+67=72,你寫成了73了。”教師臉上頓時暗了下來,“哦”了一聲,轉過身把黑板上的題目改了??赡芤驗槭枪_課,這位教師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說:“××同學雖然平時上課不太積極,但是今天卻很細心,我們表揚他。”學生聽了教師的口令,機械地拍手。響起了幾聲軟綿綿的掌聲?!痢翆W生看到教師那難堪的表情和同學們蔑視的目光,臉上也不知是什么表情就坐下了。
思考:這位教師已經認識到激勵性評價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為自己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點綴,而不是發(fā)自內心的、由衷的贊嘆,在表揚的同時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評判味:“你平常學習不認真,今天有這么多老師聽課,你偏偏要來出‘風頭,真是‘死腦筋。”學生聽后的感想如何呢?這種表揚是不是一種“扼殺”呢?如果換一種評價:“××同學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家不太注意的細節(jié),真不簡單!”或者說:“××,你敢于指出老師的錯誤,真是謝謝你!”這樣評價效果不是更好嗎?因此,給學生以激勵性的評價,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或者是在需要時才做的一種裝飾,它需要滲透在教師的教育思想中,落實在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
案例二:你真的會嗎?
如學習“年、月、日”的知識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小紅今年9歲,過了9個生日,可是小紅的爸爸也才過了9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這時,立即有學生舉手說道:“老師,我知道了,小紅的爸爸是2月29日過生日的,逢4年才過一個生日呢。”另一個學生立即說:“這道題不對,我們都是按陰歷過生日,應該每年都能過生日。”教師聽到這兒,有一些不高興,立即叫這兩個學生坐下來了,并說:“你們知道的是一點淺顯的知識,等我們馬上學習了年、月、日的知識后,就知道其中的奧秘了?!?/p>
思考:教師的表現(xiàn)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我們教師已經習慣于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去面對毫無準備的學生,習慣于居高臨下地將學生的思維牽引進預設的軌道,而當學生說出“我會了”“我知道了”,打破了教師建立在學生“零認知”基礎上精心預設的方案,教師就無法面對了。要將課堂實施下去,只有犧牲學生的靈性,將學生往“原路”上拉,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仍然要求學生照預定的教案走?!敖虨閷W服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些理念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在教師的思考深處并未得到真正認可。因此,真正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必須使每一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教師設計教案必須時時思考:有沒有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有沒有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空間和時間?教師課堂上要隨時提醒自己:是否給了學生活動的空間?是否給了學生個性張揚的機會?
案例三:你學會了什么知識啊?
如教學“統(tǒng)計”一課,在練習鞏固之后,教師提問:“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一時間,學生的回答各種各樣、豐富多彩。有的說:“我知道了班上最喜歡吃什么水果的同學最多。”有的說:“我學會了貼水果、貼圖形?!边€有的說:“我學會了把這些東西整齊地排起來?!薄犃诉@些回答,教師沒有給予任何評價,用意顯然是通過提問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可是學生卻沒有明白,沒有猜到教師手中的“底牌”。于是,教師有意提問:“那么,你學會了什么知識?”“學會了貼的知識。”“學會了排的知識?!睙o奈之下,教師指了指黑板上的課題說:“今天主要學習的是什么呢?”學生很聰明,立即說道:“我們學會了統(tǒng)計的知識!”教師接著說:“對!今天我們學習了統(tǒng)計知識,統(tǒng)計的時候要先分一分、排一排、再數(shù)一數(shù)?!?/p>
思考: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吹竭@樣的現(xiàn)象:當學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師的預想時,教師的反應一般是毫無表情,甚至面露不悅,要么繼續(xù)引導,得出所要的結論:要么直接否定,自己說出答案。當學生的回答符合教師教案的設想時,教師往往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用“很好”“你真聰明”之類的語言表示肯定。因此,在新課程中,教師要拓寬視野,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交往狀態(tài)和創(chuàng)新熱情,更多地保護與調動學生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多地激勵和挖掘學生創(chuàng)新的潛質,這樣的教育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