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宇 于麗新
[摘要] 目的:可摘局部義齒基牙齲壞折斷后經治療金屬全冠修復的效果。方法:常規(guī)口腔內科進行完整徹底的去腐,根管預備,根管充填。常規(guī)齒科X線牙片檢查根充情況,要求達到完全根管治療的效果。完全按照烤瓷樁冠要求進行樁核的鑄造,打磨,粘接。在可卸代型上,用嵌體蠟加入少許紅色蠟片,制成初步牙冠形態(tài),試戴可摘局部義齒,在蠟型上調整可摘局部義齒的頜支托的位置及深淺,使頜支托與頜支托窩完全密合,用滴蠟法修復蠟型冠的全部形態(tài),使卡環(huán)臂與蠟型冠完全密合,卡臂尖進入必要的倒凹區(qū),以達到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的卡環(huán)要求為標準,按金屬全冠的要求進行包埋、鑄造、噴砂、拋光,口內試戴后,用水門汀進行金屬全冠與可摘局部義齒的共同一次粘接。結果:修復治療后原可摘局部義齒與修復后鑄造金屬全冠固位力好,卡環(huán)與頜支托密合,患者十分滿意。結論:采取此方法修復后,解決了修復后原可摘局部義齒與鑄造金屬全冠的密合程度,無需磨改卡環(huán)及頜支托,達到了可摘局部義齒的固位要求,恢復了患者的咬合功能,避免了重新制作義齒的麻煩,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并且方法簡單。
[關鍵詞] 可摘局部義齒;基牙;折斷;鑄造冠
[中圖分類號] R781.1 [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5(c)-166-02
可摘局部義齒在臨床修復牙齒缺失中被廣泛大量的應用,其中包括鑄造支架或塑膠鋼絲彎制聯(lián)合義齒,患者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其基牙產生齲壞導致牙冠折斷的情況經常發(fā)生,在此情況下如要去患者重新制作可摘局部義齒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不重新制作義齒又會影響義齒的固位力,并造成食物的嵌塞,口腔內產生異味。義齒兩端受力不均衡造成對牙槽脊壓力增加損傷黏膜造成患者局部不適。鑒于上述原因,我科進行了局部義齒單側基牙折斷后經治療金屬鑄造全冠修復的方法,解決了上述問題。2005~2007年,共修復治療了95例患者,修復治療后原可摘局部義齒與修復后鑄造金屬全冠固位力好,卡環(huán)與頜支托密合,患者十分滿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95例患者中,磨牙81例,前磨牙14例;鑄造支架卡環(huán)76例,鋼絲彎制卡環(huán)19例。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齒科X線牙片檢查折斷基牙健康情況。口腔內科進行完整徹底的去腐,根管預備,根管充填。常規(guī)齒科X線牙片檢查根充情況,要求達到完全根管治療的效果。
1.2.2 完全按照烤瓷樁冠要求進行樁核模型的采取,用紅色打烊膏采取鑄造樁核模型,按要求鑄造、打磨,經口內試戴,調頜、粘接,完成樁核的制作,為進一步鑄造金屬全冠修復做準備。
1.2.3 按鑄造金屬全冠按常規(guī)牙體預備、用藻酸鹽印模材取模,記錄牙列形態(tài),在牙體制備完成后對印模進行修整,灌注工作模型的石膏稀稠要得當,模型經過4 h后再制備可卸代型,涂部分離劑,在可卸代型上選擇性能良好的鑄造蠟線及嵌體蠟加入少許紅色蠟片,制成初步牙冠形態(tài),調整上下頜的咬合關系。
1.2.4 在可卸代型上,試戴可摘局部義齒,在蠟型上調整可摘局部義齒的頜支托的位置及深淺,使頜支托與頜支托窩完全密合,在蠟型冠上可先不考慮外形高點,待頜支托咬合關系位置都調整好后,用滴蠟法控制滴蠟熔化程度,如熔化溫度過高,蠟易與可摘局部義齒卡環(huán)粘接造成摘取蠟型冠困難,溫度過低易造成蠟型連接不全,鑄造時容易出現(xiàn)砂眼,導致鑄造失敗影響修復效果。修復蠟型冠的全部形態(tài),使卡環(huán)臂與蠟型冠完全密合,卡臂尖進入必要的倒凹區(qū),以達到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的卡環(huán)要求為標準,反復在模型上摘戴,檢查義齒與修復蠟型冠的密合情況直至達到要求。
1.2.5 鄰接面和頸緣蠟型要求與鑄造金屬全冠基牙制備的肩臺平滑過渡,蠟型冠的間隙處要略作緩沖處理,不可壓迫牙齦及牙齦乳頭,防止牙齦變形。其余與鑄造金屬全冠制作要求一致。
1.2.6 按金屬全冠的要求進行包埋、鑄造、噴砂、拋光,口內試戴后,在口內調整可摘局部義齒與金屬冠的密合程度,調整頜關系,待檢查完成后詢問患者舒適程度再進行微調,直至患者滿意。
1.2.7 用水門汀進行金屬全冠與可摘局部義齒的共同一次粘接,要求患者作咬合試驗,粘接方法,與烤瓷冠粘接方法相同,囑患者24 h內不能摘下可摘局部義齒,此時全部完成可摘局部義齒基牙折斷后金屬鑄造全冠的修復工作。
2 結果
采取此方法修復后,原可摘局部義齒與鑄造金屬全冠的密合程度較高,無需磨改卡環(huán)與頜支托,達到了可摘局部義齒的固位要求,恢復了患者的咬合功能。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并且時間短、方法簡單,臨床效果十分滿意。
3 討論
可摘局部義齒的基牙折斷在臨床上非常常見,采取此方法修復后,由于高熔金屬鑄造全冠精密度高,收縮變形小,有效地解決了修復后原可摘局部義齒與鑄造金屬全冠的密合程度,無需磨改卡環(huán)及頜支托,達到了可摘局部義齒的固位要求,恢復了患者的咬合功能,基牙位置的相對固定,縮短了可摘局部義齒戴入后的適應期。避免了重新制作義齒的麻煩,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并且方法簡單,易于推廣,此方法的缺點是美觀程度不能讓患者接受,適用于后磨牙及前磨牙折斷的基牙,前磨牙不能超過第2前磨牙,否則影響患者較高的審美觀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周永明,施長溪.牙科用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樹脂的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1999,15(2):177.
[2]李俊,程祥榮.齦下殘根修復前正畸治療五例[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4,39(5):403.
(收稿日期:200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