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國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媒體市場競爭的加劇,不少黨報發(fā)行量呈逐年下滑趨勢。究其原因,作為黨報主體的硬新聞可讀性及親和力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增強硬新聞的可讀性及親和力,實現(xiàn)硬新聞的“軟著陸”,是黨報講究宣傳藝術(shù)應當做好的一項工作。
一、新聞報道表達方式改進的必要性
這里所說的硬新聞“軟著陸”,不是指內(nèi)容上盡力從嚴肅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變動中挖掘軟性內(nèi)容,而是指通過報道形式的改進,增強硬新聞的可讀性及親和力。硬新聞“軟著陸”的關(guān)鍵不是講究辭藻如何華麗、語言如何生動,而是要改變板著面孔說話的方式,采用平民視角,用具體、平實的話語,與讀者進行朋友式的平等交流。
在現(xiàn)代社會,讀者不僅希望媒體能及時準確地提供給他們所需要的多元信息,而且希望在愉悅中接受信息。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2008年11月—2009年1月對“北京居民讀報情況和讀報意愿”的調(diào)查顯示,“看它是否生動、有趣、可讀性強”已成為讀者在自費訂閱或購買一張報紙時最為看重的因素之一。因此,黨報硬新聞不僅要在選材上從讀者的興趣和需求出發(fā),貼近社會、貼近實際、貼近讀者,在表達方式上也必須照顧讀者的閱讀心理,按讀者喜歡的“口味”“做菜”。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以受眾為中心”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由于固有的思維方式,導致在硬新聞的寫作上仍存在著一些毛病,如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數(shù)字用得太多,傳者高高在上、動輒站出來講話等等,使得文章嚴肅有余、活潑不足。
二、新聞標題當以讀者為主體
標題是新聞中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讀者在閱讀新聞之前,首先進入視野的是標題。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新聞媒體的豐富,讀者不可能詳細閱讀每份報紙上的每一條新聞,以接觸標題為主的“標題讀者”在逐漸增多?!跋葹g覽一遍標題,再選有興趣的看”是當前讀者閱讀報紙的基本習慣。改進標題的視角,讓讀者成為標題的主體,增強可讀性和親和力,已成為報紙參與競爭、鎖定讀者的最重要的籌碼之一。
報道的內(nèi)容不同,使讀者成為標題主體的方法也不同。當題材本身講述的就是讀者自己的故事或與讀者切身利益相關(guān)的事,具有很明顯的貼近性,讀者自然成為標題的主體。
美國傳播學者VanDijk認為,新聞話語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新聞的主題往往通過標題表達和顯現(xiàn)出來。標題是報道內(nèi)容和傳者觀點立場的集中反映,傳者只要選擇讀者自己的故事或與讀者利益密切相關(guān)的事實作為題材,就很容易做到標題以讀者為主體,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如《中秋賣剩的月餅哪去了》、《購票不忙退票忙》等。
在題材受限的情況下,可選取適當?shù)慕嵌?千方百計使讀者成為標題的主體。
三、新聞話語要具體化平實化
1.話語不具體、不平實是硬新聞缺乏可讀性的癥結(jié)所在。要改變這種情況,作者必須與讀者真誠合作、平等對話,密切關(guān)注他們的喜怒哀樂、興趣需求。目前讀者讀報不滿意的,主要是以下方面:
言之無物。如一些新聞導語常這樣寫:“某某地區(qū)上下一心,齊心協(xié)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各項工作基本就緒?!薄吧舷乱恍摹?、“齊心協(xié)力”、“努力”、“基本就緒”都是抽象層次比較高的字詞,讀者讀了以后不知所云。
套話連篇。如一寫到人多,就是“人流如潮”、“人流如織”、“熙熙攘攘”;一寫到工作進展,就是“初見成效”、“成效顯著”、“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不是這類詞不能用,用得太多,就成了套話、空話,使得整個報道模式化。
高高在上。動輒“應該怎么怎么”、“要怎么怎么”,一副高高在上的說教姿態(tài)。
2.慎用抽象層次高的字詞。新聞中常使用的抽象層次較高的字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概括性比較強的名詞,如“民主、集中、愛國主義”等,一類是副詞和在抽象意義上使用的形容詞(如“紅”在指事物的顏色時是具體形象的,指革命或政治覺悟高時則是抽象的)。抽象層次越高,忽略的細節(jié)越多,字詞的能指與所指之間聯(lián)系越不直接,指代的事物越不具體,透過語言世界看清現(xiàn)實世界越不容易;且抽象層次高的字詞用得過多,還會給整篇文章蒙上濃郁的主觀色彩。
3.抓取細節(jié)、進行解釋。以抽象層次低的字詞為主、慎用抽象層次高的字詞,只是新聞走向具體化、平實化的第一步,要使新聞真正可看、可聽、可觸、可感,至少還需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用具體語言呈現(xiàn)典型細節(jié)、典型場面。在強調(diào)以抽象層次低的字詞為主的同時,必須注意不能把新聞變成流水賬似的現(xiàn)象羅列,否則就會淡化新聞的現(xiàn)場感和沖擊力。其次,用抽象層次低的字詞解釋說明抽象層次高的字詞。提倡多用抽象層次低的字詞,并不意味著完全排斥抽象層次高的字詞,但抽象層次高的字詞在運用時須遵循一個原則:必須與抽象層次低的字詞配合使用,或?qū)η懊娉橄髮哟蔚偷淖衷~進行總結(jié),或后面用抽象層次低的字詞解釋說明。
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也反作用于內(nèi)容。好的內(nèi)容只有用合適的形式來表達,兩者相得益彰,才能起到好的傳播效果。黨報硬新聞在堅持內(nèi)容必讀的基礎(chǔ)上,應當通過“軟著陸”,增強形式上的可讀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讀者所接受。□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