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建卿
中圖分類號: G622.0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1672-1578(2009)11-0163-01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經(jīng)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等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命。”是啊,兒童是活生生的人,又是發(fā)展中的人,如何讓他們在平日里的學習生活中盡顯生命的意義呢?這成了縈繞筆者腦海的一個問題。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作為一線的教師,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使學生的積極參與的熱情和有效參與的認知問題水乳交融在一起呢?通過不斷地學習,反復實踐。筆者認為教學中應著眼于:興趣先導,創(chuàng)設興趣課堂,縱觀全局,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以下是筆者的幾點看法。
1 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課堂
贊柯夫認為:“不管你花費多少時間和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意義,如果教學工作安排,教師教學激情沒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么理解仍然為空。”是的,充滿激情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情激情,能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期待和渴求。有了期待就有希望。課程不僅是載體,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求知創(chuàng)新的體驗過程。課標指出學生要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豐富閱讀積累,培養(yǎng)語感。首先教師本人要走進教材,移情于文本,才能讓學生感同身受。因此,筆者非常注重自己的情感。當失意低落時,筆者會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時時處處作到充滿激情,向?qū)W生展示一個激情燃燒的自己。
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只要我們平時熔情于課堂,在民主寬松的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會學得更扎實,更積極。有了求知的欲望,那么你的語文課堂就是成功的。
2 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重知識而忽略過程與學生的發(fā)展,倡導教師帶著知識走向?qū)W生。學生就成了課堂教學的“容器”。表現(xiàn)為教師教什么,教學多少,學生就裝多少。教師要把學生一步步引向自己事先挖好的的陷阱中去。創(chuàng)造的思維的火花就在這“教是為了學”的口號中泯滅了。而新課程倡導的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教學過程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更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它主張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者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是一個“對話”的過程。
2.1文本對話
指的是學生與教材間的對話。在教學中,筆者常常引領學生走進教材,走進生活,形成學生與文本間的對話。比如教學《荷花》一文時,筆者設計口語交際訓練來強化學生與文本間的對話:假如蜻蜓飛過來,小魚游過來,你打算怎么向它們介紹這一池美麗的荷花呢?那么,他們又會告訴你什么呢?
2.2師生對話
在理想的課堂環(huán)境下,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從絕對的權(quán)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度這一角色的轉(zhuǎn)變。賦予我們的課堂更多民主,更多的自由。教學流程中教師既要關(guān)注學生,關(guān)注知識,還要關(guān)注過程,關(guān)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導。營造各種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還生以自尊、自信。課堂再也不是教師的“單打獨斗”,應該與學生平等對話。或表揚,或激勵,或贊許,或肯定。哪怕學生有錯,我們也應該讓他們認識到錯誤亦是一種財富。
2.3生生對話
交流是學生延伸學習的另一行徑。交流互動的平臺可以讓學生盡情揮灑自我,可以使同學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因此,在課堂上,筆者盡可能讓學生更多交流互動,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對話”的課堂是個活力四射的課堂,讓我們更多關(guān)注這些對話,讓老師和同學生能在這個平臺上收獲累累碩果。
3 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改變學習方式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能力。實現(xiàn)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三者的水乳交融。讓我們的課堂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和生命活力。因此,應該主張課堂讓學生自由多一點,統(tǒng)一劃一要求少一點;合作探究多一點,教師分析少一點;個性張揚多一點,同步要求少一點……既營造“開放”的課堂。
3.1自由選擇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伙伴
興趣是一個人的內(nèi)驅(qū)力。因此筆者的課堂上不對學生進行劃一的要求,如在賞析優(yōu)美詞句,段落時,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喜歡哪段就研讀哪段。
3.2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是生活中的人,是發(fā)展中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保護他們的童心。如教學《田忌賽馬》一課,對故事中的人物品評時,有的人喜歡孫臏的足智多謀,有的人喜歡齊威王的包容寬大……
3.3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個性的差異、認知的差異決定學生的獨特性。當學生心里的愿望得到滿足時,他們積極性會更高,學習熱情也會高漲起來。因此,筆者倡導興趣先導,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使課堂成為一個施展自我的舞臺。當教學《可貴的沉默》時,筆者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心意時,有的同學說她要為父母唱歌,有的說他要替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展示自我的舞臺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父母的偉大,懂得體貼父母的意義。這樣的課堂潤物細無聲,怎么能不讓人感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