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社科院主要圍繞本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開展應用對策研究,圖書館作為知識信息搜集、整理、存儲和傳播主要基地的文獻信息服務機構,無疑是對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為做好對策研究的情報信息服務保障工作,地方社科院圖書館要重視和加強地方性、專業(yè)性文獻資源建設,創(chuàng)建專題性數據庫,加快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構建對策研究服務平臺。
關鍵詞:地方社科院;圖書館;對策研究;服務平臺
地方社科院圖書館的中心任務是為本院的科研工作服務,圍繞本院承擔研究的地方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中的重大理論課題和應用課題,為研究人員提供有關圖書情報信息。在當前地方社科院改革和轉型中,構建對策研究所需的圖書情報信息服務平臺是地方社科院圖書館的工作重點。
1、重視地方性文獻資源建設。對策研究是地方社科院的生存之本,地方社科院不能脫離政府和社會的現實需要進
行純理論研究,而必須突出應用對策研究。強化對策研究就是應更深入地研究本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大戰(zhàn)略性問題,更主動地參與政府重大問題的決策過程,更快速地揭示經濟運行態(tài)勢和重大社會輿情。地方社科院圖書館應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館藏文獻載體結構,重視并加強地方性文獻資源建設。
地方文獻是對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地理以及重要人物事件、民間風俗等方面內容進行客觀反映的文獻書籍。由于地方文獻資料能全面地、系統地、歷史地反映本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和歷史諸方面的特征,能系統地、完整地為研究當地的各種情況提供參考。地方黨政領導部門所制定的種種政策無不受本地區(qū)的這些因素所制約,這就決定了地方文獻在促進當地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中有著其它類型文獻資料無可替代的重要借鑒作用。因此,地方社科院圖書館要盡可能全面地、系統地做好與本地區(qū)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fā)展有關聯的一切文獻資料,包括地方志、地方史、論著、地方檔案、地方報刊、地方叢書、地方年鑒、地方百科全書、地方人事碑志、地方圖錄、地方音像資料、地方文獻書目等地方文獻資源的建設工作,要在立足于對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了解的基礎上,研究分析出與其它地區(qū)不同的又具有開發(fā)意義的問題,進行情報資料的挖掘和搜集,創(chuàng)建具有地方性特點的特色館藏,直接為科研服務,為對策研究服務。
2、加強專業(yè)性文獻資源建設。地方社科院已經認識到在學科建設上必須從自身的能力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選擇若干能形成自身特色的優(yōu)長學科,重點建設、重點發(fā)展,研究和回答本地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在發(fā)揮基礎理論研究優(yōu)勢的同時,把地方社科院的科研重點放到應用對策研究上,根據地方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強化與社會現實聯系緊密的應用研究。文獻資源建設作為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隨之調整,要聯系本院社科研究中的“特色”和“優(yōu)勢”,重點組織和采購與此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通過對這些學科的專業(yè)文獻及參考用書的合理收集形成本院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的藏書優(yōu)勢,在滿足科研需要的同時創(chuàng)建自己的“專業(yè)性”特色館藏。對策研究要求圖書館采用專業(yè)化的信息情報服務模式,以專業(yè)化信息資源為內容,針對對策研究的需求,對相關學科專業(yè)知識進行搜尋、組織、分析、傳遞,為科研人員提供所需專業(yè)知識的服務。圖書情報信息管理人員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分析、篩選能力,使自己能夠利用現代技術和方法,將分散而無序的其他信息系統的新近文獻、相關信息資源,通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重新進行科學而有序組織,組成有價值的文獻信息資源。圖書信息管理人員不僅要做現代圖書信息的操作員,更應該成為分析、篩選文獻信息的專家;不僅要在充分掌握情報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和綜合分析,得出某些必要的結論和數據,而且還要通過分析、對比、判斷,對未來的趨勢和進展做出科學的預測。
3、注重專題性數據庫建設。圖書館的基本功能是信息資源的加工及整合功能,即能基于文獻資源的網絡資源而加工形成書目數據庫、文獻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和事實數據庫。數據庫的建設,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廣泛收集文獻材料、科研成果、科研動態(tài)等信息在內部通過對課題、對重點學科進行跟蹤服務;另一方面可以把社會廣泛需要的社科信息需求作為系統建設的基點,對社科信息進行深加工,大力開展社科信息咨詢服務,并借此進一步推動自身應用對策理論研究向社會、向企業(yè)的快速轉化。對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相關信息及前期研究基礎的及時和準確把握,但由于所研究問題在內容上細分化的趨勢不斷加強,學術資料整理分析的專業(yè)性不斷深化,因此,根據自身優(yōu)勢、專業(yè)特點,盡快建設有特色的專業(yè)性和實用性數據庫是地方社科院圖書館的重要職責。圖書館專題性數據庫的建設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進行專題資料收集、編排,突出實用性、針對性、時效性,為重點課題和重點學科進行跟蹤服務;如系統跟蹤省內外重點研究機構、重要咨詢機構等的動向,關注其重大研究成果、政策變動等,以及其所做的重要預測、評價等,及時向科研人員進行快速報道;針對重大問題、重要計劃、重大政策、重點研究領域、熱點問題等進行有重點的跟蹤與系統分析,形成有一定深度的前瞻性專題研究和綜合研究系列報告,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給有關對策研究人員參考等等。其次,通過獨立建設和開發(fā)一系列有特色的專題數據庫,初步形成專題性數據庫。主要內容有:政府及行業(yè)機構的決策輔助資訊;社會科學領域課題研究資料搜集;財經媒體的專題挖掘和追蹤報道的內容支持;企業(yè)知識管理體系的內容服務等。情報研究成果以及對科研課題有利用價值的情報信息資源都應進行收集、整合,進行數字化處理,建成相關專題數據成果庫。第三,通過系統平臺與社會資源整合,將相關廳、局、政府部門的第一手資料進行電子化處理,建立自己的數據資源庫等;同時,要積極爭取與有關廳局及政府部門進行網絡數據交換,開拓信息資源渠道,為科研工作索取第一手資料。第四,大力拓展網上資源,通過對信息的搜索、跟蹤和過濾,將有關資源按學科、專業(yè)加以分類、編輯,供相關學科科研人員使用。
4、加快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數字化圖書館,就是使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將傳統的圖書資料及信息進行多媒體數字化處理,并能進行電子化存儲、檢索、管理和傳播,還能夠通過聯機信息檢索系統來提供外部各館的書目服務、文獻檢索以及電子雜志等多方面的信息。數字化圖書館具有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組織非線性化、結構復雜化、信息傳遞網絡化、服務方式多樣化等特點。建設數字化圖書館,首先,應對現有文獻進行深層次開發(fā),創(chuàng)建獨具特色的多媒體數據庫。實現圖書館管理自動化、網絡化,建立起標準的書目數據庫(新書書目數據和館藏回溯書目數據)、專題數據庫和本館館藏特色的文獻保障系統。其次,以合作共建的方式購置綜合性、通用性電子文獻、網絡資源及外文書刊,并且實現資源鏈接,以便進一步開展館際互借、文獻傳遞與信息咨詢等服務。運用先進的信息資源組織技術,將不同類型、不同來源、不同結構的異構數據資源集成于統一的檢索平臺,通過統一的檢索界面向用戶提供透明的一站式檢索服務,這樣用戶在一個平臺就能同時獲得多達數十個數據庫的高質量的文獻資源。如通過圖書數據庫、期刊全文光盤、網絡檢索系統等查閱手段,提供便捷、快速、準確的文獻信息服務。第三,要建立起一套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充分利用國際聯機檢索技術、光盤檢索技術、Internet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服務手段和設備,建設好圖書館網絡,最大限度地滿足全院科研人員對館藏資源、網上資源的需求。由于地方社科院圖書館服務對象是科研一線人員,信息資源的前瞻性至關重要,因此,網絡及服務系統要有較高的檢索能力,傳輸速度要快。第四,實現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使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無限延伸?;ヂ摼W上的社會科學信息資源雖然豐富,但卻地址分散,組織松散,數據類型多,隨機變化大,給查找和利用帶來了困難。因此,地方社科院圖書館應該發(fā)揮自己館員熟悉信息檢索技術的優(yōu)勢,鏈接優(yōu)秀社科學術網站,對網站進行分析研究,將信息量大、更新速度較快、有利用價值的網站匯集到一起進行科學的分類與鏈接,將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轉化為方便研究人員的館藏資源。
參考文獻
[1]楊沛超.國家社會科學數字圖書館建設芻議[J].情報資料工作,2002(4)
[2]梁秋春,梁育芝.對圖書館情報信息服務職能轉變的認識[J].情報探索, 2005(2)
[3]楊海燕.淺議地方社科院的圖書資料服務[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7(26)
作者簡介:黃荔梅(1969.12-),女,高級教師,現工作于福建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