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潔
摘要: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現代的市場經濟又是信用關系最普遍的一種經濟,即信用經濟。那么什么是市場經濟和信用經濟?二者有怎樣的關系?最終又如何理解現代的市場經濟其實就是信用經濟呢?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市場經濟 現代市場經濟 信用 信用經濟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就要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guī)律。市場經濟是和計劃經濟相對應的,都是一種經濟制度,即解決資源配置與資源利用的一種方式。所謂“市場經濟”,就是靠價格這只“看不見的手”自發(fā)地調節(jié)經濟結構,以達到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的經濟體制。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危機后,市場經濟從自由市場過渡到現代市場經濟?,F代市場經濟是有宏觀干預的、是法制化的市場經濟;現代市場經濟也是信用經濟。
“信用經濟”是指以信用為紐帶進行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經濟活動,其主要經濟交易方式是建立在誠信原則基礎上的信用交易。而“信用”是指授信人(債權人)對受信人(債務人)償付本利承諾的信任基礎上,使受信人(債務人)可以在延期支付的條件下,即時獲取商品、服務或貨幣的經濟行為。隨之二者之間就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即信用關系。人類社會交易方式經歷了物物交換、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和靠信用完成交易三個發(fā)展階段,以此劃分經濟時期,社會經濟發(fā)展經歷了自然經濟、貨幣經濟和信用經濟三個階段。因此,信用經濟是商品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即高度發(fā)達的市場經濟后所產生的。而信用經濟的產生和發(fā)展又推動了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經濟的市場化程度越發(fā)高,信用經濟也越發(fā)展,信用對經濟的影響則越大。
事實上,現代的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因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信用關系即債權債務關系是一種最普遍的經濟關系。經濟活動中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滲透著債權債務關系。大部分的交易都是以“信用”為依據進行的。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1、這是由現代市場經濟的運作特點決定的。
現代市場經濟從本質上看是一種具有擴張性質的經濟,現代化大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無任論何企業(yè)想要通過自身的積累來投入都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現實的。在市場經濟下,任何一個經濟單位的貨幣收支都會出現不平衡狀況。有些經濟單位由于收入與支出不同步或收入流量持續(xù)大于支出流量而盈余,同時生產資本在循環(huán)過程中也會形成部分暫時閑置的貨幣資金;有些經濟單位由于產品生產的周期性與銷售的季節(jié)性影響或需要擴大生產規(guī)模、更新設備、修建廠房等,使資金需要超出供給能力而產生資金赤字,便形成了雙方借貸關系的基礎。這就需要借助負債去擴大生產規(guī)模、更新設備、改進工藝、推銷產品。同時由于生產力的提高,商品日益豐富,住宅等不動產以及耐用消費品的銷售,個人客觀上也需要借助負債去消費。
2、市場經濟社會中經濟利益的不一致性決定了調劑資金余缺必須運用信用手段。
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剩余者和資金短缺者是不同的經濟利益主體,這就決定了資金余缺的調劑不能是無償的,而必須是有償的,即資金剩余者暫時讓出資金是以在約定時期收回資金并索取代價為前提的,資金短缺者也是以暫時使用并支付報酬為條件的,這就產生了信用關系。
3、市場經濟中信用關系無處不在,債權債務的信用關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經濟關系。
市場經濟下,不論是個人、企業(yè)、政府、還是金融機構,都需要利用信用來滿足各自不同的需求。企業(yè)都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信用活動來保持生產連續(xù)進行或擴大生產;政府幾乎沒有不發(fā)行債券的,利用信用關系生產公共產品,調控經濟活動;銀行通過辦理個人儲蓄,吸收企業(yè)、政府存款,發(fā)放貸款來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個人一方面通過銀行存款或購買企業(yè)、政府債券成為債權人,另一方面也通過消費信貸、分期付款等方式獲得信用而成為債務人。發(fā)達國家更是普遍。這些信用關系相互交織在一起,成為聯結所有經濟活動主體和一切經濟環(huán)節(jié)的紐帶。經濟越發(fā)展,債權債務關系越緊密,信用越成為經濟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一旦遭到侵害,就易引發(fā)債務危機、信用危機和經濟危機。今年,在經濟信用高度發(fā)達的美國發(fā)生的由次債危機引發(fā)的信用危機進而導致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fā),最終造成美國歷史上的再一次經濟危機就足以說明。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市場經濟實質上是信用經濟。
4、從信用對現代市場經濟的作用來看,雖然有時會有副作用,比如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而引發(fā)泡沫經濟,但主要還是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信用解決了資金分布不平衡的問題,提高了整個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使經濟部門協調發(fā)展;通過信用可以把社會上一切閑置資金集中起來轉化為資本,從而大規(guī)模地迅速擴大資本量;通過各種信用工具結算手段的運用,加速了商品流轉,縮短了流通時間,節(jié)約了流通費用;通過消費信用可以提高消費者的總效用。
總之,人類社會發(fā)展到商品經濟時期后,經濟領域的信用關系也就相伴而行。只是在以物易物的交易和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易的商品經濟時期,信用關系即信用交易并不普遍,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商品賒銷和貨幣借貸行為等債權債務的逐漸普遍化,特別是發(fā)展到現代市場經濟階段,信用關系已無處不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豐富多彩,而所有信用形式的采用和信用工具的使用都是建立在信用提供者和使用者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信用成為了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信用經濟是市場經濟高度發(fā)達的產物,同時反過來又極大地推動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現代市場經濟實質上可稱作信用經濟。
參考文獻:
高等教育出版社曹龍騏主編的《貨幣銀行學》
作者單位:陜西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