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江
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可以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應該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用無限的師愛,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
一、愛學生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
教師必須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徐特立曾說:“教師要了解情況,了解學生個人的情況,了解學生家庭的情況?!碧K霍姆林斯基說:“盡可能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睂W生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從思想、學習、生活上全面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表現、家庭環(huán)境、社會交際等情況,才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二、愛學生就要“理解學生,寬容學生”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教育方式。作為班主任,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犯錯誤的情況。有些老師不允許學生犯錯。我認為,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本著理解、愛護學生和寬容學生的原則,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給學生反思自己行為的時間和悔改的余地,表現出我們教師的寬大胸懷,用我們寬容的美德、智慧的教育方法來轉變他們的思想,喚醒他們的良知。
三、愛學生就要“時時為學生著想,處處關心學生”
無論哪一種教育方法,都需要教師捧出愛心,有了愛心,方法才靈驗。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必然要在師生間建立和諧的情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以心換心,情感和諧的基礎是理解和尊重。我對學生不僅從學習上關心,從思想上關心,還要從生活上關心,如天冷叮囑多穿衣,生病去探望并補課,過節(jié)學生回不去家,我就把他們請到家里來。平時多和學生接觸,做他們的朋友,隨意聊聊學生的家庭生活等。一句話,一個細小的動作常常換來學生對老師的一片敬意。
四、愛學生就要“愛每一位學生,尤其厚愛后進生”
后進生有了缺點,犯了錯誤,要耐心幫助、誘導,信任和鼓勵他們進步,而不能用尖刻的語言去諷刺挖苦他們。后進生往往在倔強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脆弱、敏感的心。你一旦了解了這顆心,與其真正進行溝通,那么他們會非常愿意親近你,樂于接受你的教育,樂意完成你交給的一切任務。
今后,我仍然要真誠地把自己的愛獻給我的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