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玉榮
在古詩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去感受美和鑒賞美呢?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講清字詞句,領略語言美
古詩是用古漢語寫成的,跟現(xiàn)代漢語的距離較大,要欣賞它的語言美,首先必須讀懂,要幫助學生正確地解詞釋句,講清字在詞中、詞在句中、句在詩中的意義,特別應當抓住詩人反復提煉的“詩眼”,深入淺出地剖析古詩在用字選詞上的佳妙之處,體味古詩語言的特色。
二、融合情與景,體味意境美
古詩通過詩人對眼前景物的傳神寫照,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生動的景物描寫,融合著抒情言志,構成了詩的意境。我們在學習這些古詩時,就要注重這種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物我一體的特點,使學生感受到古詩的意境美。如杜牧的《山行》,通篇無以“秋”字,卻字字寫秋景。全詩四句,各有意境,互相襯托,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畫面上蒼茫的山、潔白的云、隱約可見的房屋、似火一般的滿山楓葉,遠近襯托,錯落有致,詩人置身期間,停車坐觀,流連忘返。詩句生動的繪景,蘊涵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贊美。這樣的詩寫情中之景,鮮艷奪目;抒景中之情,耐人尋味,真是極盡情景融合之妙。
三、分析識境界,感受心靈美
課本中的古詩有許多都反映了詩人較高的思想境界,有的敘事直抒胸臆,有的詠物寄托情懷。因此,當我們從形象入手,在學習詩的語言形式的同時就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這種思想境界,感受詩人心靈的美。如陸游的《示兒》,是他一生極為豐富的詩作中的最后一首詩。一個人行將去世,該有多少話要說,“死去元知萬事空”,然而只有一件事,到死也深深地牽掛?!暗灰娋胖萃薄玛P國家的興亡、民族的命運。他唯一要囑咐孩子們的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边@里表達的是詩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祖國一定會統(tǒng)一的信念。這首詩,把一個古代愛國詩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實質、道德觀念表現(xiàn)得十分深刻。
四、講解知理趣,領略哲理美
古詩中還有許多詩句蘊含有豐富的哲理。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鋤禾》)、“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等等,都是富含哲理趣味的名句。這些句子,飽含著詩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滿了耐人尋味的哲理,而且十分凝練,已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我們在引導學生讀懂這些詩句時,應當注意講解這些如珠妙語,闡明其中的“理趣”,使學生領會詩的哲理美。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語言美、意境美、哲理美和心靈美的感受,都是同時進行的,統(tǒng)一而不可分割的。我們要從小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使他們在文學審美功能的陶冶下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縣海頭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