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英
一、作文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確實如此,從寫作心理來分析,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沒有足夠數(shù)量和高質(zhì)量的吸收,就不能有準確精彩的表達。“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因而必須引導學生廣泛閱讀,獲取和貯存信息。
1.課內(nèi)閱讀積累
周國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閱讀不僅是吸收和接受,同時也是投入和創(chuàng)造?!遍喿x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對好詞佳句的積累。學生只有擁有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寫出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積累好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如教《家鄉(xiāng)的楊梅》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先找出文章中的優(yōu)美文句,在閱讀中積累,并引導學生將它們借鑒或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中,自然能寫出好文章。這樣,不僅發(fā)揮了課堂閱讀積累的作用,也讓學生作文時游刃有余,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2.課外閱讀積累
將語文課上學到的方法運用于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實現(xiàn)語言積累、經(jīng)驗積累、情感積累。大量閱讀的途徑一是讀、背、記;二是摘、抄、仿。我的做法是每天檢查學生的摘抄本,及時表揚摘抄做得好的同學,并要求每天至少背一句話,開展讀書積詞比賽,自由選背好的語段,增強學生積累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地給學生充電,學生才會得心應手地習作。
二、作文教學應該引導學生積累生活素材
寫好作文不但應有語言積累,而且還應有生活積累。要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就要引導學生關心國內(nèi)外大事,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要學會觀察生活,學會捕捉生活中的鏡頭,把學校、家庭、社會出現(xiàn)的豐富多彩的并具典型意義的事件見聞、場景或事物及時記錄下來。甚至連學生的一個共同愛好,經(jīng)過正確引導都可以進行積累。如,小學生喜歡把自己喜愛的事物或崇拜的人物的“小粘貼”隨處亂貼。針對這種現(xiàn)象,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把各類小圖片貼在積累本子上,然后在旁邊寫上一段話,或?qū)憟D片說明,或?qū)懴矚g的原因,或?qū)懽约旱目捶ǖ鹊?。這種積累方式頗受學生歡迎?!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就要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實踐,在實踐中體驗生活。這也是《語文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
三、作文教學應該引導學生積累表達方法
在作文教學中加強寫作基本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掌握一些表達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語言表達的技巧、篇章結構的技巧、選材立意的技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片斷訓練,如進行總分式、并列式的語序結構訓練;進行仿寫擬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語言感染力訓練;借鑒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神態(tài)的描寫訓練;還可以對課文進行擴寫、縮寫、續(xù)寫、改寫。可以練習各種形式的開頭結尾等。還可以鼓勵學生寫童話式、暢想式、科幻式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表達思想的水平。
總之,作文教學離不開廣泛的閱讀、生活經(jīng)驗和表達方法的積累。材料之于作文,猶如渠之源頭?!安┯^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只有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積累,不斷豐富轉(zhuǎn)化,不斷拓展,否則只能是無米之炊,無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