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嬌輝
我不是在遠方,就是在去遠方的路上。
——題記
看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千禧之旅牽動著我的神經(jīng),我小心翼翼地翻閱每一個章節(jié),像是小心翼翼地尾隨他們穿越時空。從神秘的希臘到戰(zhàn)亂的伊拉克、巴基斯坦,再到寧靜的尼泊爾,就像是人的一生所要經(jīng)歷的滄?;蛳矘?最后走到生命的盡頭。在這條路上,我看到了奧林匹克圣火的起始,看到了千年印度佛教的慢慢積淀,也看到了“恒河晨沐”的蛻變,美麗與丑惡在我的腦海里交織。耶路撒冷哭墻的聲音仍在耳邊回蕩,恒河邊的梵鐘聲不絕于耳,金字塔中木乃伊的神秘與恐怖如夢似幻……我的世界頓時撲朔迷離。我驚恐地發(fā)現(xiàn),這一切的一切都行走在消逝之中,它們正以一種無聲無息的方式離我遠去,心中不覺生出無限的依戀。
我不知道余秋雨先生走完這趟千禧之旅后,內(nèi)心真正的感受是什么。我只知道,在行走的過程中,在感受這個世界帶給人的精彩的過程中,余秋雨先生肯定是快樂而幸福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是一只信守著“行者無疆”這一信念的快樂的黑兔。我也希望在我生命的旅程里能夠有機會落腳于尼泊爾的小店,在那抬頭便能看見珠穆朗瑪峰的晶瑩的地方,任絢麗而又沉靜的雪光洗濯我所看到的黑暗與污濁。
我且歌且行,我不是那只守著蘿卜的小白兔,而是那只放棄了蘿卜的小黑兔。我的生命注定要為不斷尋找血液而跳動,那里面是新鮮,是冒險,是義無反顧。
有人說,去一趟大西北,成長就會加速。在大西北那個傾斜的世界里,黃沙彌漫,烈日炎炎。在落日的余暉里,會有我行走的影子。王維曾經(jīng)在那兒吟唱富含人生哲理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我愿意隨著他千年的吟唱去追尋黃沙下面掩埋的將士們馳騁天地的赤骨肝膽,那刀光劍影、萬馬攢動的場景會燃燒起我的激情;那兒,莫高窟的門敞開著,稀疏的畫卷與經(jīng)文散落滿地,雜亂不堪,灰塵鋪染,一直延續(xù)到遠處。我還要沿著那輾轉(zhuǎn)在黃沙里的裂痕,那觸目驚心宛如一條突起的血管的裂痕,去追問歷史的傷與痛。
我長大了,盡管我一直在尋找中行走著,但卻眼看著這一切的發(fā)生而無能為力。也許,這就是我放棄蘿卜的代價。
我試圖尋找一種可以永恒的東西,夢回唐朝,青衣古巷,昏鴉黃沙,還有硝煙……這些都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我放棄了一切去奔跑,江南的雨絲絲縷縷,像一張網(wǎng),卻仍舊網(wǎng)不住我前行的腳步。
不在遠方,就在去遠方的路上,我放棄了蘿卜,于烈火中涅槃。我所尋找的,一定在遠方!
【作者系湖南省安化一中紫翎文學社社員,指導教師:熊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