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京祥
一
近幾年來,筆者對初三作文教學進行了盤點和梳理,發(fā)現(xiàn)有幾大誤區(qū)值得注意。
第一個誤區(qū),對作文教學抱著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認為作文用不著復習。
第二個誤區(qū),奉行“多寫筆下生花”的原則,一味地讓學生多寫,占用學生復習其他功課的時間,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第三個誤區(qū),作文教學沒有序列性,不講連續(xù)性。
第四個誤區(qū),重寫作,輕評改。
二
如何才能避免這些誤區(qū)呢?筆者結合作文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以下七條做法對改變這些誤區(qū)或許有些借鑒意義。
1.要將書寫和積累落實到整個初三作文教學中
《考試大綱》對寫作的要求中提出到“書寫規(guī)范”。作文《等級評分標準》中對出書的要求有“字體工整、字體較工整、字跡清楚、字跡潦草”等不同評分等級??山y(tǒng)一印發(fā)練字紙,對書寫有問題的學生做具體規(guī)定并督促檢查。平日的大小考試中,在作文分數(shù)一欄,單列書寫分數(shù)5分。
關于積累,統(tǒng)一為學生制作了《讀讀寫寫》本,專門用來積累各種材料。積累時間不定,課內(nèi)、課外;積累方式多種多樣,可摘可抄、可剪可貼、可評可感,但每周要有量的限制,教師每周收齊查閱。
2.把學生的閱讀進行到底
生活和讀書是寫作的兩大源泉。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學生的生活圈子越來越小,生活內(nèi)容越來越單調(diào),寫作的生活資源幾乎瀕臨枯竭。這種情況下,再不搞好閱讀,抓住閱讀這根稻草,學生作文就真的沒有出路了。要選擇適合初三學生學習實際的閱讀方式。一種是剪貼式。學校調(diào)派了一位語文教師到圖書閱覽室,辦起了一份學校的剪報。一種是小快餐式。每周由語文組的兩位教師負責搜集整理一張八開大小的3~4篇文章的小報,作為學生的自助小快餐,食用消化掉。
3.作文訓練要有計劃性、目的性、序列性
首先進行審題的訓練。讓學生根據(jù)感性的材料,思考得出審題的方式方法。
其次,分文體進行訓練。拋棄陳舊的東西不用,用當年的中考優(yōu)秀范文做鮮活的訓練材料,效果很不錯。
第三,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表達的訓練。每一次作文訓練,都下大力氣整理積累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思想火花和語言珠璣。
第四,問題點專項訓練。所謂問題點,是指在學生寫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典型問題。這一訓練可以穿插在上述的各項訓練尤其是文體訓練中。
4.把“讀寫結合”落實到實處
這里說的“讀寫結合”主要指課文及其相關材料與寫作的結合。這一活動不能太多,要選準可以作為專題閱讀和寫作的課文材料,每學期1~2次。
第一步:閱讀。拿出一至兩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閱讀。
第二步:請學生搜集整理有關文本的文章,并做交流。
第三步:教師印發(fā)有關資料,學生閱讀。
第四步:學生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第五步:交流評改、賞析優(yōu)秀文章,并在校報刊登。
5.重視并搞好評改這一作文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其次,面評。它適合于那些問題比較突出的學生,一次面評,可以評他的一篇文章,也可以評他的最近的幾篇文章,等他覺悟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之后,還要為他單獨布置一個作文作業(yè)進行驗證和落實。第三,速評。前邊兩種評改方式是從評改的對象上說的,而這種所謂的速評,是從學生作文寫完之后反饋的速度上說的。反饋速度快,趁熱打鐵,學生反映不錯。
6.教師要勇于寫下水文
教師缺少親自寫作經(jīng)驗,只能紙上談兵,不能現(xiàn)身說單,因而指導的力度有限。因此,教師要勇于寫下水文章,這樣,才能夠體驗寫作中的甘苦,才能取得文章寫作中難以看到的鮮活經(jīng)驗,作文指導的空乏無味就會大大減少,提高作文指導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實效性。同時,也能提高教師自身的語文能力、語文整體素質(zhì)。這些好處往往都能意識到,但要落實到行動上,就有些難度了,因為人都有惰性,這就要進行硬性規(guī)定。平度一中對語文教師有10個“一”的要求,其中就有“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寫一篇下水文章”這樣一個要求。
7.舉行作文專題講座
學校10個“一”的要求中有“每位老師每學期必須開辦一個專題講座”的規(guī)定。初三語文組的9位教師積極響應,有幾位講語文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等內(nèi)容,有幾位講應考技巧,針對性很強,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場場座無虛席,有些同學沒座了,就站在邊上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效果非常好。[e]
(山東省平度市灰埠中學 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