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謙君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現代化課程建設已經邁向了一個全面開放的嶄新階段。教師運用多媒體對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動畫、影視等的綜合處理,達到了聲、圖、文并茂的情境教學效果;通過對時間、空間的多維創(chuàng)新,使抽象深奧的問題直觀形象化。多媒體的應用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把學生的“樂學”落到了實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優(yōu)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不同的教學內容應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利用投影、錄像、音樂、動畫等,為不同年級段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將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熱情。
1利用錄音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聲音是人類傳遞信息、表達情感進行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而錄音是一種貯存和提供音頻信息的手段。如我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時,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餓殍滿路圖》,并配上一段如悲如泣的二胡獨奏樂,音樂接近尾聲時,“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激化”這十一個字跳入屏幕,并不斷閃爍。幾乎不用一句話,就重現了上一節(jié)《鴉片戰(zhàn)爭》的主要內容。學生在溫故的基礎上,興趣盎然地被引入到新課《太平天國運動》的學習中去。在講課過程中,為了維持學生的興趣,我插入了一段洪秀全四次赴廣州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后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的錄像,并適時告訴學生一個道理:面對外來侵略,中國人民從來就沒有屈服過;只有面對挫折毫不氣餒的人,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在教學中,我通過錄音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他們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為以后深入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利用投影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投影教學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只要運用得當,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十八世紀晚期科學技術的新突破與壟斷的形成》時,把大發(fā)明家愛迪生不同時期的照片及其一系列的發(fā)明、德國人本茨發(fā)明的第一輛汽車、萊特兄弟制作的飛機等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向學生展示,使學生對這些發(fā)明有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從而落實教學重點。還有,我在教學《中國工農紅軍的反“圍剿”與長征》時,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長征路線示意圖》,在江西瑞金的位置上出現一名紅軍,這名紅軍沿著當年紅一方面軍長征的路線行進著。這樣就把過去難以講清的路線,通過動面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直觀形象,理解重難點
多媒體的形象化和表現手法的多樣化溝通了語言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系,它可以變抽象為形象,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fā)揮得越充分,那么知識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許多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直接看到?;蚱綍r經??吹降^察得不夠細致。教師如能借助多媒體手段變抽象為直觀、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地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呈現事物變化發(fā)展過程,并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構成一個躍動的“思維空間”,就能為學生實現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維的飛躍奠定基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增加教學容量,拓寬學生知識面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常常需要將大量的課外資料帶進課堂,但這樣卻常常與授課時間不夠相矛盾,而多媒體技術卻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課堂上,教師只需點按鼠標,多媒體軟件就能將大量的資料呈現給學生。如我在教學《西歐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時,由于這一節(jié)的教學計劃只有一個課時,而它涉及的內容又非常豐富。于是,我在課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選擇了很多與課堂內容有關的世界名畫,如《最后的晚餐》、《末日審判》和《西斯廷的圣母像》等,在上課時,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向學生展示。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多媒體技術引入中學歷史課還可提高課堂效率,有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教師通過多媒體軟件節(jié)省了板書時間,從而贏得教學時間,使基礎知識的講解更為詳盡。課堂練習的容量和內容更為廣泛有趣,新知識的鞏固更為扎實??傊嗝襟w技術應用于教學是技術革命對當代教育的最大影響,它可以使教學活動集文字、聲音、圖像、影像、動畫等信息功能于一體,圖像清晰、動態(tài)感強、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綜上所述,靈活運用多媒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充分體現“寓教于樂”的思想,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培養(yǎng)各種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積極探索,努力尋求現代教育技術與實現歷史教學目標的最佳結合點,以促進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