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霞
[摘要]依據(jù)我國語言文字法,高校普通話的教學很重要。針對學生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提高教學質量,筆者認為在普通話教學中應該注意講述清楚相關語音基礎理論,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教學方法可以適度夸張,并且要掌握維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普通話 普通話水平測試 普通話教學
普通話口語課是一門以傳授普通話基本的語音知識,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掌握、運用普通話進行交際為主要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具有科學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一門課程。人們在交流過程中,語音不規(guī)范是導致溝通困難的主要原因。在口語中,有時詞匯、語法稍不規(guī)范,并不影響交流效果,所以普通話教學的難點在語音,詞匯、語法次之。由于學生的來源不同,在語音學習中的難點也就不同。我省作為一個方言大省,即使相鄰地區(qū)之間的語音都有著很大的區(qū)別,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在教學中必須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我國從1994年開始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開展了普通話水平測試。普通話水平測試(以下簡稱PSC)是以國家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為依據(jù),對應試人員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標準程度的檢測和評定。我校的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站從建站至今,測試學生近萬人,在psc中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問題,對于我們普通話教學都有著積極地啟示作用。回顧過去的幾次測試,我認為導致學生失分嚴重的有以下這些原因。
一、聲母發(fā)音部位不明確
這是屬于語音的基礎理論,學生對這方面知識了解過少,一個人發(fā)音是否準確清晰,聲母發(fā)的準不準起關鍵作用。測試過程中,聲母發(fā)不好的同學比比皆是。具體表現(xiàn)為:
1.翹舌音zh、ch、sh與平舌音z、c、s相混
我省是方言大省,這種情況大有人在。如宗zōng旨—中zhōng止,自zì動-制zhì動,姿zī勢-知zhī識這些詞大部分同學念的是一樣的,沒有區(qū)別,很多同學表現(xiàn)為根本就沒有翹舌音,全部是平舌音,少部分同學表現(xiàn)為平翹音正好相反。由于平舌音和翹舌音在漢字中所占比例相當大,屬于一個大系統(tǒng),所以翹舌音zh、ch、sh與平舌音z、c、s相混必然會成為考生在psc中失分嚴重的主要原因。
2.鼻音n與邊音l分不清
這也是我省同學最主要、也是考生們最頭疼的問題,如“湖南”,很多同學說成“弗蘭”,還有無賴lài-無奈nài,旅lǚ客-女nǚ客,腦nǎo子-老lǎo子相混等等,在對我校學生進行測試時,大部分同學表現(xiàn)為只會發(fā)鼻音,不會發(fā)邊音,當然也存在少部分同學只會發(fā)邊音,不會發(fā)鼻音的,或者邊鼻讀反的情況。由于邊音和鼻音在漢字中所占比例較小,屬于一個小系統(tǒng),不會成為學生等級評定的主要原因,但是鼻音n與邊音l分不清,對于從整體上感受一個人的語音狀況還是有較明顯的影響。
3.唇齒音f與舌根音h相混
唇齒音f的成阻部位是上齒和下唇的外沿線輕輕摩擦成阻,而h是舌根和軟腭成阻,應該說發(fā)音部位相差很遠,讀錯情況應該不多。但是在測試依然出現(xiàn)了很多同學讀不準確的情況,如仿佛fǎngfú-恍惚huǎnghū,公費fèi-工會huì,方fāng地-荒huāng地,都存在錯讀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應該是很多同學沒有真正弄清楚那個字的聲母到底是f還是h,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導致了一部分同學的失分。
二、韻母發(fā)音不準確
韻母發(fā)音是否準確,和唇形的圓展,舌位的前后、高低,口腔開合度的大小是否合適等因素有關,發(fā)音過程中,任何一項影響韻母發(fā)音準確的因素沒有做好,就會對語音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使得語音聽起來方言感強,從整體上影響普通話水平。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前鼻韻母與后鼻韻母相混
南方的同學很少有后鼻韻母的發(fā)音,做為方言大省,這個情況就更顯突出。測試過程中,很多同學根本沒有后鼻音,所有的后鼻音全部發(fā)成了前鼻音,部分同學是前后鼻音相混,在測試過程中,出現(xiàn)笨bèn—迸bènɡ,陳chén年—成chénɡ年,大盆pén—-大鵬pénɡ,審shěn視—省shěnɡ事,因yīn而—嬰yīnɡ兒,侵qīn蝕—輕qīnɡ視,近jìn況—境jìnɡ況相混淆的現(xiàn)象很多,這也是同學們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2.u與ou相混
這主要是單韻母和復韻母發(fā)音的區(qū)別,單韻母發(fā)音過程中,口型基本保持不變,復韻母口型有一個滑動的過程,是有變化的??忌荒芎芎玫恼莆者@個原則,就會出現(xiàn)讀錯的現(xiàn)象。在測試中,很多同學賭注zhù—賭咒zhoù,出租zū—出走zoǔ,突tū襲—偷toū襲,促cù進—湊coù近不分,導致讀錯字失分。
3.韻母發(fā)音歸音不到位
漢字的音節(jié)結構分為聲、韻、調三個部分。聲,又叫字頭,即聲母;韻,即韻母,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調,即聲調,體現(xiàn)在韻腹上。漢字的發(fā)音應該遵循漢字的音節(jié)結構特點,要求“珠圓玉潤”,盡量將每個漢字的發(fā)音過程處理成為“棗核形”,以聲母或者韻頭為一端,以韻尾為另一端,韻腹為核心,在短短的時間內兼顧聲韻調和吐字歸音,在歸音方面,要注意口型的變化,必須干凈利落,不可拖泥帶水。測試中很多同學表現(xiàn)為歸音不到位,導致缺陷音比較多,如有同學把“白天”讀成“拔天”,“外面”讀成“襪面”,這也增加了失分率。
三、學生識字量偏低,不重視普通話水平測試
從2004年開始,普通話水平測試試卷的研制工作已按照測試大綱的要求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標準化、合理化。按照要求,在第一題(讀單音節(jié)字詞100個)中,基本上不會出現(xiàn)生僻字、多音字和易混淆的字,這也是普通話水平測試更加科學化的體現(xiàn)。然而在測試中我們仍然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學生第一題失分嚴重。除了個別字是因緊張等主觀心理因素導致誤讀外,更多是因考生識字量不足這一客觀因素而導致的。如把“閂”讀成chā“、諂”讀成xiàn、“漬”讀成zé、“瘸”讀成fu等。這部分學生不但沒有達到原國家教委對學生識字量的要求,而且還養(yǎng)成了對形近字詞混淆讀音的壞習慣,對測試抱有僥幸心理。同時,部分同學沒有認識到普通話考試的意義,準備工作做的不充分,沒有把psc當回事,覺得這種考試和其他的國家級考試不同,似乎不是那么正規(guī)的考試。而這一切表現(xiàn)對測試員的評分心理會產(chǎn)生十分消極的影響,這對于考生來說,也是影響等級評定的一個原因。
應該承認,學習語言,特別是進行語音訓練時,常常是單調的,枯燥無味的。為學習一個難點音,要千百次地重復某一個動作,學習者一定會感到苦,但不能吃的苦中苦,就無法真正提升自己的語音水平。所以在教學中如何保證學生學習的興趣,針對學生語音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重點的教學,就成為普通話教學的重點。針對普通話測試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各種問題,我認為在普通話教學中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必須講清楚語音的基礎理論知識
在普通話教學過程中,針對很多同學知道發(fā)音不對,但是說不出所以然的情況,我認為在普通話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講清楚我們發(fā)音的生理基礎。我們要讓同學清楚的了解,我們口腔中參與了發(fā)音的器官,清楚的了解,每一個聲母是由哪些器官聯(lián)合工作才能正確發(fā)出,清楚的了解,每一個韻母我們的口型要做到如何才能正確發(fā)出。也只有這樣,同學們才會有信心相信,只要努力,自己的語音狀況就可以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也就是說,向學生介紹清楚每個聲母、每個韻母的發(fā)音部位及發(fā)音方法,讓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理論上懂得自己發(fā)音錯誤的原因、明白正確發(fā)音的方法。
2.教學過程中以鼓勵為主
要想把普通話提高一個等級比掌握一門知識要困難得多,因為多年養(yǎng)成的錯誤發(fā)音習慣很頑固,時刻干擾著普通話學習。只要學習過普通話的同學就能感受到,尤其是語音狀況不好的同學更能感受到,在自己的正音過程中,說話簡直成了一種懲罰。那段時間,只要說話就是錯誤,只要說話,就覺得舌頭不是自己的,別人聽著難受,自己心里更難受,很多同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難以堅持,最后放棄,繼續(xù)說自己的“塑料普通話”了。學習普通話,方法非常重要,第一要掌握準確的發(fā)音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聽力。否則,自己埋頭苦說,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有可能就是在鞏固你的錯誤,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結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說出的每一個正確發(fā)音,都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對于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都要大力贊揚,從而鞏固學生學習好普通話的信心。從教育心理學方面看,我認為積極的、正面的鼓勵對于這種相對枯燥的學習是有著很好的激勵作用。
3.教學方法上可以適度夸張
在課堂教學上,部分學生在開始練習發(fā)音時有時會出現(xiàn)有點“過”的情況,也就是把語音發(fā)得比較夸張。在開始練習時,我認為這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我認為老師示范發(fā)音也可以適度夸張,因為這樣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發(fā)音部位,領會正確的發(fā)音方法。適度夸張的發(fā)音方法有利于影響學生原有發(fā)音習慣,較容易的改變原有發(fā)音方式,而且,在經(jīng)過適度夸張的練習一段時間后,學生的發(fā)音會逐漸恢復到準確的發(fā)音位置,并不會留下什么不好的后遺癥。比如說,在教學生學習邊音和鼻音時,我們要求學生發(fā)鼻音時,聲母發(fā)音時間拖長,即延長音長,而發(fā)邊音時,聲母時間發(fā)音很短,即壓縮音長,這樣能夠較容易地讓學生掌握。而一旦學生明白這兩者的區(qū)別以后,在實際的說話過程中,并不會出現(xiàn)音長上的問題。
4.掌握維持學生學習普通話興趣的教學方法
要想把普通話堅持學習下去,僅僅靠在課堂上讀幾篇范文、口述幾個話題是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對學習充滿了興趣,但是,下課以后或者說課程結束以后,很難堅持繼續(xù)練習下去,而不長時間的鞏固練習,要想把普通話水平提升一個檔次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授普通話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掌握維持學生學習普通話興趣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在授課期間關注學?;蛏鐣囊恍┐笮涂谡Z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參加或欣賞這些活動中,深刻體會擁有一口流利普通話的意義;或者在課堂上提供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供大家欣賞,并且將這些資料的獲取方式教給學生,也就是“授之以漁”,讓學生在課程結束后,仍然保持學習普通話的興趣,最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謝蕓.論情商對普通話口語教學的制約與影響[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2,(6):68.[2]劉照雄.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