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紅 王 薇 張珊珊
[摘 要]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與深入,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結合作者的實踐,探討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Daily Report于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以期提高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多媒體 英語課堂教學 學生多媒體演示
一、引言
數(shù)字化信息時代,多媒體輔助教學給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建立“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教學模式奠定了基礎。外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堂活動和教學要求,提供或創(chuàng)造真實有效的交際需求。Daily Report這一教學形式正好滿足這一特點。鑒此,筆者結合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自己多年的英語專業(yè)教學實踐,談談Daily Report用于英語課堂的意義和應注意的事項,并期望以此改進高校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
二、Daily Report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
傳統(tǒng)的灌輸教育在無意識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惰性,學生慣于抄下板書,在書上劃出重點。而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課件,則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首先,這會促使學生主動地、有意識地從多渠道獲取知識。他們學會了從浩繁的網(wǎng)絡資料中判斷、選取、吸收、利用,這無疑培養(yǎng)并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二,學生在消化吸收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后,還要采用一定的方式組織語言表達出來,并和大家一起討論,這就要求陳述者必須對所涉及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這種做法也使學生增強了對某一主題的鑒賞能力。同時,由于陳述者的風格和個性設計激發(fā)了其他同學的好奇心,從而輕松獲得和維持對教學的注意。所以,這種做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由于教師的“一言堂”而壓抑學生積極性的局面。
(一)Daily Report的訓練內容及形式
Daily Report實際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練習使用英語,所以原則上,內容沒有大小之分,只要內容有一定的真實性,并用正確的英語表達一定的中心意義即可。它的訓練形式多樣,可以是對話、表演,也可以是口頭演講。由于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好,所以,每次課前10---15分鐘由一個同學展示和講解自己的主題成果。報告完成后,教師會帶領其他同學圍繞內容,提出一系列問題,讓陳訴者回答或全班同學討論,以期所有同學聽懂、弄通。
(二)Daily Report 對學生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
Daily Report的實施充分體現(xiàn)了英語教學的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確立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所有被調查者都認識到:用英語進行Daily Report提供了語言環(huán)境,增加了其接觸語言的機會,有利于語言技能的全面發(fā)展。同時,通過相互觀摩,學生思維靈活性和交際應變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Daily Report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個步驟,可以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引導到教學中來,使其產(chǎn)生了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愿望和熱情,從而為活躍課堂氣氛奠定了好的基礎。同時,在課堂上給同學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也讓他們體驗到了自己的進步和學習的快樂,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好英語的自信。
其次,它增加了學生對某些未知領域的了解,盡管這種了解并不深人。這方面的積極影響得到了調查學生的廣泛認可。調查顯示,Daily Report使學生文化素質提高的同時,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等也都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正是現(xiàn)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因為現(xiàn)代教育觀念不只單方面強調教,更關注學習者如何學;而且,現(xiàn)代教育觀念要求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和教學過程的講授者,而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習環(huán)境的開發(fā)者,學習者學習過程的幫助者、調控者和評價者;同時,現(xiàn)代教育觀念追求學習者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不只是認知能力的提高,而是個性和社會性、人格和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在對2003---2008級英語專業(yè)8個班258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96.2%的學生都認為Daily Report的制作、演示及交流都使其受益匪淺,并表示“一學期一次太少了”,希望這種形式能“發(fā)揚光大”。
(三)Daily Report中教師應起的作用
現(xiàn)代教學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求發(fā)展,這就要求師生關系的平等性、交互性,學生獲取知識的開放性、建構性,從而讓學生逐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德國著名語言學家洪堡特說過:“一個人不可能真正教會一種語言,而只能提供條件。在這種條件下,語言將按著他自己的路子自然而然地發(fā)展。”所以,在Daily Report中,教師應起一個啟蒙者、促進者和共同探索者的作用。
當然,教師還要有對學生做出正確評價的能力??茖W的評價體系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證。所以,Daily Report不僅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活動,它還是老師必須擔負的一份艱巨責任。一方面,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科學、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著手Daily Report,引導學生拓展Daily Report的內容。另一方面,為了避免把Daily Report變成多媒體演示課,同時為了使其他同學明確聽和看的目的,陳述者做Daily Report時,不僅其他學生,教師也要邊聽、邊看、邊思考,并要及時設計出啟發(fā)式的問題,從而在更高的層次上引導學生的學習和語言表達,這無疑也對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及口語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Daily Report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核心在于效果。盡管學生對Daily Report這一課堂形式表示出濃厚興趣甚至喜歡,實際操作中還是有些棘手的問題噬待解決。如,有的學生以“沒有時間”或“不會”為由直接從網(wǎng)絡上搜索并盜用他人的多媒體課件,甚至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消化和吸收就直接拿到課堂上演示;還有的同學時間控制不到位,不善于觀察臺下同學的反映,只顧一個人長篇大論;更有相當大一部分同學由于不自信,把自己要表達的內容一字不漏寫出來,照本宣科地朗讀所以,為了有效發(fā)揮這一教學模式的作用,教師必須慎重地對待它。尤其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合理應用,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習得過程的有效性。對此,筆者建議學生:第一,上臺講解前至少找同學演練一次。一方面有助于熟悉內容、掌控時間,而且同學會直接提出好的建議。第二,熟記演講稿。要講的東西自己都記不住又怎能要求別人也記住呢?所以,要讓學生懂得,記住自己的講稿也就會更有信心。第三,合理、適度地應用演講技巧。這樣既有助于顧及到自己的演講目的、時間控制,又能緊貼自己的聽眾,保證他們隨時能跟上自己的思路。
三、結束語
雖然Daily Report是一種古老而又傳統(tǒng)的教學步驟,但是現(xiàn)代教學不能抹殺它的力量,對于今天的高校教學,它仍然有存在的價值。通過這一教學模式,學生不僅在聽、說、讀、寫四方面的綜合訓練得到加強,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識也得到了深層次的滲透。因此,教師有義務不斷地對Daily Report進行優(yōu)化,使其在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達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Carrol, B,J,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Applied Linguistics:1988
[2]束定芳,王惠東,外語課堂教學功能的重新思考與定位[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8):19-21
[3]戴煒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