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亞南
摘要:2008年Reed Elsevier(勵德愛思唯爾)宣布其旗下在線平臺ScienceDirect大幅提價。這一舉動在圖書館界以及科研工作者中引起軒然大波。對該數據庫需求強烈的高校如果選擇繼續(xù)訂購則要付出更多的經費,如果退訂則會面臨“學術斷糧”的困境。結合此事件,我校圖書館在以后的網絡數據庫建設中應堅持科學、合理、均衡的原則,避免類似“Reed Elsevier事件”在我校發(fā)生。
關鍵詞:Reed Elsevier;數據庫建設;圖書館
Reed Elsevier,世界頭號出版集團,在全球出版社排行榜上雄居首位。在其版圖中,有2000多種學術期刊,涵蓋人文社科理工農醫(yī)經管?!?006年期刊引用報告》顯示,該公司53種期刊影響因子位居相關領域首位。國內眾多高校與科研院所在長期科研工作中已經形成了對其強烈的依賴。曾經低價進入中國高校的Reed Elsevier在2008年宣布其旗下在線平臺ScienceDirect大幅提價,并附帶眾多“霸王”條款。國內圖書館雖然集體與之談判,但談判最終破裂,被迫接受對方的提價方案,否則就會面臨“學術斷糧”的尷尬。
未雨綢繆,今天Reed Elsevie提價,明天其它數據庫提供商也可以提價。Reed Elsevier的提價在“威脅”了國內一些高校圖書館館藏結構及穩(wěn)定的同時,也給我校在建設網絡數據庫方面提供了一些警示。
我校已于2007年3月升格為本科院校,學校的轉型不僅對學校發(fā)展提出了挑戰(zhàn),也對與之相配套的圖書館建設提出了挑戰(zhàn)。學校始終堅持質量立校、科研強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隨著學校轉型,教師與學生對文獻的需求在質量與數量方面也必定會隨之增長,圖書館數據庫的規(guī)模與種類的提高勢在必行。在對已有數據庫的升級或引進新的數據庫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外文數據庫合理、均衡引進
目前校圖書館開通的中外文數據庫主要有CNKI、VIP以及萬方外文文獻數據庫,但通過外文數據庫只能獲得文獻索引,如果要獲得全文文獻還需要付費??梢哉f圖書館在外文全文文獻的提供方面還是不足的。目前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還是以CNKI為主,這不僅嚴重制約了學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使師生逐步產生對CNKI的依賴。以后一旦出現(xiàn)CNKI停訂或因其它原因不能使用CNKI的情況,也會使我們面臨“學術斷糧”的危險。所以,我們應該根據學校專業(yè)特色、文獻需求水平與數量、經費狀況等逐步健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保障系統(tǒng),最大限度的覆蓋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源。另外,在引進外文數據庫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如果館藏有印刷版,就可以考慮不再訂購其電子版,避免重復引進,以節(jié)約經費。
(二)忌盲目引進。1、在引進外文網絡數據庫時要考慮其本身的權威性和學術性,做到物有所值[1]。在考察數據庫的收刊量的時候,關鍵是看數據庫所含期刊的影響因子,影響因子越高,數據庫的含金量也就越高,切忌被籠統(tǒng)的期刊收錄量數據蒙上了眼睛。2、在數據庫試用期,應仔細調查它的利用率及滿意程度,把那些利用率低、滿意度差的及時淘汰,要把有限的經費全都用在刀刃上。
二、自建數據庫
除了繼續(xù)購買、引進商業(yè)化數據庫之外,自建數據庫作為信息資源的補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館藏數據庫的不足、豐富了館藏。自建數據庫通常是指圖書館根據本館自身文獻收藏特點及所處的自然、地理、經濟等狀況,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熱點自行開發(fā)建設的數據庫[2]。如四川大學圖書館的“巴蜀文化數據庫”、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的“郵電通信文獻數據庫”、蘭州大學圖書館“敦煌學數據庫”等。自建數據庫建設不應貪大求全,只求在知識信息收集上有獨到之處,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在此基礎上確定選題。
我校坐落于儒家文化的發(fā)祥地—山東曲阜。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對于中華民族乃至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著超越時代和國界的深遠影響。而在毗鄰曲阜的兗州,2008年9月考古人員在兗州興隆塔地宮內發(fā)現(xiàn)一批宋代的國寶級珍貴佛教文物。專家稱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在國內十分罕見。濟寧作為孔孟之鄉(xiāng),如今看也是佛教圣地,儒釋兩家在這里交融整合,對山東地域文化的發(fā)展,齊魯大文化的形成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非凡的文化意義和價值。
面對如此豐富、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我們應該以此建立自己的特色文化數據庫。這不僅會對儒、佛歷史文化研究有一定科學價值,也會對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旅游文化產業(yè)提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加強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
山東省教育廳在省教高字[2005]8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平虒W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啟動山東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建設,實現(xiàn)電子圖書、電子文獻數據庫等網絡電子文獻的共建共享。這不僅說明政府對文獻保障系統(tǒng)的重視,也說明了電子文獻共建共享的重要性。
一個圖書館館由于資金有限等原因,不可能購置到所有服務對象所需的信息資源[3]。因此,各高校圖書館之間、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之間有效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也是豐富館藏,使館藏多樣化的有效手段。在我校周邊有曲阜師范大學圖書館、濟寧醫(yī)學院圖書館、濟寧市圖書館、曲阜市圖書館等,我們應當逐步加強與他們的合作,實現(xiàn)集團采購、資源共享、規(guī)避風險、互利雙贏。
四、數字化文獻與紙質文獻合理搭配,互為補充
我們須兼顧紙質文獻與數字化文獻的比例[4],不能過多倚重其中任何一方面。這是因為:(一)雖然數字化文獻大大提高了文獻傳播速度和效率,而且使知識和信息可以通過多媒體形式(包括文字、圖像、聲音和其他虛擬信息)加以傳播。同時,借助網絡技術,它還使文獻的遠程利用成為可能。不少圖書館界人士預言數字化文獻將徹底取代紙質文獻,但即使是最樂觀的“無紙論”者也無法預測紙質文獻何時消失。(二)國外學者普遍認為,印刷型書刊是長久學習和閱讀的最佳媒體,有利于人們對復雜問題進行思考[5](三)圖書館通常只對數字化文獻擁有使用權而非擁有權,這對于圖書館館藏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穩(wěn)定性不利。(四)、紙質文獻與數字化文獻互為補充。在其中一方出現(xiàn)問題時,我們才不會陷入無資源可用,無文獻可查的窘境。
五、自身積極、主動、不懈的謀求發(fā)展
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是一項需要較高投入,但不直接產生財富的事業(yè)。這使得圖書館的經費往往很緊張。學者德魯克(Drucker)曾經用這樣的話鼓勵圖書館職業(yè)積極主動的謀求發(fā)展,“在經費匱乏的時候,總是有經費去成就那些重要的不得不做的事情”。[6]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自身長期的努力,積極主動的謀求發(fā)展。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標志建筑,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窗口。在我校即將迎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之際,圖書館應該以此為契機,根據各學科的文獻需求量等因素, 科學、合理、有效的配置圖書館數據庫資源,做到既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 又能按比例科學、穩(wěn)定的發(fā)展,為我院盡快實現(xiàn)向本科層次的實質性轉變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麗萍. 引進數據庫的探索與思考. 圖書館論壇, 2004,(24)
[2]徐綱紅. 關注自建數據庫建設的關鍵問題. 現(xiàn)代情報, 2007,(7)
[3]王桂琴. 中小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策略. 圖書館建設,2007,(1)
[4]楊潔, 項海建. 中小型圖書館電子資源引進策略. 情報探索,2007,(8)
[5]Hollernan, curt. Electronic: are basic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changing?Library Trends, 2004, (4)
[6]于良芝. 圖書館學導論. 科學出版社:2003,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