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書琴
【摘要】 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互聯網的普遍使用,使得人們在信息泛濫的時代具有了處理海量數據轉化為有效信息的能力,如今大數據議程為國家發(fā)展的基礎性戰(zhàn)略資源,信息行業(yè)在不斷發(fā)展,從數據的采集,到數據庫的建立,都意味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信息資產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
【關鍵詞】 大數據 信息化 數據庫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于數據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任何一件事物的發(fā)展甚至事物本身,都可以用各種數據來衡量,而隨著數據量的增大,傳統(tǒng)的數據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信息化社會的市場需求了。隨著計算機技術在人類經濟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信息已成為又一新型資源,依靠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獲取有效信息,對于企業(yè)乃至國家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指導意義。
一、數據信息化以及數據庫建設的時代背景
知彼知己,方能百戰(zhàn)百勝,這句古語充分體現了信息的指導性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如今已進入一個全新的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各種科學手段收集信息,將大量信息歸納分類,整合分析,為人們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作為決策和未來規(guī)劃的參考,確保決策的科學性。數據是信息的載體,與傳統(tǒng)數據處理系統(tǒng)不同,大數據是一個全新的數據名詞,是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互聯網的普遍使用而產生的新型信息資產。物如其名,大數據有著海量的數據資源,在數據獲取、存儲、管理以及分析等環(huán)節(jié)都能承受住海量數據的考驗,其數據量更為豐富多樣,數據量更大,同時也代表著大數據系統(tǒng)具有更強的數據捕獲能力,更廣的數據容納能力,更快的數據處理能力,具有可變性、真實性、復雜性的特點[1]。人們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動以及經濟活動,都透露出你個人的信息,這些數據信息在積累起來之后,都具有一定的價值,隨著數據處理技術的發(fā)展,海量的信息資源被收集存儲,歸納整合,經數據處理系統(tǒng)的分析后,成為信息資產。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數據信息化以及建立數據庫的價值。早在2015年,《國務院引發(fā)關于促進大數據發(fā)展行動綱要的通知》一文的頒布,就已經標志著我國大數據工作的全面開展,說明大數據已成為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性資源[2]。大量數據信息的積累,使得傳統(tǒng)的數據管理系統(tǒng)已不具備競爭力和實用性,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數據信息管理與處理提出了新要求。
二、大數據信息化及數據庫的建設
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普遍應用,使得大量信息資源得以被收集儲存,而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大量數據信息能夠被共享。數據是一種虛擬性的資源,但是卻能創(chuàng)造出實際價值,如何讓將收集到的海量數據轉化為有效信息,就要依靠數據處理系統(tǒng),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大量數據平臺的建立、數據處理軟件的開發(fā),大大提升了數據轉化為信息資產的效率與質量,為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有效參考指標。
數據信息的廣泛積累,給數據存儲以及處理技術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而且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更多種類的數據被采集到數據處理系統(tǒng)中,如何提高信息采集效率與分析速度,快速從大量數據中提取各行各業(yè)所需的有效信息,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處理的新課題。目前,在數據信息轉化體系中,包括大數據技術、存儲技術、分析技術、計算技術以及大數據與云計算融合技術,在各個技術體系中,依據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其應用技術在不斷更新,技術種類不斷增加,為大數據的信息化提供扎實的技術基礎。大數據信息化,將所有的信息采集整合,歸納分析,剔除無效數據,整合有用的信息,存儲管理,造福社會,同時獲取信息價值。除了同類數據分析,還需要能夠實現不同數據種類的交叉分析,才能確保信息的全面性,提高其參考價值。
大數據的收集、存儲、處理、分析,將海量數據轉化為信息資產,而如何將這些信息資產保存下來,分享給有需求的人,創(chuàng)造實際價值,則是大數據信息化戰(zhàn)略的關鍵性步驟。信息數據庫的建立,能夠提高數據信息資源的豐富度及質量,通過互聯網實現不同地域數據信息的聯合處理,避免信息重復采集處理的問題[3]。數據庫的建立,需要遵循統(tǒng)一的信息采集標準,確保信息質量,同時依靠科學的數據處理系統(tǒng)對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儲存在各自的數據子庫中,在公共平臺上發(fā)布供人查詢,同時需要依靠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維護,確保數據庫的正常運行。目前我國高校正興起建立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活動項目,旨在整合各個高校的文化資源,讓大家能隨時隨地查閱自己想要的資料,方便大家的學習與研究,這一舉措解決了傳統(tǒng)紙質書籍圖書館中文化資源積累造成的管理難題,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壁壘與信息資產積累的上限,對于推進高校文化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結語: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大量的信息能夠被采集,存儲到數據庫,經過整理分析,化為信息資源。尤其是在當今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知識經濟型社會,海量的數據資源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轉化為信息資產,為社會經濟活動的戰(zhàn)略決策提供參考指標,確保了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正確方向。
參 考 文 獻
[1]趙付玲,安鋒,張曉鋒. 大數據時代商業(yè)銀行信息化問題淺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0:56-60.
[2]劉國斌,尹航. 大數據時代縣域信息化建設推動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研究[J].情報科學,2016,02:100-103.
[3]孫瑾,郭彥軍. 檔案專題數據庫建設熱的冷思考——構建基于質量控制理論的檔案專題數據庫建設流程[J].檔案學通訊,2012,0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