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梅紅
教育教學是通過教師的口才(有聲語言)及形體動作(無聲語言即肢體語言)來進行的,一堂課的好壞主要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語言(包括上述兩種語言以下皆同)是否具有藝術之美.而教師的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識信息的載體,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是接通師生心靈的橋梁.雖說數(shù)學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語言沒有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顯得那么重要,但是它的重要作用還是不容忽視.因此教師數(shù)學教學語言的表達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要想講出數(shù)學的魅力,使學生感到上數(shù)學課是一種享受,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種愉悅感和美的享受呢?以下幾點是我的一些膚淺的認識:
一、數(shù)學教學語言的基礎——語言要準確,具有科學性
數(shù)學是一門學科,數(shù)學教學也是一門科學.數(shù)學具有高度的科學性,每個概念都有確定的含義,每個性質都有確定的條件,因此數(shù)學語言務必清楚、準確、符合科學性.
例如,一位老師在講“時、分的認識”時,為了使學生認識“時、分”之間的關系,老師讓學生觀察分針的運行規(guī)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1小時=60分”.觀察后,老師問:“時針走一大格多少時間?”學生回答說:“1小時.”老師接著問:“分針走一圈是多少時間?”學生回答說:“1小時.”這樣繞來繞去,學生始終沒能發(fā)現(xiàn)“1小時=60分”,最后老師沒辦法只好自己交代.其實這種局面正是這位老師提問模糊不清所造成的,其實這位老師只要直接問“1小時是多少分”不就行了?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老師的語言切忌模棱兩可,給學生造成誤導,結果不但浪費自己的教學時間,而且學生也被搞得滿頭霧水,何必呢?
二、語言要鮮明,具有啟發(fā)性
教師的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并在一定程度上著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學語言應當耐人尋味,發(fā)人深思,含蓄不露,達到富有啟發(fā)性的藝術效果.
例如,在討論一道估算題時,先在情景中出示兩個數(shù)據(jù):復讀機542元和單車387元.教師可以這樣啟發(fā)學生:“你們想要這兩樣東西嗎?”“買這兩樣東西,你們估估要多少錢?”“還有其他的估法嗎?”“這也是一種估法,但與前面相比,哪種方法好?為什么?”“怎么列算式?”“542+387=929是這樣嗎?”“老師把算式中‘=改寫‘≈,這就是今天要給你們介紹的新符號——約等號.”“它很漂亮,你們想一想,它象什么?”……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用鼓勵的語言去啟發(fā)學生,例如“他的方案很有道理,誰還能補充?”“我相信你們能自己想出來.”“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等等.教師應注意把握啟發(fā)的火候,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抓住時機啟發(fā),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學語言的啟發(fā)作用.
三、語言要有情趣,具有趣味性
熱烈、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舒暢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在充滿情趣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的一句妙語、客串一段幽默小品、自編一個順口溜,會讓學生在一笑中放松緊繃的思維,在品味中調動積極思考的弦索.
有一次在聽一位優(yōu)秀教師講課,這位教師在教過平面圖形后說:同學們,世界上的圖形千千萬萬,端端正正數(shù)正方形,四平八穩(wěn)顯端莊;上窄下寬是梯形,腳兒蹬開,有如鋼梁鐵架;扭腰變態(tài)是平行四邊形、不是東倒就是西歪;身材苗條是長方形,橫也順眼豎也好看.說到這兒教師停了下來,學生嘀咕了:怎么不說圓形?這時教師說了:你們看圓形怎么樣?古代數(shù)學家說過,圓是世界上最美的圖形,我們看它美在何處?教師輕而易舉地把教學引入了正題,使聽課的每一位于會者都記憶猶新.
許多優(yōu)秀教師講課,其特點除具有趣味性外,還充滿幽默與風趣.獨具匠心、獨具特性的教學幽默語既是一種教學的藝術,也是一種教學風格.其每一點無不閃耀著教師思維的智慧火花,無不激蕩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就是幽默的魅力.
四、數(shù)學語言要簡練,具有鮮明性
老師在講數(shù)學概念時,語言要簡明清晰,越是羅嗦,越是講不明、道不清.魯訊先生說的好:“用最簡練的語言表現(xiàn)最豐富的內容!”所以,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師的語言必須精練簡明、條理分明、思路清晰,絕不是羅里羅嗦,老是講不清楚、講不到重點,這樣反而浪費了很多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時間.
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這節(jié)課中,教師直接問小朋友說:“拿三根小棒,圍一個圖形,誰愿意到前面來做?”單刀直入,開門見山,直入課題,沒有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有的教師話就比較多,語言不夠精煉.比如有的教師會說:“今天,我們要在這里上一節(jié)數(shù)學課.大家看一下,教室里來了很多領導和老師,還有校長,希望同學們就象在自己班級上課一樣不要緊張害怕,積極思考,主動發(fā)言,讓領導和老師們看一看我們的表現(xiàn),好不好?”與這堂課的知識內容沒有關系的話,請不要說,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上課的時間多么寶貴,就40分鐘啊!
五、重視肢體語言的作用
教學語言給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有聲語言——“說”.而有一種無聲語言——“肢體語言”卻往往被我們忽視.根據(jù)研究的資料顯示,在訊息的傳達中,說一句話只表達了說話者要表達內容的7%,聲音占38%,而那剩下的55%是來自說話者姿態(tài)、表情和動作等.由此可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肢體語言是吸引同學們注意力的一項利器.
現(xiàn)在對教師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能不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能不能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數(shù)學教學語言科學性、藝術性的辨證統(tǒng)一.如今的教師要學會運用語言的藝術,真正地在每一堂課中,把學生引領到豐富多彩的知識海洋之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吸取到豐富的知識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