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敏 張鈺華
【摘要】 目的 了解湘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丙型肝炎(HCV)、愛滋?。℉IV)及梅毒感染情況。方法 對術(shù)前、產(chǎn)前、輸血前及一些特殊檢查治療前進行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抗-HIV)、梅毒試驗(TP-ELISA)的檢測分析。結(jié)果 本地區(qū)HCV感染率為0.82%、HIV感染率為0.17%,梅毒感染率為4.28%。結(jié)論 加強HCV、HIV及梅毒的檢測。對明確疾病診斷,指導(dǎo)臨床治療,加強醫(yī)務(wù)人員防護及院內(nèi)感染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具有重要的臨床和社會意義。
【關(guān)鍵詞】 HCV;HIV;梅毒;感染;檢測
Researching of the infected instances of HCV,HIV and trypanosoma luisin the xiangxi minority areas
XIANG Min,ZHANG Yu-hua.First Attached Hospital of Jishou University,Hunan 41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ed instances of HCV,HIV and Trypanosoma luisin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 of Western Hunan.Results In this area,infection ratewas0.82%in HCV,0.17%in HIV and 4.28%in Trypanosoma lius.Methods Test and analyse the anti-HCV,anti-HIV and TP-ELISA in patients,blood before the operation,delivery,blood transfusion and some especial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measuring of anti-HCV,anti-HIV and TP-ELISA that are definingthe diseased diagnosis,the guiding and treating clinically,strengthening the medical workers of protecting in work and controlling infection of in the hospital,thus avoid the unnecessary medical dispute,thereforehas great significance both in clinic and social effect.
【Key words】 anti-HCV; anti-HIV;TP-ELISA;Infection;Test
手術(shù)前、產(chǎn)前、輸血前及一些特殊的診療作為一種不可替代的臨床治療手段及檢查方法,在臨床上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因它直接與患者接觸,所以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存在著傳播疾病的危險。為了提高臨床醫(yī)務(wù)人員的安全,加強防護,避免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做好院內(nèi)感染工作,同時也為了解本地區(qū)HCV、HIV及梅毒感染狀況及分布人群,現(xiàn)將本院住院及門診患者檢查情況報告如下。住院人群來自內(nèi)科、外科、婦科、兒科、傳染科等各個臨床科室,門診患者為隨診患者,基本代表本地區(qū)HCV、HIV及梅毒感染狀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標本來源:2006年1月6日至2006年12月18日本院住院及隨診門診患者。HCV 6 841例(男3 165例,女3 676例),HIV 6 948例(男3 228例,女3 720例),梅毒7 027例(男3 246例,女3 781例),年齡:1 h~88歲。
1.2 儀器和試劑 METERTE CH ∑960酶標儀。HCV、HIV、梅毒檢測試劑均為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實驗方法 空腹抽取靜脈血,分離血清后當日測定。HIV和梅毒采用雙抗原夾心酶聯(lián)免疫法,丙肝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對抗-HIV陽性標本送省疾控中心HIV確認實驗室確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結(jié)果以陽性頻數(shù)表示。陽性個數(shù)/總檢查人數(shù),以百分率表示。
2 結(jié)果
見表1和表2。
表1顯示,HCV感染率為0.82%,HIV感染率為0.17%,梅毒總感染率為4.28%,在上述陽性患者中,發(fā)現(xiàn)5例為混合感染,HCV+梅毒感染者3例,HIV+梅毒感染者1例,HIV+HCV感染者1例,12例HIV陽性標本送省疾控中心HIV確認實驗室確認,11例為陽性結(jié)果。
3 討論
為了有效預(yù)防和控制經(jīng)手術(shù)、產(chǎn)科、輸血、檢查等傳播性疾病的發(fā)生,各個醫(yī)院已陸續(xù)的將HCV、HIV和梅毒、HBsAg,肝功能等實驗項目作為以上診療必查的檢測指標。
HCV主要經(jīng)血和血制品傳播,急慢性丙肝患者及HCV無癥狀攜帶者為HCV的主要傳染源,HCV感染的特異性血清學標志是HCV抗體,因此,抗HCV是判斷HCV感染的重要標志[1]。本地區(qū)抗HCV陽性多集中在青壯年,以15~50歲最多,占69.5%,且男性多于女性。對于HCV感染者和攜帶者,及早發(fā)現(xiàn)很重要。
HIV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播,它是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據(jù)專家估計,中國累計有85萬人感染了HIV[2],本地區(qū)抗HIV陽性者中,年齡最小者為出生后5 d,且為棄嬰,年齡最大者76歲,60歲以上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占33.3%,且均為男性。
近年來,我國梅毒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3],感染率遠遠高于艾滋病。本文資料顯示,本地區(qū)梅毒檢測陽性率高達4.28%,以16~50歲最多,占64.1%,使其成為高發(fā)人群[4],這與該年齡段人群性活躍并相對開放有關(guān)。13例16歲以下感染者,12例年齡<9個月,其中8例為新生兒梅毒,最早檢出者為生后1 h,可見胎傳梅毒對胎兒威脅甚大,所以,對高危婦女及孕婦及早進行梅毒篩查,對防止先天梅毒的發(fā)生有著重要意義,預(yù)防成功率可達98%[5]。老齡感染者中,年齡最大者88歲,雖然,有報道老年人抗TP抗體測定的假陽性率偏高[6],但老年人高感染率是不爭的現(xiàn)實。與HIV感染情況相似,兩極群體(新生兒和老年人)梅毒和HIV感染令人擔擾,給世人敲響警鐘。對于懷孕婦女加大普查和治療力度,對老年人性健康和性防護不容忽視,應(yīng)引起相關(guān)部門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參 考 文 獻
[1] 葉應(yīng)嫵.全國臨床檢檢操作規(guī)程.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621-624.
[2] 江朝富,崔徐江,汪傳喜.現(xiàn)代成份輸血與臨床.天津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5:378.
[3] 杜蘭英,莊輝,何軍,等.梅毒螺旋體TPN17重組抗原的表達及其在獻血篩查中的應(yīng)用.中國輸血雜志,2004,14(1):11.
[4] 王立軍.北京地區(qū)獻血者梅毒檢測情況調(diào)查分析.中國輸血雜志,2002,15(5):354.
[5] 譚布珍,黃維彩.梅毒螺旋體感染與妊娠.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3,12(19):708.
[6] 武建國.老年人抗梅毒螺旋抗體測定的假陽性偏高.臨床檢驗雜志,2006,24(4):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