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志
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演示實物、卡片、簡筆畫、圖片、放錄像、播放錄音等形式對新材料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把學生帶到特定的課堂藝術境界中,引起相同的情感體驗。這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營造一個課堂活動交際化、多樣化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敢于開口、善于開口的習慣,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多進行語言實踐,從“動中學、用中學、樂中學”,逐步減少學生利用母語進行心譯的過程,加快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聯(lián)系的連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如何創(chuàng)設真實自然、難度適當、形式多變、活潑有趣、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摸索總結出如下幾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一、 音樂渲染,創(chuàng)造情境
課前3分鐘~5分鐘播放優(yōu)美動聽的經(jīng)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樂,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對學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來,導入新課。例如,在教英語七年級下Unit5這課時,正好要教“現(xiàn)在進行時”的時態(tài),我選擇了一首學生們非常熟悉的由兒歌《兩只老虎》改編成的含有“現(xiàn)在進行時”時態(tài)的《Are you sleeping》這首歌曲,在歌詞中將“兩只老虎”換成“Are you sleeping”。學生們一聽到這音樂,感到很有意思,不用我教就跟著唱了,而且唱起來又具有連貫性,這對接著要上的新課起著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 利用插圖、簡筆畫和卡片,創(chuàng)造情境
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xiàn),語言是插圖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練習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時,我出示一幅畫,途中有兩個人在對話,其中一個手里拿著一幅含有天氣標志的圖畫。請學生根據(jù)圖畫的內(nèi)容編一段對話。學生會運用所學的知識,編成各種對話。反之,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一段對話或小短文來畫畫,這也是一種運用語言的訓練。因為學生要繪圖,必須熟讀對話,反復揣摩,才能將腦中的圖畫繪于筆端。
三、 聆聽聲音,創(chuàng)造情境
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難的詞在學生口中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被學生記住。也可采用聽音辨動物的方法,如在教英語七年級下Unit3這課時,要學tiger、elephant、koalas、dolphin 等動物名稱,我先讓學生分別聽動物的叫聲,猜是哪一種動物。大家紛紛舉手,猜對后再引出一個個新單詞。學生們對此感到特別興奮,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高潮,幾乎全班都舉起了手,爭先恐后地回答。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在輕松的語境中掌握了知識,活用了英語句子。這種聆聽聲音、創(chuàng)造情境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學習交通工具上,如:car,tractor,bus,train,ship,plane 等,把它們的聲音錄制下來,聽了以后猜是哪種交通工具,再引出所要教的內(nèi)容,這樣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上課的學習積極性。
四、 拓展想象,創(chuàng)設情景
初中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在學習英語七年級下Unit4中的teacher、student、nurse、doctor、policeman、actor、reporter、waiter、worker 等表示職業(yè)的單詞,有的已聽說過,如單純認讀單詞,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教師通常采取實物、圖片、投影等形式。但是,對于這一課的單詞如果采用這種形式學生學起來會不帶勁,因為學生們目前沒有面臨“你的職業(yè)是什么”的問題,他們都是學生,即使做一些關于職業(yè)的頭飾或圖片讓學生來說,也很缺乏真實性,學生們積極性也不會太高。這時我想起這兩個班最近正在準備的班會——“我有一個夢想”。為何不能跨越時空,給學生設計這樣一個情景呢?利用已學的句型“I am…”引出各個單詞。于是,我給學生們擴展了一些關于職業(yè)的詞語,如driver、farmer、postman、engineer、boss、fireman、milkman……我一改平日的認讀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景:“二十年后,我們進行一次返校活動,當我們再次相逢在熟悉的校園里時,你會向你的老同學介紹……”情景給出后,學生們都很興奮,積極暢想著自己未來的樣子,沒有了枯燥的機械認讀,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熱烈的討論和自由的想象。上臺表演的同學,能夠熟練地運用已學的句型“I am…”介紹自己的職業(yè),并加上已學過的一些寒暄、問候的話語,例如:Hello,Hi,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自主地完成了比較精彩的小對話。
五、 選擇真實事例,創(chuàng)造情境
學生通常喜歡談論真實事例。因此,教師設計活動所選擇的場景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如教表示家庭成員的詞匯時,讓學生帶來“合家歡”照片,并讓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例如:學生在學完英語七年級上Unit3 This is my sister 后,我就要求對照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畫上一個Family Tree,并寫一段介紹自己家庭成員的文字。
六、 運用體態(tài)語言,創(chuàng)造形象的體態(tài)情景
體態(tài)語能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使陌生的字母結合與活生生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便于學生理解記憶。英語課堂教學以交際為主,毫無生氣的交際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枯燥,而生動活潑甚至夸張的手勢、表情、動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注意,促使交際愉快地順利進行。教學單詞fat、thin、tall、short 時,教師可以利用夸張的手勢表達,同時讓學生參與表演表達單詞,同學們樂于加入表演的行列。又如當教“Im hungry”時,我一邊捂著肚子一邊抿嘴,表現(xiàn)出饑餓狀,讓學生明白其意,并紛紛拿出食物和你說:“Have some bread.Have an apple.Have a cake…”。再如在教swim這個單詞時,我先將單詞寫在黑板上,然后用手向前畫圈作游泳狀,直到學生說出這個單詞的漢語意思為止。在反復朗讀幾遍后,學生便很輕松很深刻地記住了這個單詞。教授句子以及文章也同樣如此。如:我先做運球動作,然后作單手肩上投籃動作,一邊做一邊說:“I play basketball.”學生立刻便能領會這句話的意思。用體態(tài)語言創(chuàng)設的情景,有利于迅速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同時由于學生在課內(nèi)一邊看教師做動作,一邊自己模仿學習,并進行動腦思維,因而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自始至終處于積極學習狀態(tài)中,從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七、 利用實物、道具等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
一個人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fā)現(xiàn)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時,應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實物、道具、布景等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編自演進行交際,從而達到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目的。例如,英語七年級上Unit 7 Howmuch are these pants,學生可以利用實物、道具,布置一個購物的場景。把課文中學到的語言,通過自編自演,完成購物的對話,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在人物角色的扮演中體會語言的意義,學會正確運用語言。例如,在練習英語七年級上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這個句型時,我手里拿著一把尺子,一邊走進教室一邊問:Whose pencil is it ?Is this your pencil ?這時學生很好奇,都想知道這把尺子是誰的。于是,我就讓學生去找它的主人,學生拿著這把尺子,去問別人:Is this your pencil ?直到找到它的主人,同時用Is this your pen/book/eraser/ruler? 等句型來替換,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及時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八、 利用現(xiàn)代外語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直觀的交際情境
使用電教手段教學,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色彩鮮艷的幻燈片和聲畫結合的錄像帶,不但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使他們能夠?qū)W⒌貙W習,而且還為他們提供語言情景,使外語教學形象化、具體化、情景化。例如,教學英語七年級下“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這課要求學生掌握問路和指路的表達方式。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直觀情景,我根據(jù)課文的要求上網(wǎng)下載了一段有關問路和指路的短劇,并事先布置學生去預習課文,查找有關問路和指路的各種表達方式。上課開始了,在Greeting and free talk 之后,我即問學生們:Do you want to visit any places ?學生們聽了馬上提高了興趣,齊聲回答“Yes”。然后我又繼續(xù)問道:Where do you want to go ?學生們的興致來了,紛紛發(fā)言。有的說:“I want to go to a park.”有的說:“I want to go to a bookstore.”有的說:“I want to go to a supermarket.”還有的說:“I want to go to some foreign countries.”我笑著說:“Oh,I think you have a lot of money.全班同學都大笑不已,接著我又說:“I am sure every student knows how to talk to a person in Chinese when you are asking the ways. But do you know how to talk to a person in English? Lett watch a short play.”
同學們一聽,情緒馬上高漲起來,急切地想知道怎樣用英語進行問路和指路。我把電腦鼠標輕輕一點,屏幕上出現(xiàn)了我事先準備好的問路和指路的短劇,因為圖文并茂,形象生動,所以同學們觀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同學甚至跟著模仿劇中的指路姿勢。這樣把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結合起來,把語言和形象結合起來,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對話,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語言知識,進而積極地進行交際。
(電白縣龍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