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衡量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大規(guī)模標準化測試,四級考試必然對大學英語的教與學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即反撥作用。為提高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積極影響,減少消極影響,基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新四級考試于2006年12月在全國推行。本文作者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從個人和社會兩方面探討新四級考試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 新四級考試 反撥效應 大學英語教學 教學啟示
巴克曼(1990:279)指出:“考試不是在無關價值的心理測量試管中開發(fā)和利用的;考試實際上總是為教育制度的需要和社會需要而服務的?!弊鳛楹饬看髮W英語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四級考試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對考試所涉及的學生和他們的學習、教師和他們的教學,甚至整個社會產(chǎn)生影響和作用。如果一項測試能促進教學,則起到積極的影響,即正反撥效應;反之,一項測試如阻礙教學,為了應試而教學,則起到消極的影響,即負反撥效應。語言學家和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廣大教師對四級考試的反撥效應極為關注,展開了大量理論和實證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采用問卷、訪談、課堂觀察等多種實驗方法,從而加深了關于四級考試反撥效應作用機制的認識。本文主要從學生、教師及社會三方面,初步探討新四級考試的反撥效應。
一、學生
盡管新四級考試只發(fā)放成績報告單,而不再設立及格線和發(fā)放證書,大部分學生都明確表示了參加四級考試的決心,并承認取得好成績?nèi)匀皇谴髮W英語學習的動機之一。然而,學生對新四級考試的態(tài)度已有所轉(zhuǎn)變。學生對舊四級考試多持消極態(tài)度,認為舊四級考試過于側重對靜止的語言知識的考查,而忽略了實際生活中需要的英語應用能力的考查。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英語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擴大詞匯量和進行大量閱讀訓練。
隨著新四級考試的全面施行,許多大學生反映新四級能更好地檢測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更為注重通過真實材料如新聞、廣播節(jié)目、原版電影等培養(yǎng)聽、說能力,同時積極參與課堂交際活動,如對話、游戲、角色扮演等。許多大學生不僅改變了對四級考試的態(tài)度,還改變了英語學習的方法,注重在語境中、在使用中學習和運用詞匯及語法知識。
二、教師
新四級考試同時引起廣大大學英語教師對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的反思。為提高過級率,教師將課堂活動與四級考試題型緊密結合,如詞匯教學多采用多項選擇形式,注重詞語細微語義的區(qū)別和語言形式的正確性。主要教學材料是課文提供的語言范例,而不是將其視為激發(fā)學生原有知識結構、與作者產(chǎn)生互動的輸入。
新四級考試對教師的教學目的和方法有著積極的影響。首先,教學目的轉(zhuǎn)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而不是以通過考試為目的。教學是第一位的,測試只是為其服務。其次,教學方法也發(fā)生了變化,大量英語教師傾向于將傳統(tǒng)教學法與交際教學法相結合,注重語境的作用,采用更為接近真實生活的多樣性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的角色也由知識傳授者轉(zhuǎn)變?yōu)橹鷮W者和組織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社會和教學體系
學生在新四級考試中的表現(xiàn)對個人及社會有著重大意義。許多大學仍將四級考試與學位掛鉤。四級考試改革也引起了學校相關教學部門的重視。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聽力和口語的課時量顯著增加,同時增加了新的教材,如新視野視聽說教程。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許多大學投資新建多媒體自學中心。
新四級考試也對可能需要使用考試分數(shù)做出重大決定的相關人員產(chǎn)生影響,如未來的用人單位。新的成績報告單不僅提供總分,還詳細列出單項分和分數(shù)解釋的依據(jù),從而使得用人單位不僅了解學生的總體表現(xiàn),還能了解學生在語言技能上的優(yōu)勢和劣勢,便于根據(jù)具體的工作需求選擇人才。比如一名有著較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學生可能聽、說能力較差,而未來的工作崗位包含大量口頭交際任務,則公司可根據(jù)更為詳細的成績報告單做出合理的選擇。
四、結論
綜上所述,新四級測試已引起了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并贏得了好評。新四級測試能更好地服務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新目標,即從語言知識轉(zhuǎn)為語言的運用能力。新的四級考試能從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層次衡量考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水平。新四級的施行能有效扭轉(zhuǎn)為考試而教和學的局面,能促進以交際法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大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認為新四級考試對大學英語教學產(chǎn)生了更多的正反撥效應,推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新四級考試不僅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英語知識,還要有應用能力,能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參考文獻:
[1]Alderson,J.C. Wall,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 14,1993.
[2]Cheng Liying. How does Washback Influence Teaching?Implications for Hong Kong [J].Language and Education 11/1,1997.
[3]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Shohamy,E.,Donitsa-Schmidt,S. Ferman,I. Test Impact Revisited:Washback Effect over Time[J].Language Testing 13, 1996:198-317.
[5]徐強.交際法英語教學和考試評估[M],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