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教師不僅要研究怎樣教,更應該研究學生怎樣學;不僅要做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更應做學習策略的培訓者。本文探討了如何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培養(yǎng)初中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強調學習策略的重要性,為推動新課程改革提供積極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 學困生 有效學習策略 培養(yǎng)
一、學困生的形成因素
眾所周知,英語學困生的形成與家庭、社會、群體及個人等因素有關,多數(shù)學困生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夠重視,而新課程的起點對于他們又高了一點,他們尚未從小學手把手教的機械識記、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中解脫出來,也無法適應初中英語的學習,最終嚴重影響了知識攝入的數(shù)量與質量,逐步形成了學困生學業(yè)發(fā)展相滯后的狀況。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并不是不聰明,而是他們學習的自主性較差,缺乏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英語認知過程與方法。不善于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不懂得如何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推理和引申等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完成英語學習任務有一定的困難。我們對這樣的學困生在彌補知識缺陷的過程中,應以英語學習和問題解決為載體,讓學生認識英語思維活動的特點,盡可能讓他們掌握較多的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培養(yǎng)善于靈活應用各種方法的能力。
基于對英語學困生以上方面的認識,我認為,英語教師僅僅掌握零碎的教學技能是難以從整體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必須將具體的方法、技巧上升為策略,也就是說,要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我們不僅要研究怎樣教,更應該研究學生怎樣學;我們不僅要做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更應做學習策略的培訓者,還要從學困生的角度出發(fā),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策略。這才是提高學困生英語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學困生學習策略培養(yǎng)的理論依據
我國新《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薄敖處熞幸庾R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边@充分說明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教學已經開始重視學習策略在中學生英語學習乃至整體能力培養(yǎng)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具體實施方法
那么如何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培養(yǎng)英語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
1.用心溝通,調控情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調控尤其重要,只有師生(特別是與學困生)之間的情感產生共鳴,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缎抡n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要“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增加對學困生的情感投資,縮短與學困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從喜歡英語教師到喜歡英語。其次,要培養(yǎng)學困生的學習情感。如果學生有了對英語的積極情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去。例如,我班有一位女孩子,本來學習成績就不太好,而且還有些“口吃”,故不論上課還是下課都不愿意多講話。通過我多次與她談心,讓她克服心理障礙,讓她懂得學習英語必須要多讀、多講。課堂上我又有意讓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開口多了,自然就沒有了恐懼心理,英語成績也就有了很大提高。
2.多多賞識,培養(yǎng)自信。要在課堂上為每個學生,尤其為學困生提供成功的多元化衡量尺度和個性化表現(xiàn)機會,讓他們通過表現(xiàn)來展示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完善自己,讓他們始終保持一個信念:I can,I can!《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比較關心學優(yōu)生而忽略了學困生。不少學困生隨著學習困難的逐漸加重,漸漸失去了學習興趣,也漸漸失去了課堂上的表現(xiàn)機會與舞臺。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就特別重視這些學困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多給他們提供展示他們自身特長的平臺。正如一位學者所言:“人人都要表現(xiàn)自己,而且每一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的,尤其每一個人都想以一定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在日常教學中,我對學困生的心理轉化始終以“你行,我也行”為支點,以積極的態(tài)度、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學困生的“閃光點”是多方面的,也是微弱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細心捕捉,一經發(fā)現(xiàn),就應該及時伸出大拇指說:“Well done!”正如教育家陳鶴琴說的:“多一次表揚,多一次鼓勵,多一次進步?!?/p>
3.團結合作,共同進步。《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它不但能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更重要的是,英語課堂的合作教學,有助于學困生獲得更多的學習策略。一方面,教師可以幫助每個學生找到并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另一方面,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也會讓學困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技巧等。再者,課堂合作上,各小組要順利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也必須學會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因此在班上我開展了“一幫一”活動,讓班主任協(xié)助為每一個學困生安排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同桌,指導他們制定目標、計劃,改進學習方法,在平時的學習中,協(xié)助英語教師去幫助、輔導、檢查、督促學困生的學習。在每次考試后,對成績突出或有進步的小組,給予小小的物質獎勵,這樣讓他們在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中,加強合作,互幫互學,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的成績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評價多元,感受成功?!缎抡n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通過對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態(tài)度、參與活動的程度進行評價,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享受成功的快樂,而且對于學困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英語學困生,從學期開始,我就制定了不同的評價標準,設為A、B、C三個等級,以此量化學困生,使其注重平時表現(xiàn),突出個性特點,讓每個學困生都展現(xiàn)出自己閃光的一面。比如,我在上課時,如有些學困生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做好筆記,我就給他們打個“A”;課堂回答問題時,只要他們能在書上找到問題的答案,我就給他們打個“A”或“B”;小組參與配合活動時,只要能和小組成員一起查閱資料,課堂上又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他們也會得到“A”;在完成課堂練習方面,只要他們能正確填空并且能正確運用句型造句,也會得到“A”;會讀課文,并能根據提示詞把課文復述下來,得“A”;只能掌握簡單的用法得“B”,只能勉強讀下課文得“C”,等等。按照這種規(guī)則進行了一學期,這些學困生掌握了老師的做法,以后他們在每節(jié)課后,都可以作出自我評價。如:
①我在本節(jié)課中學到了:
②對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的表現(xiàn)感到:
③對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小組中的表現(xiàn)感到:
④我對我們組的評價是:
⑤對本節(jié)課老師的建議是:
⑥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形式的評價:
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策略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必須將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和使用貫穿于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學生要有意識地嘗試和使用學習策略。通過對學困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與學生確定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并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學習策略指導與運用,讓學生充分了解、領會、操練學習策略,使他們能夠懂得外語學習策略在英語學習中的意義與作用,并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學習策略改進自己的英語學習??偠灾?,就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英語水平,同時為推動新課程改革提供積極的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馬彥平.新課程四大困惑的探索.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3]張大均.教與學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