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公證業(yè)務種類中,繼承權公證是一項較為獨特的公證,其獨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將公證工作的準司法性質(zhì)體現(xiàn)得最為充分
繼承權公證一般通過調(diào)查、取證、核實相關證據(jù),確認相關法律事實,最后得出一個明晰的法律結論:某被繼承人的什么遺產(chǎn)由誰一人繼承或由某某幾人共同繼承。公證處作出的該種法律結論類似于法院的終審判決,對整個社會發(fā)生普遍約束力。該種公證文書成為房管局、車管所、銀行、證券公司等物產(chǎn)管理部門變更權利人登記的重要法律依據(jù)。公證處的繼承權公證書顯然行使著司法確認的職能,明顯不同于一般公證種類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從一定意義上說,繼承權公證已突破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二條“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j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qū)γ袷路尚袨椤⒂蟹梢饬x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關于公證性質(zhì)的規(guī)定,繼承權公證已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證明活動,而在性質(zhì)上更接近于司法確認。這一特征使得繼承權公證在眾多的公證種類中顯得別具一格,特色鮮明。
2.繼承權公證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隨著我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一定量老年人的去世),鄉(xiāng)村城鎮(zhèn)化進程的深入(大量城區(qū)改造涉及拆遷補償工作),以及《物權法》等法律施行后普通民眾私有財富的增長和人民群眾財產(chǎn)權利意識的自然覺醒,有關房產(chǎn)、存單、存折、公司股權、股票或有價證券繼承的民事活動迅猛增長,幾乎家家戶戶都需要辦理繼承權公證。繼承權公證工作在維護正常的民事流轉關系、構建和諧社會中發(fā)揮著重要的職能作用。
3.辦理繼承權公證的相對復雜性
由于繼承權公證是一項獨特的公證,因此辦理繼承權公證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公證活動。其相對復雜性主要表現(xiàn)在:
(1)審查內(nèi)容的復雜性。承辦一項繼承權公證需要核實的法律事實往往較多,比如被繼承人是否確已死亡、被繼承人的具體死亡時間、其間所涉及的代位繼承或轉繼承關系、當事人到底有幾次婚史、不同家庭組合情況下的繼子女是否應該享有繼承權等。核實這些法律事實絕不像承辦一些單一民事公證那樣簡單,如學歷公證只需上網(wǎng)查詢核實即可。
(2)辦理程序和過程的復雜性。由于繼承權公證的復雜性,為確保公證質(zhì)量,司法部特別為辦理繼承權公證制定了非常嚴謹?shù)霓k證規(guī)則和程序,如要求承辦公證員親自接觸每一個繼承人,逐一核實身份;認真制作談話筆錄,要求逐一簽字確認;外地棄權繼承人必須辦理棄權聲明書公證,等等,從而使辦證程序顯得相對繁瑣。根據(jù)要求,對有關單位提供的證明,公證機構必須通過查檔閱卷、詢問有關證人等逐一進行核實,從而使辦證過程顯得冗長。這些都是為了確保出證的嚴謹而作出的特別規(guī)定。
(3)取證方式及過程的困難性。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二十九條和《公證程序規(guī)則》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公證員在審查出證過程中,依法享有核實權。但該種核實權不同于公安部門的調(diào)查權,從理論上講,沒有基本的證明材料,公證機構無法進行核實。比如,被繼承人是否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問題,不可能由某個單位先給公證機構出具一份書面證明,再由公證機構去核實。從現(xiàn)實角度講,公證機構行使核實權存在諸多困難,如現(xiàn)在人口流動性變強,有關人事檔案管理日益復雜多樣,加重了相關證據(jù)核實的難度;老國有企業(yè)的關、停、并、轉,導致一些職工的檔案流失,最終不知所蹤;相關單位或部門的人員變動,導致公證員通過電話核實時無法給予明確的答復;還有些單位、部門的接待人員態(tài)度惡劣,拒不履行予以協(xié)助的法定義務,但相關法律對該種違法行為并沒有賦予公證機構任何進行懲戒的權利和措施,因而公證機構或公證員對此毫無辦法。
(4)適用法律的相對復雜性。辦理繼承權公證,對我國繼承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正確適用是一項基本要求。但這其中,有些特殊家庭情況在適用法律時顯得較為復雜,需要公證員具備較高的法律素養(yǎng),對有關法條和司法解釋相當熟悉。如部分家庭幾代人之間出現(xiàn)非正常死亡順序時所涉及的代位繼承或轉繼承關系;不同家庭組合情況下的繼子女是否享有繼承權的確認;遺囑繼承中立遺囑人立遺囑的次數(shù),最終有效的是哪一份遺囑的確認;所遺財產(chǎn)到底是被繼承人個人財產(chǎn)還是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如果是共同財產(chǎn),是與前配偶共有還是與后配偶共有的確認,等等,均需要公證員在查清事實、核實證據(jù)后適用正確的法規(guī)法條作出正確的認定,這比一般單一民事證適用法律要復雜得多。
4.公證處及公證員所承擔責任的高風險性
由于辦理繼承權公證本身的相對復雜性,當前繼承權公證制度設計上的缺位,以及少數(shù)當事人出具虛假證明甚至冒名頂替,辦理繼承權公證面臨極易出錯證的風險。目前在承辦繼承權公證活動中,有些法律事實在現(xiàn)行公證法僅賦予公證員核實權的情況下,公證處是無法查實的。比如被繼承人是否留有遺囑這一事實,承辦公證員一般只能依據(jù)當事人述說而無法核實,并以此為據(jù),啟動法定繼承程序,現(xiàn)行制度設計上并沒有要求遺囑持有人限期申報保障繼承權的程序。若事后出現(xiàn)有人手持遺囑主張權利的情形,不論該遺囑的真實性及合法性,公證處依據(jù)法定繼承程序出具的公證書顯然面臨錯證的可能。更有甚者,現(xiàn)實中確有少數(shù)當事人為達到非法目的,隱瞞事實,出具虛假證明甚至冒名頂替騙取公證書。公證員稍不留神就會落入當事人設計的法律陷阱中,從而使公證活動陷入風險之中。
5.彰顯公證工作重要社會職能作用的突出性
盡管當前的繼承權公證在制度設計上存在缺陷,辦理起來相當復雜,但全國各公證機構仍然堅持依據(jù)法律和事實,為千家萬戶提供法律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突出地彰顯了公證工作的重要社會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