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學的感性認識靠化學實驗提供,重視化學實驗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中學化學是以實驗為核心的,因此進行豐富多彩的化學實驗,是探索、理解、掌握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為了深刻理解和掌握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貫徹于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作者就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 初中化學 實驗 教學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檢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不可或缺的途徑,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化學思維方式,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作用?;瘜W的感性認識靠化學實驗提供,重視化學實驗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知識不斷完善的動力源泉。實驗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念,掌握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觀察和實驗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科學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有效舉措。
一、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
中學化學實驗中大部分為演示實驗,約占實驗總數(shù)的90%以上。演示實驗又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這種實驗教學的常用模式是:實驗前教師明確講清有關的知識點,將實驗方案和步驟,以及注意事項明確地教給學生,再進行演示實驗。然后再把實驗現(xiàn)象、結果與所講授的新知識作對應比較,最后由教師或學生做概括總結。觀察實驗和做實驗主要是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鞏固,是為了進一步掌握已學的知識。書寫實驗報告時進行的概括、小結等也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知識的整理、歸納,以便構成相關知識的網(wǎng)絡體系,使之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在這些過程中,學生一般只是被動地接受、鞏固和檢驗知識,實驗起的僅是幫助學生鞏固和檢驗知識的目的。
條件差的一些學校,化學教師甚至采取講實驗、背實驗的方法完成實驗教學,而考試成績卻不一定差。評價學校及化學教師的標準也主要是考試分數(shù),所以化學實驗教學一直處于次要地位,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創(chuàng)造力也未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
二、新課改背景下,理想的實驗教學實施策略
1.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是進行自主學習的前提。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的優(yōu)勢,從課堂本身挖掘“興趣資源”,通過實驗演示、多媒體的應用等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引起學生的注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如我給學生上第一堂課,我就以“魔棒點燈”和“白紙變色”的實驗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覺得化學世界充滿了神奇色彩,立刻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從而激勵他們帶著迫切的心情去主動學習和思考。還可以將難記憶的內容編成順口溜,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這樣既降低了難度,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如:地殼中位于前三位的元素氧、硅、鋁,就可用諧音“養(yǎng)、閨、女”來加以記憶;在實驗室制取氧氣時的操作步驟有的同學不易掌握,就可以將“查、裝、定、點、收、離、熄”用諧音“茶、莊、定、點、收、利、息”來記憶,還有就是在講金屬活動順序表時,讓學生5種元素分成一組,自己編順口溜等,這樣讓學生在娛樂中理解并加以記憶。
2.演示實驗時要注意安全
演示實驗必須確保安全,不允許有任何可能傷害師生的事故發(fā)生。否則,不但有害師生的身心健康,還會造成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恐懼心理,進而導致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在選擇、準備和演示實驗時,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為了確保實驗的安全性,教師應做到:
(1)改革實驗的方法,消除不安全因素。H2、O2混合氣體的爆炸實驗如在玻璃瓶或鐵皮罐內進行,有一定的危險性。若改為塑料瓶則沒有危險性。
(2)操作力求正確、規(guī)范、熟練。這既是安全的需要,也是實驗成功的保證,更是給學生的一種示范,是學生獲得實驗操作表象的關鍵。
(3)采取必要的針對措施。有害氣體要有吸收裝置,以防外逸,例如在演示氯氣制法時,適當控制二氧化錳和鹽酸的量,以便在收集若干瓶氯氣后,所剩氯氣的量就很少了,但仍要將多余氯氣通人堿液中。最后將裝置移到室外,反應基本上就停止了。
(4)對于化學實驗中的一些錯誤操作,只能靠教師講其錯誤的原因,以及錯誤操作可能帶來的危害,不能為了加深學生印象,用實驗證明,否則會造成危險。也可采用計算機動畫模擬這些錯誤操作,它可將錯誤分解,放慢動作,這樣不僅把錯誤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氣氛,學生看后印象深刻。下列錯誤操作都可用動畫來模擬:稀釋濃硫酸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液體沸騰飛濺;點燃沒有檢驗純度的氫氣導致氫氣發(fā)生裝置的爆炸;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先停止加熱,后將導管移出水面,水倒吸試管炸裂等。
3.根據(jù)物質的化學性質科學設計趣味實驗,大大加深學生領悟知識的深度。
在教材中并不是每一種物質的每個知識點都設計相應的實驗。教師應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彈性設計一些新實驗,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以實驗探究來解決問題的化學學習思想。根據(jù)物質的性質設計有趣的實驗,既能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鞏固知識。例如,在考題中介紹了金屬鈉能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鈉,有些學生在課外實驗中是將鈉放入水中反應,觀察現(xiàn)象,并收集一試管氣體點燃,再向反應得到的液體中滴入酚酞試液。這樣的做法顯得平淡,不具趣味性。如這樣設計該實驗:取一支大試管,內裝入一粒金屬鈉,注滿水后迅速用附有S形尖嘴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倒置,在噴嘴的下邊放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燒杯,觀察。然后又將試管正放,將導氣管尖嘴伸入肥皂水,用燃著的火柴去點吹出的肥皂泡,觀察。實驗所產(chǎn)生的效果就好得多,這樣的設計既簡單,安全、易操作,現(xiàn)象又很明顯,有很強的趣味性。像這樣的設計才能讓學生感到化學知識就是魔術般的神奇,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4.讓學生在生活中領悟化學知識。
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里,周圍的有些物質在不停地變化。我們要引導學生以某些變化為對象建立課題研究,讓學生把課堂上知識帶到自然界中去,同時也把自然界中的物質演變模擬成課堂實驗去研究。例如:溶洞的形成、水垢的形成與清除、發(fā)酵粉的應用、泛酸性胃病的治療、碳酸鈣的補鈣作用等等生活中的知識,無不激起學生探索的欲望。知識只有在學習中探索、創(chuàng)新才有魅力。
總之,通過科學中化學實驗的教學,突破傳統(tǒng)實驗教學,在安全范圍內讓學生自己思考設計實驗,自行探索,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春菊.在初中化學實驗及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科學信息,2008.14.
[2]鐘后方.淺析初中化學實驗的創(chuàng)新方式.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7.
[3]曾亞平.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