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地在一次語文閱讀課上講起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有個學生對孟姜女的名字很好奇,她是不是姓孟,名姜女?抑或娘家姓姜,嫁人后,從夫姓孟,名女?但是在民間故事中她丈夫姓萬啊?我一時啞然,只得以他語搪塞而過。課后多方查找資料后才知孟姜女并不姓孟,也不叫姜女,她沒有名字?!懊稀笔撬呐判??!栋谆⑼x·姓名》曰:“嫡長為伯,庶長稱孟?!逼鋮^(qū)別為“伯”就是嫡生(正妻所生),“孟”為庶生(妾所生) 。孟姜女即為姜家的大女兒,孟是她的排行,同時表示為妾所生??磥恚嗣m小,學問卻大。《紅樓夢》賈府的四個孫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元迎探惜(原應嘆息),透露了曹雪芹對這四個如花女兒命運的感慨悲嘆。即使如閏土這個淳樸的農(nóng)村少年,他的名字也是有來歷的。“閏月出生,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痹偃纭哆叧恰分袃偷拿衷⒁馐莾褓n予的,翠翠的名字則是翠竹染綠的。不僅這些文學作品中人名各有含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的人名亦是意蘊深遠。懷著好奇,本人就從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08級1220名學生(男生574人,女生646人)的姓名中管窺一二。
一、 姓氏統(tǒng)計
廣義的人名符號, 由姓(姓氏) 與名(名字) 兩部分組成; 狹義的人名,只指名(名字)。中國人廣義的人名符號組成形式是:姓在前,名在后,與西方社會正好相反。姓表血緣、祖根、家族、群體, 是一個“共名”;名表生命個體,是一個“專名”。姓前名后,姓上名下, 姓大名小,姓重名輕,這是中國人名文化的重要特色,體現(xiàn)出民族傳統(tǒng)文化崇尚共性、注重群體,以個人對大眾社會、民族貢獻為人生意義的價值觀。在1220名學生中,共有197個姓氏,除一例為雙姓(歐陽),其余皆為單姓。人數(shù)最多的姓氏是張,79人;其次為王,76人;再次為陳,64人;超過20人的還有吳44人、周44人、劉39人、朱35人、李33人、蔣28人、楊28人,這些都是漢族大姓。此外有54個姓氏在這千人中間為單人獨姓,其中既有較為常見的匡、嚴、魏、解、褚、谷、侯、盛、戚、柳、刁、瞿等,也有較為生僻的母、相、皋、滑、過等姓氏。其中瞿姓、惲姓雖然在全國來說人數(shù)較少,但大多聚集在常州無錫一帶。瞿家、惲家,自古以來一直為常州的豪門望族,人才輩出。我黨早期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瞿秋白、惲代英就是常州人。
二、 審美觀念
如果說姓氏代表著家族傳承,那么名字則更多地承載了祖輩父輩的美好寄托,體現(xiàn)了人們的審美觀念。在這些90后的學生名字中,已經(jīng)很少能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名中明顯的時代印跡,如“建國”“建軍”“援朝”“衛(wèi)紅”“躍進”“反修”等;即便是期望后代光宗耀祖的名字如“繼祖”“耀宗”“敬先”“紹祖”也很少見到;至于以賤物貶詞取名則更是幾乎絕跡,“石頭”“磚頭”“春狗”“狗?!保@種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以委婉的方式來給孩子取名,希望孩子長命百歲的做法早已被家長舍棄,而轉(zhuǎn)向高雅灑脫的寓意?!罢妗薄吧啤薄懊馈薄傲肌薄懊鳌薄皠偂薄皬姟薄皥浴薄耙恪薄皞ァ薄敖堋薄爸尽薄斑_”等名字, 寄寓著父母對兒女的期望之情, 希望兒女的人品和前途像這些字的意義那樣。“陽”“虹”“霓”“霞”“星”“峰”“海波”“海濤”等名字則用崇山峻嶺、江河海洋、日月星辰、雷電長虹等氣勢恢弘或永恒不滅的自然現(xiàn)象,來喻示著孩子未來具有的博大胸懷、無窮浩氣和萬古不朽的精神。此外,“蓮”“竹”“梅”“松”“蘭”“荔”等名字,以某種樹木花草來比喻人的高潔、耿直、清廉、堅韌、珍貴等高貴的品質(zhì)和值得贊譽的性格。這些命名,無不顯現(xiàn)家長對孩子的期待與祝福。
三、 性別差異
在人名中,傳統(tǒng)的男名陽剛、女名陰柔。人們在給孩子命名時自覺或不自覺地體現(xiàn)了漢民族對男女性別在氣質(zhì)、品德、舉止、性格等方面不同的規(guī)范和要求。人們對男人性格要求是堅毅豪爽、豁達大度、光明磊落、正直廉潔,男名與之相應的有:“剛”“毅”“浩”“禮”“義”“磊”等字。才能方面,人們強調(diào)男子的文韜武略,有聰明才智,能出人頭地,當官發(fā)財,男名常見:“才”“智”“偉”“躍”“政”“杰”等。女子溫婉,要有嬌艷的體態(tài)、清婉的聲音、迷人的芳香,常見的名字有:“婷”“麗”“珊”“妍”“艷”“嬌”“馨”等字。在封建社會,強調(diào)女子要“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人名中有“貞”“淑”“嫻”“潔”等字,并無才能要求的名字。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男尊女卑的觀念得到改變,女子的名字中既可以展現(xiàn)傳統(tǒng)女性的柔美風范,也可以凸顯巾幗不讓須眉的男兒豪氣。至于才能方面的要求與男子也是不相上下。比如“健”“勇征”“海進”等名字可以用在女性身上;而“佳”“霓”“夢”“瑤”亦可用作男名。如果說用女名稱謂男孩可見父母心中憐愛嬌寵之意,而男名女用,同樣反映了父母對這個女孩的無上期望與深遠的用意。總之,男名與女名正從分別走向融合,男名女用、女名男用亦無不妥。而姓名的中性化使得人們不能輕率地從名字上判定性區(qū)別,這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
四、 推陳出新
大眾化的命名日益減少,而新穎、獨創(chuàng)的名字日益增多。有關資料顯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上萬個姓氏至今僅存3000個左右,在占全國人口98%的漢族中只發(fā)現(xiàn)1066個,其中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120 個常用姓氏占我國人口的90%以上,在這120 個姓氏中, 李、王、張等19個大姓占漢族人口55.6%,這意味著全國約有一半以上人口僅使用19 個姓氏。這說明對于90%的中國人來說,雖然姓氏顯示區(qū)別性,但取名用字過于平常卻無法顯示區(qū)別性。傳統(tǒng)命名法給人們帶來諸多不便和混亂。因此,人們命名時,喜歡另辟蹊徑,用冷僻字或運用豐富的聯(lián)想,采用獨特的字或諧音字來命名。如,名“”意義是“美好”,而名字本身包含“文”“武”“貝”,可見父母希望子女文武雙全又有錢財。名“”(yì),一個相當冷僻的字,意思為火燃燒的樣子。另有周自橫(“野渡無人舟自橫”) ,巧用諧音,化用古詩。盧純青(爐火純青)、李挽瀾(力挽狂瀾), 這樣的名與姓結(jié)合,妙用成語,內(nèi)容豐富。這種命名方式不正反映了人們追求獨立,要求個性解放,逐漸由注重整體轉(zhuǎn)向個體的心理傾向嗎?
傳統(tǒng)的漢民族姓名結(jié)構(gòu)是父姓+名,一般二字或三字、四字,不超過五字。近年來,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的姓名體現(xiàn)了父母共同的心理,表現(xiàn)為:父姓+母姓( +名),如父姓高,母姓騰,孩子叫高騰。父姓殷,母姓黎,孩子叫殷黎。有的是父姓+母姓+名字,如蔣劉國、葛余國、錢肖利、余孟依怡等。還有一個名王琰琛琿,也是獨出機杼。
此外,疊音名字在女孩中有漸多趨勢,如“婷婷”“丹丹”“倩倩”“晶晶”“歡歡”“園園”“巧巧”“貝貝”“香香”“敏敏”“姍姍”“瑩瑩”“菁菁”“晨晨”“嬌嬌”“露露”“磊磊”“琴琴”“田田”“衡衡”等,646名女生中這種疊音名字多達33人。甚至男生中也出現(xiàn)了疊音名字,筆者就統(tǒng)計了6例:“湯康康”“周可可”“康朋朋”“梁向向”“蔣淼淼”“潘賽賽”。這些或親昵或嬌柔或活潑或稚氣的疊音名字,形象地畫出了父母對孩子那種如珠如寶的珍愛,真是捧在手心怕凍著,含在嘴里怕化了。
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一種語言的歷史和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民的歷史分不開……人名能反映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其中包括生活理想、道德準則以及宗教信仰?!笨梢?,人名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傳遞著各種信息。而人名的簡單化、個性化、自由化正成為趨勢,尊重生命個體、崇尚自由個性正成為風尚。這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的人名,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泉根.華夏姓名面面觀[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2]王建華.文化的鏡像——人名[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3]何曉明.姓名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