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必須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但長期以來,我們只注重寫作技巧方面的指導,而不去開鑿學生寫作的“源泉”,學生的作文無話可說,于是感到頭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小學生的生活比較單調(diào),另一方面是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觀察。針對這種情況,應(yīng)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一、 注重激發(fā)觀察興趣,以利于學生積累素材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的智慧,從觀察天上和地下的實在東西而來,這樣,得到的知識才牢固?!笨梢姡^察是學生作文的基礎(chǔ),也是作文內(nèi)容具體生動、真情實感的前提。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入手,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因好奇而產(chǎn)生興趣,因興趣而愿意觀察。學生主動地去了解生活,熟悉生活,觀察生活,反映生活。
二、 注重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以增加學生寫作的興趣
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shè)情境。由于是玩游戲,學生的興趣非常高,都積極主動地交談起來,議論活動中有哪些更精彩的、最激烈的,參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旁邊學生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情趣等又是如何,不知不覺中就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內(nèi)容具體,語言也比較生動。學生經(jīng)歷了活動的全過程,真實體驗了其間的樂趣,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當然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再也不會感覺作文是一種痛苦的事。游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寫作素材,又營造了寬松的氛圍,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減少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讓學生樂于寫作。
三、 注重寫好“兩記”,讓學生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chǔ)
“兩記”指的是日記和讀書筆記,日記寫作靈活,行文自由,訓練多,容量大,是提高自己寫作水平的捷徑之一。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所見到的或者說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覺得有必要訴諸筆端的,就可以把它記下來。因為要記,學生必須對每日所見所聞,“知之盡量詳,識之盡量真,思之盡量明”。天天動筆就會開闊學生的思路,積累大量詞匯、語言素材,越寫越熟。讀書筆記的內(nèi)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學生自己的心得,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語句,或是精彩片段……對于學生的讀書筆記老師天天批閱,并定期開展“講、展、賽”活動,以此來激勵學生多讀、深思、勤記,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記習慣。“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只有不斷地給學生充電,學生才會得心應(yīng)手地“薄發(fā)”。
四、 注重課外閱讀,以豐富學生的積累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風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沒有風。閱讀就是獨立的在知識的海洋里航行。我們的任務(wù)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嘗到這種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個敢于獨自闖進人類智慧的無際海洋的勇士。”如果學生只囿于課本,沒有課外閱讀,他的知識是狹窄的、僵化的。只有加強課外閱讀,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苯o學生一個讀書的平臺,每周擠出兩節(jié)課或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每天讓學生利用間隙讀至少十頁書,讓他們欣賞名著,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仰慕的英雄,崇拜的偶像;讓他們摘錄精彩片段,積累名言警句,讓他們寫出讀書筆記,讓他們找到閱讀的快樂。讓學生的生活里,有書籍相伴;讓學生每天閱讀,感到就好像與古今中外的名人對話。這樣,思想的熏陶,文化的浸染,人格的影響,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底蘊,深化了他們的思想,凈化了他們的靈魂。在此基礎(chǔ)上寫作,怎能不掀起美麗的浪花?
五、 注重開展活動,拓展學生的生活
首先是多看,緊扣教材組織學生參加校內(nèi)外活動。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應(yīng)?!皳Q”?!靶隆保@樣才能讓學生對活動“情有獨鐘”,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喜歡的魅力在于不斷更新”吧。在活動中,多觀察。教師一定要現(xiàn)場指導,先讓學生說觀察到的事物,糾正觀察的不足及語言組織的不足,使學生及時、準確。其次是多動,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動起來,讓他們自編自演課本劇,多練習口語交際,讓他們學會說恰當?shù)脑?,從而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p>
六、 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作文,離不開想象。學生在習作中的想象分為細節(jié)想象和組合想象。細節(jié)想象,就是根據(jù)一定的生活環(huán)境,在頭腦中對特定事物所進行的細致描繪;組合想象,就是根據(jù)多種事物的表象塑造自己頭腦中對特定事物所產(chǎn)生的形象。如看圖作文、擴寫、縮寫、想象描繪都是少年兒童把自己的愿望和理解加以具體化的一個思維過程。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存在動人之處。”對學生而言,作文素材俯拾即是,很多就在學生身邊。只要我們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勤于思考,注意積累,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闹笇?,作文無話可說的局面就會得到改善,學生會寫、樂寫、善寫的大好形勢就會指日可待。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