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第一學段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第一學段的寫字要求,突出一個“好”字。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同時要求寫字姿勢“正確”。怎樣才能做到“好”呢? 下面就談幾點關于寫字教學方面的體會:
一、 比較觀察,示范演示,體會書寫美
小學生寫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對某一個人來說,其觀察審美能力比較強,但實際動手書寫的能力還不夠,還沒有很好地把觀察審美能力轉化為書寫審美能力。那么,在寫字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書寫能力呢?
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領會,悉心模仿筆畫運筆,熟練掌握筆順規(guī)則,體會漢字的造型美。一年級起步階段,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guī)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規(guī)范。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教師都要筆筆指導到位。教師的范寫很重要,示范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后,教師要在黑板上畫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教師要邊演示邊講述: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第一筆在田字格的哪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畫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但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僅僅范寫還遠遠不夠,由于受到觀察能力的限制,學生的臨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時,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較間架結構:教師除了指導漢字的筆畫,還應該著重指導漢字的間架結構。例如:教學“范”,在觀察“皮”后,我讓學生臨摹,學生寫出來的“范”字,五花八門,也沒有按照上下結構字的要求來寫。于是,我就將他們這些字在黑板上“公開亮相”,和書上的范字進行比較,并逐一幫助他們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賞著自己的“杰作”,孩子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比較之后的書寫,效果令人滿意。
二、 嚴格訓練,培養(yǎng)習慣,發(fā)展個性美
1. 練字要嚴格要求
沒有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墩n程標準》對第一學段中明確提出:“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闭_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終身受益。
寫字前,教師指導學生削好鉛筆,放好作業(yè)本,端正坐姿,指導執(zhí)筆方法。練習時,教師巡視,時時提醒學生,時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書寫時,教師要適時巡回指導,隨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運筆方法,與上一個筆畫的間距,其長短如何,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師在寫字課上及平時做課堂作業(yè)上要反復指導,指導學生在練習中認真書寫,循序漸進,逐步形成寫字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 訓練要有度,要注重學生的發(fā)展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小學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夠發(fā)達,學習興趣也難以持久。過多的書寫不僅對孩子的身體發(fā)育有害,還會影響孩子寫字的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選擇作業(yè)的權利。堅持一個“少”,保證一個“好”字。每課的字,每個寫2~3遍,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個,自己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就可以多寫幾個。你還想寫哪個字,就可以再寫幾個。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好”。我們的作業(yè)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樣整齊劃一,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寫的字,有的可能是“五、一、二、三……”,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業(yè)雖然不像以前那樣整齊劃一,但所有的孩子在寫字方面的發(fā)展卻是一樣的。
三、 激勵評價,鼓勵進取,展開競賽
表現(xiàn)欲是小學生的特點。我讓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為孩子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上,我采用板演、用實物投影儀等手段展示學生習作。課后,在教室辦學生作業(yè)專欄,將他們的作品上墻“公開發(fā)表”,比比誰上榜次數(shù)多。這樣學生就可以經常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時常能聽聽同學的建議。這樣的競賽雖無物質鼓勵,但同學們依舊興致高昂,有時因沒有上榜,會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盡是悔恨,這些足以證明每個學生都有可貴的上進心。
學生不再感到寫字是負擔,真正感受到寫字的樂趣,許多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已經立下當書法家的愿望。他們的字真正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吹剿麄兊某煽?,我心中便又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新疆石河子一四四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