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詞匯是語言大廈的基石,沒有詞匯基礎,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就無從談起。藝體類學生作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播使者,熟練掌握英語十分必要。本文就藝體類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現(xiàn)狀和障礙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 藝體類學生 英語詞匯教學 現(xiàn)狀與障礙 應對策略
一、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及其現(xiàn)狀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代英語的詞匯總量已達到200多萬,成為世界上詞匯量最大的語言。作為語言的基本材料和三大要素之一(語音、詞匯、語法)的詞匯在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著名語言學家里弗曾說:“掌握足夠的詞匯是成功運用外語的關鍵?!蓖柦鹚?1972)在《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學》中也精辟地指出:“沒有語法不能很好地表達,而沒有詞匯則什么也不能表達?!笨梢哉f,詞匯量是制約外語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外語學習者外語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未能充分認識到詞匯教學的重要意義,僅僅是機械地重復語音或孤立片面地理解其意思,課上只注重語法和句型的教學,課下讓學生自己完成單詞的記憶,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壓力和思想負擔,記憶效果非常差。久而久之,學生便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煩心理。
二、藝體類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與學習障礙
由于初高中時期,忙于專業(yè)訓練,無暇顧及文化課學習,絕大多數(shù)藝體類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底子較薄。除上述客觀原因外,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觀原因有以下幾點。
1.認為英語學習無用
大部分學生看不到現(xiàn)階段英語學習和未來職業(yè)選擇之間有任何的聯(lián)系,盲目地相信英語無用論,片面地認為自己上學的目的就是獲得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在校學得一技之長,畢業(yè)后找到一份工作。至于英語,屬于文化課,將來也無用武之地,只要通過期末考試就萬事大吉。所以他們大多上課敷衍了事,考試蒙混過關,大大增加了英語教學的難度。
2.詞匯學習方法欠妥
大學英語詞匯量驟然加大,詞義的廣度和深度有所拓展,記憶的難度也有所增加。只記憶這些單詞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加之中學時的欠賬,詞匯學習成了他們英語學習的一大障礙和負擔。從藝體類學生日常學習習慣及效果來看,學習單詞的方法還有待改進。他們大多學習不講究方法,不具計劃性,忽略單詞之間的微妙聯(lián)系,習慣捧一本詞匯書,用機械重復的方法背單詞,事倍功半,往往陷入記了忘、忘了記的惡性循環(huán),嚴重挫傷了學習積極性。
三、應對策略
1.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已成為一個國家或個人有效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工具。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使英語旋風席卷了世界大部分地區(qū),英語是世界人群交往和交流的一種催化劑。在世界60多億人口中,3.8億人口的母語是英語,大約2.5億人把它作為第二語言,10億人在學英語,20億人在接觸英語。[1]藝術是塑造國家形象、傳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體育的國際化使體育運動已不僅僅是個人的休閑健身,在某種程度上更成為國家實力比拼的對象,象征著國家精神。而藝體類大學生是未來我國參與世界文化藝術和體育競技交流的使者,不懂英語就很難把我國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傳遍整個世界。
2.改善詞匯教學方法
詞匯教學并非英語教學的孤立環(huán)節(jié),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可避免地建立在詞匯教學的基礎之上。詞匯教學不僅要遵循英語詞匯的特點,科學、系統(tǒng)地教,還要遵循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F(xiàn)根據(jù)實際教學中的心得體會歸納出詞匯教學的幾種常用方法。
(1)情景法
情景教學就是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并通過教師本人的語言、動作、表情及姿態(tài)傳遞給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包括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真實情景、任務情景等。藝體類學生雖基礎較差,但他們大多生性活潑、好動。采用情景教學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輕松掌握詞匯,而且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以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為例,在英語教學內容中會涉及接待、告別、邀請等場景。教師可以準備簡單的道具,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先讓他們各自排練,然后讓他們表演出來。例如,在教授與shopping有關的詞匯時,筆者把教室作為一間大的商場,把學生當作商品,分成不同的區(qū)。學生們自告奮勇地把自己命名為水果區(qū)、玩具區(qū)、體育用品區(qū)。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買賣自己喜歡的商品,大家都很投入,課堂氣氛很是活躍。如此不僅操練了詢價的基本句型,而且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了check,bargain,credit card,discount等生詞的意義和用法。模擬這些真實情景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生詞的同時又鍛煉了聽說能力,深受歡迎。
(2)語境法
語境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即語言環(huán)境和非語言環(huán)境:前者是指文章或言談中的話題的上下文或上下句;[2]后者是指言語表達時的具體環(huán)境(既可指具體場合,又可指社會環(huán)境)。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說:“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庇纱丝梢?,只有把單詞放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學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意義和用法,從而對單詞的記憶也更牢固。因此,在呈現(xiàn)新詞時教師可以將其放在一定語境中,讓學生根據(jù)語境猜測單詞的意思。如:呈現(xiàn)drown時,可通過下列語境“The dead boy’s mother was very sad after her son was drowned in the river.”從描述中學生可知該詞意為“淹死”。在確定多義詞含義時,也可以借助語境讓學生理解。如:adjust既有“適應”的含義,又有“校準”的含義,教師可以把它們分別放在不同的語境當中讓學生加以區(qū)分。
a.Freshmen should adjust themselves to new life in college.
b.My eye glasses need adjusting.
很顯然,在第一個語境中“adjust”意為“適應”,在第二個語境中意為“校準”。同樣,教師也可以建議學生在語境中記憶或復習新詞,確定多義詞的含義,區(qū)分近義詞等。
(3)構詞法
“英語詞匯總量雖上百萬,但基本構詞成分是有限的。無論就音形而言,還是就意義而言,各個英語單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整個英語詞匯系統(tǒng)中的一個分子”。[3]詞匯之間的聯(lián)系主要是通過構詞法來體現(xiàn)的。了解英語中常用的構詞法尤其是詞綴法對詞匯掌握尤為重要。詞綴法是指在詞根的基礎上通過加前、后綴構成新詞的一種構詞法。整個詞匯系統(tǒng)就像一片森林,單詞就像一棵棵樹木,都有它的根及分枝,只要了解了這些詞根、詞綴的含義,在其基礎上派生出來的詞也就不難掌握。如:nation是詞根,通過詞綴法可以得到national,nationalize,nationalist,nationalism,nationality,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ization等。又如:radio是“廣播”的意思,同時也是一個前綴,又作radi-(“輻射、放射”之義),由它派生出來的詞有radiant,radioactive,radiate,radiology,radium等。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詞匯的這些特點,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歸納、總結,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單詞。
四、結語
針對藝體類學生的英語詞匯教學方法不止這些,本文意在拋磚引玉。作為藝術交流和文化傳播的使者,藝體類大學生不僅要把專業(yè)技能放在首位,而且要把英語學習擺在突出的位置。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結合學生的特點,改善授課方法,改善學生記不牢、記不準的現(xiàn)狀,使之奠定堅實的英語學習基礎是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劉川林.藝體類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3):44-45.
[2]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基金項目:黃山學院科研基金資助(2007xskq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