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的應用為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提供了嶄新的教學平臺,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及網(wǎng)絡的啟發(fā)、示范、交互等功能可以有效地促進高職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本文就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及策略,以及實施多媒體教學時的注意事項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 高職英語口語教學 應用
一、引言
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一直是教學中面臨的一個難題。高職高專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薄弱,加上缺乏自信,因此,在口語課上往往不愿意或害怕開口。而傳統(tǒng)的“教師、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如今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的應用為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平臺。優(yōu)化組合的多媒體網(wǎng)絡英語教學將圖、文、聲、形等融為一體,給學生全方位、多層次的感官刺激,使學生形成立體化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造逼真的語言環(huán)境,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讓高職英口語教學成為一種豐富多彩、輕松愉快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筆者就多媒體網(wǎng)絡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和實施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時的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探討。
二、多媒體網(wǎng)絡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1.多渠道輸入語言與背景知識,為口語產(chǎn)出做準備。
語言的輸出是以必要的輸入為前提的。學生在討論某一話題時必須具備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必要的詞匯和語法知識,這樣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成理,避免出現(xiàn)無話可說或“有貨倒不出”的情況。采用多媒體課件實施英語口語教學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渠道生動地展示與話題相關的背景知識,通過具體的語境呈現(xiàn)重點的詞匯和句型。比如在談論餐飲的話題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介紹西方的餐桌禮儀,通過播放餐館點菜的視頻總結常用的詞匯和句型,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背景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使學生根據(jù)特定的交際情景靈活地運用所學的詞匯語法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此外,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幫助其回憶已有的語言和背景知識,使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更加清晰和充實,為語言產(chǎn)出做好充分的準備。
2.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的愿望。
桂詩春(1988:152)指出:“口語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創(chuàng)造交際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意圖,使學生確實感到有話可說?!倍嗝襟w的應用為英語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使英語教學情境化成為現(xiàn)實。使用多媒體可以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多種交際場景直觀、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語境,使其“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如在討論“Can money bring happiness?”這一話題時,教師可播放《百萬富翁》的電影片段,展示Henry Adam在衣衫襤褸時受到的歧視和變成百萬富翁后遇到的各種麻煩。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對這一比較抽象的話題會有更直觀和深刻的理解,并產(chǎn)生口語表達的興趣和愿望。
3.為口語練習提供模仿范例,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跨文化交際的需求,因此,學生有必要了解在什么樣的場合說什么樣的語言,如何使措辭禮貌,如何應答等。此外,交際時的語氣、聲調等副語言信息和眼神、手勢、體態(tài)等肢體語言也同樣決定著交際的成敗,而這些信息單靠文字是無法傳遞的。采用多媒體手段播放與話題相關的視頻錄像能把人物表情、體態(tài)語言、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信息表現(xiàn)出來,生動地展示國外日常交際的真實情形,通過文字、話語、圖像給學生以最直觀的印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視頻錄像的示范功能讓學生根據(jù)視頻所提供的話題和語境進行配音和角色扮演等模仿練習,逐步提高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
4.提供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滿足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需求。
有關科學研究證明,人們學習11%是通過聽覺、83%是通過視覺進行的。人們通過聽覺和視覺所獲得的“受關注輸入”信息是獲得所有信息的94%(王東來,2001:142)。就學習者而言,每個人的學習風格又存在著個體差異。學習風格是指學習者個體在接受信息和信息加工過程中所采用的自然習慣的偏愛方式,這些偏愛方式具有一定的持久(Kinseller,1995)。從感知學習風格來分,學習風格可以分為聽覺型(Auditory)、視覺型(Visual)、動覺型(Kinesthetic)和觸覺型(Tactile)(Reid,1987)。視覺學習者在觀看感知學習對象(如圖片、視頻等)時會覺得輕松愉快且效果最佳。教師的講解、有聲材料、討論、談話等方式更適宜聽覺型的學習者。而動覺和觸覺型學習者喜歡能親自參與的活動,如讀、寫、畫、角色扮演、做實驗等。傳統(tǒng)的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形式單一,不能全面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不能滿足不同風格學習者的需求,而多媒體教學則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能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為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的平臺,全面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比如在口語練習時展示有趣或有創(chuàng)意的圖像,或播放如Mr.Bean的電影剪輯,然后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看圖說話、話題討論、影視配音、角色扮演等活動。這種多樣化的口語教學方法滿足了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需求,因而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口語表達的愿望。
5.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練習口語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我負責管理語言學習的能力,就是能夠自己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nèi)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jiān)控習得過程和自我評估學習效果(Holec,1981)。由于英語口語課課時有限,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對提高口語水平來說尤為重要。“口語能力的提高不能靠上一、兩節(jié)口語課,口語課無非起個示范作用,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要轉移到課外去”(桂詩春,1988:152)。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條件下,由于缺乏口語交流的場所和渠道,加上學生對面對面口語交流存在恐懼心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過多依賴課堂教學,因此進步緩慢,而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則為學生課后自主的口語練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學生可以登陸各類英語學習網(wǎng)站,通過在線收聽英語廣播與英文歌曲、觀看英文電影等方式增強自己的語感,擴大詞匯量,擴充英語語言、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百科知識,對此學生可采取跟讀、模仿、人機對話等方式操練口語。學生還可以利用聊天軟件或登錄英語聊天室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進行書面和語音聊天,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可以通過電子信箱、學習論壇與教師進行交流,提交作業(yè)、提出問題、開展討論等。教師也可以在自己的網(wǎng)頁上開辟在線答疑的欄目,收集學生常見的問題,歸納給出建議。
在自主學習條件下,教師不直接介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能力自主控制學習內(nèi)容、方法和進度。學生利用網(wǎng)絡學習和聊天時面對的是電腦而不是人,因此可以消除由于老師和同學的關注而引起的緊張和焦慮情緒,更大方和自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三、實施多媒體網(wǎng)絡口語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掌握多媒體使用的限度。
多媒體只是口語教學的輔助手段,因此,多媒體的使用必須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過多地使用圖像和視頻等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視覺疲勞和心理疲勞,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產(chǎn)生厭倦心理的產(chǎn)生。過大的信息量會使學生沒時間消化、理解和吸收重要的知識點,出現(xiàn)新的“滿堂灌”。此外,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的使用主要是為口語輸出做準備的,因此教師應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生的口語練習和實踐,切不可把口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的展示課。
2.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實施多媒體英語口語教學可同時促使高職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習的組織者、啟發(fā)者和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教學活動主導者的作用,注意師生感情的交流,避免造成“學生瞪著眼睛看,教師圍著電腦轉”的現(xiàn)象。多媒體手段應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在展示多媒體課件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組織多種口語活動讓學生開口去說、去練,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真正達到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目的。
四、結語
總之,將多媒體網(wǎng)絡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能滿足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需求,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網(wǎng)絡的優(yōu)勢,組織多種課堂活動為學生的口語練習創(chuàng)造條件,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桂詩春.應用語言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52.
[2]王東來.英語多媒體教學論[M].長春:長春科技出版社,2001:142.
[3]Holec,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256.
[4]Kinsella,K. Understanding and empowering diverse learners in the ESL classroom.In J. M. Reid(Eds.).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Boston,MA:Heinle Heinle Publishers,1995.pp.170-195.
[5]Reid,J. 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J].TESOL Quarterly 21:8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