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作者為研究高等學校的考風和學風問題,并通過對不同類型院校的調(diào)查,并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從大學生本身、高校的管理和教師的教學三個方面分析了大學生考試舞弊的原因。
關鍵詞: 大學生考試舞弊原因
考試作為一種制度和一種評價方法,是檢驗學生學習成績、甄別人才、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學校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公平公正的特點。然而,考試中的不誠信行為正沖擊著圣潔的大學校園,突出地表現(xiàn)為考試舞弊現(xiàn)象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它不僅妨礙了正常的教學管理和教學秩序、敗壞了校風,而且污染了一部分學生的心靈,誘發(fā)了其道德上的墮落或變質(zhì)??硷L是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硷L不正雖然只是少數(shù)大學生所為,但影響很壞,不但直接影響到考試質(zhì)量,而且關系到教育公平公正原則的貫徹,關系到學風。因此,筆者通過對不同類型院校的調(diào)查,并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分析大學生考試舞弊的原因,以期為采取適當?shù)膶Σ邷p少大學生考試舞弊和強化考風提供較準確的依據(jù)。
1.學生本身的原因
大學生考試舞弊心理復雜多樣。但是大多數(shù)舞弊的學生是確有“苦衷”,因為種種原因,平時沒有好好學習而難以過關,或虛榮心太強而強求好成績,考試時便鋌而走險,這是主要的。有意平時不用功而把考試舞弊當作獲得好成績的捷徑,或缺乏起碼的廉恥心而覺得考試舞弊好玩的學生,畢竟是極個別的。
1.1平時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過少
大多數(shù)舞弊的學生本來都不想舞弊,但是或者因為剛上大學想松口氣、放放松、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或者認為某些課程沒有什么作用和對這些課程學習難度認識不足,或者覺得某些課程太枯燥和老師講得不精彩,或者沉迷于游戲、戀愛,或者學生干部工作過多和因經(jīng)濟原因打工時間過多,平時學習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過少,導致知識基礎不扎實、不牢固,心里沒底,為了過關而冒險舞弊。
1.2表現(xiàn)欲和功利心驅(qū)使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考試考出好成績無疑是實現(xiàn)學生價值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且學校的各項評獎推優(yōu)和入黨就業(yè)等都離不開好的考試成績,因此,學生努力考好每門課程無可厚非。但是,部分學生表現(xiàn)欲和功利心太強,為了達到上述某種目的,千方百計地要獲得好的考試成績,利令智昏而舞弊。
1.3受環(huán)境的影響
一方面,現(xiàn)階段的不同領域的制假、造假、作假,“官場腐敗”、“市場失范”、“學術腐敗風”、“考試舞弊風”問題嚴重,無時不刻不在直接或間接地沖擊大學生的大腦,對大學生關于考試舞弊的是非觀和榮辱關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另一方面,他們雖然知道舞弊是不對的,但是看到周圍的同學舞弊而輕巧過關或獲得高分感到不公平,特別是當舞弊不受處罰或處罰很輕時,便認為別人都舞弊我不舞弊便吃虧了,不少舞弊的學生就是這樣未能控制住自己而加入舞弊行列的。此外,當要好的同學在考場上向自己求助時,有的學生出于哥們義氣而成為舞弊參與者或協(xié)同者。
2.教學管理方面的原因
教學管理中的考試是一個“指揮棒”,考什么、怎樣考和怎么對待考試成績對大學生的學習和應試具有導向作用,而目前高校教學管理的一些方面對學生考試舞弊具有誤導作用。
2.1教育評價體系上重分數(shù)輕能力
目前許多高校形成了一種“高分”即“高質(zhì)量”的錯誤傾向,使學生錯誤地將學習目的理解為得高分,從而產(chǎn)生了為應付考試而學習的心理,出現(xiàn)了考什么學什么,多考多學、少考少學、不考不學等現(xiàn)象。所以,不少學生不認真聽課學習和研究教材講義,而是把精力主要用于探聽考試題型和內(nèi)容、請求教師劃考試范圍和復習提綱等方面,這種畫地為牢的做法,使得學生在考試中一旦考題遇到題型、范圍和內(nèi)容發(fā)生變化,就會感到束手無策而舞弊。
2.2對考試舞弊處理的失當
雖然高校大多對考試舞弊出臺了嚴厲的處罰,但部分高校的政策存在不合理的一面,如一些高校將舞弊和處分情況在學生畢業(yè)時撤出學生檔案;部分高校在對院系的考核中,如果有學生舞弊就要扣相關院系的分數(shù),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院系對考試舞弊的學生盡量隱瞞或私下處理;舞弊發(fā)生后遇到“求情”和“說情”便從輕或免于處罰;監(jiān)考老師為考生前途著想,對舞弊行為進行不恰當?shù)乃较绿幚怼_@樣一來,學生發(fā)現(xiàn)考試舞弊的收益大于風險,便大規(guī)模地進行舞弊。因此,對考試舞弊處理的失當在一定程度上慫恿了舞弊行為。
2.3考試形式和內(nèi)容上重記憶輕能力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學校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記憶考核輕能力考核的現(xiàn)象??荚噧?nèi)容離不開書本,離不開教師平時所講的內(nèi)容,離不開平時訓練的題型,對記憶的要求較多,真正考核思考能力的內(nèi)容較少,而且考試形式基本上以期中、期末“一錘定音”的閉卷考試為主。在這種考試模式下,考試實際上就是一場短期記憶力大比賽。為了應付考試,學生漸漸地養(yǎng)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學習上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養(yǎng)成了不愛動腦、不愛思考的習慣,甚至不認真聽課、不認真做作業(yè)、不認真復習,全靠考試前死記硬背,一旦這種臨時突擊不奏效,就會產(chǎn)生舞弊的念頭,考試舞弊就可能發(fā)生。
2.4考試制度上教學、考試統(tǒng)一
長期以來,在我國高校的教學活動中,從課堂教學到課后輔導從指導復習到命題再到評卷分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一兩個人一包到底,十分普遍。這種教考不分離的模式使得教學的組織和考試的命題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和不規(guī)范性。任課老師自行命題,增強了試卷的主觀性,而且有些教師為了得到對其教學效果的較好評價,考試前給學生留復習題甚至給出考試范圍,這些復習題和考試范圍在舞弊處理不嚴和監(jiān)考不嚴的情況下往往是舞弊的目的信息。
3.教師教學的原因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其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淵博的知識、高尚的人格和敬業(yè)精神都對學生還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毋庸諱言,目前我國高校不少教師對學生的考試舞弊難辭其咎。
3.1教師精力投入不足
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大學生人數(shù)陡增,一些高校教師的年教學工作量也隨之陡增,與此同時,教師為了聘用、晉升和各種考核等還要完成科研開發(fā)和發(fā)表文章等任務,工作負擔十分沉重。盡管許多高校都實施了各級領導干部聽課制度、教學督導制度、課堂教學質(zhì)量評價制度,但是繁重的任務和各種壓力使不少教師疲于應付,難以在教學工作中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更談不上更新教學內(nèi)容或充實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即使是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也難以保證教學效果。
3.2教學方法的問題
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的基礎和素質(zhì)有所下降,而有些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沒有作相應的調(diào)整和改變,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高校擴招后新增了不少新教師,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往往是畢業(yè)即上講臺,沒有經(jīng)過必要的教學方式方法的訓練,缺少教學經(jīng)驗,只會照本宣科,連基本的重點、難點都難把握,更不用說把課講得精彩來吸引學生。而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效果便可想而知。
3.3教學內(nèi)容不足以吸引學生
教師選用的教材或講授的內(nèi)容過于陳舊、與學生所學專業(yè)關系不密切或以后就業(yè)用不到、與學生的層次不相適應,加上我國高校擴招后一些高校學生的基礎和素質(zhì)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學生感到太枯燥或浪費時間,學習起來沒有興趣,使得學習自覺性不夠的學生就放松學習,考試時只能投機取巧,只能舞弊。
總而言之,大學生考試舞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本身的原因,有管理方面和考試制度的原因,也有教師方面的原因。各高校應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有的放矢地采取對策,如此才有可能在減少考試舞弊方面取得較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李毅昂,梁業(yè)勝.關于加強高??硷L建設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05,(2).
[2]王秦輝.綜合治理考風考紀加強高校學風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2).
[3]謝建財.端正高校學生的考風問題[J].教書育人,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