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國大學英語考試(CET)聽力考試的“復合式聽寫”考查的是學生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學生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聽力能力,還應具有較強的拼寫能力、記筆記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相關(guān)學科研究及教學經(jīng)驗表明,學生對復合式聽寫普遍存在畏難情緒,表現(xiàn)也很不理想。本文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三大問題加以分析,提出相關(guān)策略。
關(guān)鍵詞: 復合式聽寫遇到的問題應對策略
一、復合聽寫的政策指導和實際意義
教育部于2004年最新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對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作了明確的闡述:“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實際上,在此政策正式頒布以前,全國大學英語考試(CET)中的聽力部分就已經(jīng)作了較大修改,不僅分值大大增加,而且加入了復合聽寫等新題型。本文將對聽力中復合聽寫部分加以論述。
在“復合式聽寫”中,所給出的材料一般是一小段文章,文章主題明確、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邏輯性強。文中留有十個空格,其中空格1—7內(nèi)要求準確填入所聽到的單詞,空格8—10內(nèi)要求填入所聽到的句子的原文或大意。全文播放三遍:在第一遍時,錄音中間沒有停頓,目的是讓考生對文章內(nèi)容有大致的了解。在聽第二遍時,每個空格后都有一段時間的停頓,這是填空的時間。在聽第三遍時,錄音中間也沒有停頓,是為了讓考生檢查所填寫的內(nèi)容是否正確。兩者結(jié)合起來,可以考查學生對語音、詞匯量、拼寫、句法、聽力、理解、記筆記和一定的書面表達等多方面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是一種有效的綜合性測試。
復合式聽寫設計簡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標準聽寫”評分時缺乏客觀性的缺點,從而提高了聽寫的可信度。同時,新題型的出現(xiàn)彌補了以前聽力測試的不足,從四選一到“聽得懂,寫得出”,從而更突出語言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的能力,它能夠有力地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使學生的能力訓練向?qū)嶋H運用這一更高層次發(fā)展。
二、學生在復合聽寫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復合聽寫中失分較多,成績不理想。這種現(xiàn)象絕非個例。根據(jù)鄧媛、張文忠對13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全體CET-6考生在2001年1月的考試原始數(shù)據(jù)的分析顯示,在復合式聽寫中,全體考生在S1—S7單詞聽寫試題上的平均得分率為59%,而在S8—S10詞句層面上的領會和表達能力更低,得分率僅為7.8%。在S1—S7的七個單詞填空中有三個為中學詞匯,另外四個為四級詞匯;在S8—S10部分三個詞句所涉及的詞匯19%為四級詞匯,81%為中學詞匯。[2]從這項數(shù)據(jù)中我們就可以很清晰地了解中國學生的復合式聽寫能力還非常欠缺。
究其原因,考生在答“復合式聽寫”時的問題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1)不知如何利用第一遍聽音把握全文大意(top-down approach),而是習慣于力求聽清楚每詞每句,結(jié)果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bottom-up approach),以致于無法概括出要點;(2)考生不適應第二部分聽大意寫要點的要求;(3)不會利用第三遍聽音進行復查。
歸根結(jié)底,所有這些問題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否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篇章語用能力大有關(guān)系,具體來講,就是聽寫手段運用不夠,對聽寫認識不足。
三、突破復合聽寫的對策
由上面的論述可見,復合式聽寫是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面臨的一大問題,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度過難關(guān),取得較理想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幫其獲取英語應用技能,這是每一個高校公共英語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研究考察復合聽寫題型的特點和學生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教學實踐具有較大的指導作用。
(一)快速了解文字材料的主旨大意,推測出聽寫內(nèi)容。
圖式理論認為:人們在理解、吸收輸入信息的時候,需要將輸入信息與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對新輸入信息的解碼、編碼都依賴于人腦中已存在的信息圖式、框架或網(wǎng)絡,輸入信息必須與這些圖式(schemata)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處理的系列過程。換而言之,圖式是一種貯存于大腦的抽象的包含空檔(slot)的知識結(jié)構(gòu),它的每個組成成分構(gòu)成一個空檔,當圖式的空檔被具體的信息填充,圖式便具體實現(xiàn)了。言語聽辨過程就是背景知識或圖式與輸入信息或聲學信號相互作用的心理過程。圖式理論模式強調(diào)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兩種信息處理方式,前者指輸入信息起始于最基本的具體圖式,結(jié)束于高層次或較大圖式的形式,即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而后者則指高層次圖式用來預測、篩選、吸收或同化輸入信息,即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由此可見,在正式聽音前,快速瀏覽已出現(xiàn)的文字材料,從所給的文字材料中去捕捉信息,發(fā)現(xiàn)線索,領悟文章的背景,以推測所要聽寫的材料內(nèi)容,對于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意義重大。聽寫前所作的這些推測可以增強對文章的認知度、熟悉感,縮小內(nèi)容范圍,以便能在聽音時更具有針對性和準確性,心理放松,更為自信,使自己在考試中處于主動地位。另外,在聽的過程中考生應強化記憶,對所聽的內(nèi)容進行聯(lián)想,并對所聽到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募庸?,在不能或不需要用原文來完成補充的情況下,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較為簡單的句子準確無誤地將其補充完整。
(二)掌握并學會使用口譯中的速記技巧,邊聽邊記。
邊聽邊記并不是聽到什么就寫什么,而是利用縮略語、簡單符號、有代表性的字母及重要的字詞相結(jié)合,來記錄和存儲信息。之后,再利用這些簡易的信息來幫助回憶和整理句子。這些縮略語、簡單符號、有代表性的字母及重要的字詞,只要學生本人明白即可。例如,用vs.代表versus;用第一個大寫字母代表國家(French寫成F,China寫成C);用阿拉伯數(shù)字代表星期、年、月、日等。
學生完全記錄下來所聽內(nèi)容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以用自己總結(jié)的觀點來填空,這就要求學生有選擇地記錄內(nèi)容,學會邊總結(jié)邊記。在記錄過程中也要注意巧妙地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記錄效率。如:1.用代詞替換拼寫復雜的名詞,尤其是人稱、地點、專有名詞等。記錄過程中一些拼寫復雜的人稱名詞、地點、專有名詞等,可以用代詞來取代。例如,Christopher可以寫成he,Elizabeth寫成she,而Alexandra and Marian則可以用they表示。2.用拼寫相對簡單的同義詞代替拼寫復雜的單詞及詞組。復雜的單詞及詞組拼寫起來不僅耗費時間,而且容易拼錯,例如把approximately寫成about。
(三)學會利用第三遍播放修改補充。
在第三遍播放“復合式聽寫”材料時,學生可以對所做的答案進行核對。聽寫的第一部分只要求填入所缺單詞,核對起來相對較容易。但只憑辨音仍難以準確地判斷出應為何詞,此時可運用自己的語言知識,修正聽力細節(jié)上的不足??蓮恼Z法結(jié)構(gòu)、詞語搭配、意義連貫、上下文等多角度去推測、分析和判斷,并正確地拼寫出單詞。而在核對第二部分聽寫內(nèi)容要點表達時,則力求要點完整,語法正確,拼寫無誤。如果發(fā)現(xiàn)有疑問應及時加以補充、修改。核對是最后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應抓住時機彌補前兩遍聽音時所忽略或遺漏的內(nèi)容,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答案。
總之,復合聽寫水平的提高涉及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復合聽寫既對學生的語音和辨音能力有要求,又對他們的記錄水平有要求。因此,在復合聽寫教學中,教師既要保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可理解性輸入,還要介紹并實踐大量實用技能,從而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綜合能力解決遇到的復合聽寫問題,使學生的復合聽寫能力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鄧媛,張文忠.聽力策略在英語聽寫中的使用特點及影響作用分析[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6).
[3]張永花.提高CET4復合式聽寫能力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4]高道軍.提高英語聽力策略和技巧[J].新疆克拉瑪依電視大學學報,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