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教媒體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可為課堂教學營造濃厚的氛圍,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可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chuàng)設巧妙的突破口;可使課文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為學生的朗讀激發(fā)豐富的情感;可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思維的感性材料和空間,給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帶來無限的遐想。
關鍵詞: 電教媒體語文教學角色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電教媒體正逐步走入課堂,它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不足,是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征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下面我就電教媒體在語文教學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淺談個人的幾點認識。
一、電教媒體可為課堂教學營造濃厚的氛圍
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電教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能把學生帶進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從而為課堂教學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此撥動學生的心弦,點燃思維的火花,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如《鳥的天堂》一課,在引入課文時,教師可利用電教媒體再現(xiàn)課文的情境:那茂盛的大榕樹綠得發(fā)亮、綠得可愛,那眾鳥紛飛、百鳥爭鳴的生動場景,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學生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動感畫面,仿佛置身于“鳥的天堂”。這樣,情隨境生,學生學習的興趣立刻就被激發(fā)出來。又如教學《瀑布》一課,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播放錄像,而屏幕上那瀑布的聲響氣熱和壯觀景色則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積極反應,不少學生翹首凝望,不約而同地發(fā)出驚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油然而生。電教媒體能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帶著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從而對課文產生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之中。
二、電教媒體可為釋疑解難創(chuàng)設巧妙的突破
在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地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chuàng)設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句子中的“勾勒”、“渲染”比較抽象,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對此,教師可利用電教媒體以動態(tài)的效果展示給學生,把中國畫和工筆素描的作畫過程維妙維肖地表現(xiàn)出來,給學生直觀的形象。這樣,原來枯燥的詞語便立刻鮮活起來,本來不易于用言語解釋說明的詞語也變得一目了然。同時,學生也通過形象的流動、變化的畫面充分地領略到草原的美麗,并沉醉其間,回味無窮。又如《畫楊桃》一文中:“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的樣子也各不相同”這話比較抽象,是課文的教學難點,如果應用電教媒體的動畫功能對楊桃的各個不同角度進行翻轉、定格,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從不同角度反復觀察,這樣便改變以教師分析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靜止平面的教學方式,使平常的教學跳出時空的界限,使學生迅速進入動態(tài)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學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而且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
三、電教媒體可為學生朗讀激發(fā)豐富的情感
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鳴的作用。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指導朗讀,在情感的調動、情境的營造、意境的復現(xiàn)都難以調動學生入情入境。電教媒體可使課文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讓課文中的語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心里,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我利用電教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特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一邊聽優(yōu)美的音樂,一邊欣賞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再在教師范讀的引導下,使學生進入神秘的海底世界,并產生置身其中的感覺,從而萌發(fā)“我要讀”的強烈欲望。又如《五彩池》一課,伴隨著優(yōu)美的旋律,娓娓動聽的誦讀,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態(tài)、形狀各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麗、奇妙無窮,使五彩池以獨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此時,我因勢利導,以境引情,引導學生帶著五彩池的贊美之情朗讀課文。學生由于進入了課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麗所感染,因此,朗讀興趣濃厚。
此外,教師在指導朗讀時,還可利用電教媒體的動畫功能,對一些關鍵詞語、優(yōu)美段落進行閃爍、變色、放大等技
巧處理,讓學生反復品讀,深入揣摩,從而提高朗讀能力。
四、電教媒體可為思維創(chuàng)新帶來無限的遐想
在當今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已成為首要任務之一。因此,課堂教學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展開豐富想象的機會,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電教媒體進入課堂使教學環(huán)境煥然一新。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課堂時空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思維的感性材料和空間,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積極地發(fā)散,產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古詩的語言非常精煉概括,具有跳躍性,給人留有一個馳騁想象的廣闊空間,對此教師可抓住契機,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的內容,充分領會詩的美感,并盡情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教《小兒垂釣》第一、二句詩“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時,我利用電教媒體出示畫面,并配上一段曲調明朗、節(jié)奏輕快的音樂,讓學生聆聽我誦讀,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讓學生進行口頭描述,這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充分地顯示出來。有的學生這樣描繪:一陣風吹來,嫩綠的柳枝舞動著細細的腰枝;清清的湖面泛起了魚鱗似的波紋。瞧,小男孩的頭發(fā)被風吹亂了,短褂也被風吹開了,露出了可愛的紅肚兜呢?!虒W第三四句詩“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時,我再次引導學生觀察屏幕上的畫面,理解詩句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小男孩會怎么說?怎么做?學生有的說:小男孩不住地擺著小手,似乎在說:“呀,小聲點,別過來!別嚇跑了我們的魚兒!”有的說:小男子向他招了招手,好像在說:“噓,別出聲,湊過來,我指給你看!”由此可見,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關鍵看教師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在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電教媒體為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電教媒體也為我們探索語文課堂教學開辟了用武之地,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