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2008年高考作文閱卷過程中,發(fā)現了考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在此對這些問題作了逐一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辦法,以期對學生的高者作文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語文高孝 作文 閱卷
筆者有幸兩次參加了河北省語文高考閱卷工作。2008年承擔的是作文閱卷任務,頗有感觸。
2008年的作文命題仍是材料,或稱之為新材料作文。材料緊跟形勢,時代感很強,體現了傳統(tǒng)的“文以載道”的作文思想和應試作文的訓練導向。
材料出于剛剛發(fā)生的“5·12”汶川大地震。第一段是背景介紹,第二段中“把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是主旨句,第3—6段是列舉在主旨句的統(tǒng)領下彰顯震撼人心的種種義舉,本段是歸納、總結。較長的材料,可將其概括為一二句話,即在大災大難面前,為挽救寶貴的生命,人人都要以不同的方式奉獻愛心。如此緊縮,材料蘊含的核心思想自然凸現。再由此引發(fā)思考,可從以下角度立意:
(1)以人為本或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2)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珍惜生命。
(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4)在危難之間顯現出的民族凝聚力。
(5)責任與擔當意識。
(6)為生命祈禱。
(7)領袖與人民同在。
(8)誰是最可愛的人。
(9)如何面對自然災害。
在閱卷過程中,凡由上述角度立意為文,均為符合題意。事實上,盡管材料容易理解,但平庸之作居多,沒有出現頂級的滿分作文。綜合考慮,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主題意識淡薄,內容不集中
有的考生在作文開頭提出了觀點,但在行文過程中逐漸游離了主題。如有的考生寫汶川地震發(fā)生后,俄羅斯救援隊帶著搜救犬飛抵災區(qū)積極參加救援工作,表現出一種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接著筆鋒陡轉,開始大談人與動物的關系。好像斷了線的風箏,完全失控。還有的考生確立觀點后,論證過程中僅有一個或兩個例證是支撐觀點的,其它的例證材料與觀點風馬牛不相及,沒有做到觀點和材料的有機統(tǒng)一。尤其嚴重的是堆積材料,貌似內容充實,其實材料和觀點缺乏內在邏輯聯(lián)系。諸如此類,都表現為對主題理解把握不夠。文章以意為先,選材和謀篇布局都要服從主題的需要。由于這類考生主題意識不強,致使對材料的掌控能力差,寫作起來該收不能收,顧頭不顧尾;東拉西扯,信馬由韁,隨意性很大。議論文重在說理。目的是讓別人心悅誠服。僅有觀點,沒有充分的理由和合理的論證過程,必定是低劣之作。另外,審題立意也應該包括構想作文的基本框架,想辦法把“意”準確地表現出來。如此寫起來才文脈貫通,行文流暢。一般說來,應試作文的分段控制在5-8自然段為宜。太少顯得臃腫,太多顯得瑣碎??傊瑢囎魑囊欢ㄒūP考慮,確立一種整體意識。否則,易于陷入“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尷尬境地。
二、對材料認識不夠,偏離了主旨
這類作文的基本特征是,立意雖然沒有超出材料的要求指向,但由于對材料開掘不深,沒有真正領會材料的含義,于是借題發(fā)揮,編造故事。誠然,災難有大有小,但性質不變。于是有的考生將地震災難引申為逆境、苦難、坎坷、挫折等,具體表現為一次考試失利,一次戀愛失敗,一次病魔纏身等。這些文章看似沒有脫離材料的意義范疇,其實跟材料的指向已經脫鉤。再說,立意也缺乏思想高度。文若其人,也能透視出考生狹隘的精神境界。有的考生東拉西扯,空發(fā)議論。雖然也設喻取譬,擺事實,講道理,但不得要領,并沒有集中反映主題。還有的考生故作高深,立論沒有找到好的切入點,論證多援引沒有針對性的名言警句,還要穿插令人匪夷所思的個人見解,搞得云山霧罩,結果閱卷入不知其所以然。試問,這些閱來令人煩躁的文章,能得高分嗎?
三、語言表達含混不清。文面印象差
這似乎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考生的通病或痼疾。寫文章是為了讓閱卷老師了解自己,語言是載體,表述必須明明白白。諸如語言蹩腳、晦澀,用詞不當,通篇病句,敘述中用網絡語言,或中間穿插大段英文等,都是應試作文中的大忌。有的考生在開篇甚至標題就將常用字寫錯或誤用詞語,這是最先映入閱讀人眼簾中的硬傷和敗筆;有的字跡模糊,難以辨認,讓閱卷入叫苦不迭,得分自然大打折扣。2008年《考綱》中明確規(guī)定。一個錯別字扣一分,顯然是對母語規(guī)范書寫作了嚴格要求。盡管在實際閱卷中沒有按要求操作(作文中的錯別字最多扣三分),主要考慮到突然大幅度地提升作文標準。考生難以接受,需要有一個過渡;但是既然已經警鐘長鳴,誰知2009年對此又該如何要求呢?從總體上看,2008年考生在作文內容上難決勝負,主要體現在語言表達和書寫上一比高下。
四、文體界定不明。難以確定評分標準
一些考生的文體不倫不類。有的視為記敘文,中間又夾雜著大段議論,記敘的事件也不能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有的視為議論文。又以大段的敘事代替議論:有的開頭提出論點,接著發(fā)感慨抒情,一會又以平淡的敘述充塞內容。這些考生隨意變換表達方式,整篇文章非驢非馬,文體界定不明,很難讓閱卷入定奪。
最后,在臨近高考之際,再提一點建議。
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作文也不是一日之功。但是,倘若對上述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努力,或許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如審題立意,教育學生盡量不要操之過急,最好在草稿紙上將主題、基本框架擬定出來再動筆。結構方面,雖然文無定法。教師倘若給一些作文水平低的學生提供一些最簡便的議論結構和記敘的方法?;蛟S會有一些收效。至于語言表達和書寫問題,只要學生知道利害,高度警覺起來,把話說通順,把字寫清楚,即使在其它方面不盡人意,也能提高分數等級。
作者簡介:劉占悅,河北省張北縣第一中學教師;劉洋,河北省張北縣第一中學教師:翟鳳舉,河北省張北縣第一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