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者、教育者和管理者。高校輔導員肩負著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zhì)、文化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的重任,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樹立、思想品質(zhì)的培育、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學業(yè)成績的進步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 輔導員工作管理實踐
作為輔導員,我們肩負著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健康和生活等諸多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梢哉f輔導員的工作對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和發(fā)展趨向,乃至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回首這些年來當輔導員的經(jīng)歷,我深深地體會到:做輔導員不易,做好輔導員更不易。下面我結(jié)合自身實踐談談如何做好輔導員工作。
一、有強烈的責任心、事業(yè)心和使命感。
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年輕人,他們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強,來自外界的信息又非常多,個性很突出,這些都加大了管理難度。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多、壓力大,整天忙于事務性工作,經(jīng)常要犧牲休息時間來處理工作,而且工資待遇總體不高,所做的事情又很瑣碎,有時難免會得不到學校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的認同。這易導致輔導員產(chǎn)生厭煩、退縮、喪失信心等心理情緒。正是這種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決定了輔導員要堅定自己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增強自己的使命感,持之以恒地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努力奮斗。思想決定認識,認識決定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行動。思想和認識到位了,就要本著為學生、為家長、為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全身心地投入全部熱情和精力去做學生工作。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熱愛輔導員工作,要吃苦在前,不計較個人得失,還要富有奉獻和犧牲精神,真正做到“三個一切”,提高輔導員的服務意識。
二、確定新理念、開啟新思維、探究新藝術,創(chuàng)建輔導員工作的新局面。
理念是行動的向?qū)?,是工作的動力。要確定“以教人者教己”的理念。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不僅思想活躍,具有易感性、模仿性、可塑性,而且具有較強的“向師性”。有人打了這樣一個比喻:學生的眼睛是“錄像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計算機”。這就要求輔導員應該按照自身的角色去規(guī)范、要求和塑造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力求做到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謙虛謹慎、實事求是、表里如一、以身作則,還要緊跟時代的潮流,等等,以良好的師表形象和人格風范去影響學生,用人格塑造人格,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可敬可愛的師表形象,以良好的品質(zhì)去熏陶、感染學生,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與此同時,要確立“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的理念。輔導員的工作比較特殊,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工作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人”,而且是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的青年人,所以輔導員的任務更是要研究每一位學生,要通過不同的途徑,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好對“人”的教育工作。具體做到:對“優(yōu)等生”要關注;對中等生要“垂青”;對后進生要倍加“偏愛”。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是學生工作永恒的話題,幾乎每個班都會有后進生,在各方面都不求上進的同學,輔導員要做到不但不嫌棄,反而多跟他們熱心接觸,耐心溝通,不吝“愛意”,特別注意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件好事、一次活動中的突出表現(xiàn)、一次助人為樂的先進事跡,輔導員都要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給予表揚和肯定。另外,還要盡可能有意識地為后進生提供展示自己優(yōu)點、特長的機會,有利于他們充分展示自己,創(chuàng)建健康成長的新空間,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遵循目標性和客觀性原則,堅持管理與教育相結(jié)合,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明確的目標是維系師生間共同奮斗的紐帶,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提出帶有激勵性的目標,既不過高,又不過低,可以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在一次新生班會上,我和學生共同制定了一個目標:爭創(chuàng)“先進班集體”。之后的工作就圍繞這個目標去努力奮斗。有的學生平時學習認真,勤奮刻苦,成績較好,我給他們提的要求是,期末考試要爭取在前三名之內(nèi)。平常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成績較差的學生,則要求他們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各門功課都通過,然后過個輕松、愉快的假期。
有效的教育,離不開必要的管理,而管理的目的也正是為了教育,做到管與教的統(tǒng)一。管理要嚴格,教育要到位;教育出成績,管理也能出成績。輔導員在管理中,仍要以教育學生為主,對學生重在疏導,要耐心細致地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要注意換位思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你是為他們好,真正做到嚴有理,寬有度,這樣才能行之有效。
四、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就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輔導員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應深入學生,多和他們談心、溝通和交流。如果經(jīng)常到學生中去,和他們一起拉家常、談興趣,談一些社會發(fā)生的熱點、焦點問題,不僅能夠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思想動態(tài),而且能夠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把你當朋友,和你講心里話,積極配合你的工作,這樣會使得整體的班級工作事半功倍,使得本來很棘手的事情能夠迎刃而解。我曾經(jīng)帶過一個學生,對本專業(yè)學習不感興趣,非常貪玩,迷戀游戲,開始成績很差,掛科頻頻發(fā)生,我多次找他談心,收效甚微。但我并沒有灰心,認為他畢竟思想單純,意志不堅強,只要用心教育,肯定能把他轉(zhuǎn)化過來。接著我就從他的同學和父母那里了解到,他的父母對他管教一直很嚴,他與父母之間一直處于對立狀態(tài),而且內(nèi)心深處非常自卑。了解這些情況后,我就不再給他講大道理,而是試著和他交朋友,每天多關心他,多給他點愛心,讓他從心底里感受到我對他的關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來他主動告訴我:“老師,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再也不讓你擔心了。”為此,他真的變了,變成了一個有目標、有理想的學生??梢姡鰧W生的思想過程是輔導員與學生交心的過程,在師生雙方不斷碰撞中實現(xiàn)感情交流、融洽乃至升華,由情知到理知,由他律到自律。所以輔導員要以寬厚的師愛去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以深沉的師愛激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五、加強素質(zhì)教育,提高質(zhì)量意識
素質(zhì)教育思想強調(diào)的是,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高素質(zhì)為一體,或者說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更加注重素質(zhì)的提高。高質(zhì)量的人才應是知識、能力、素質(zhì)的高度與完美的統(tǒng)一。從人才培養(yǎng)的角度而言,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往往只是解決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質(zhì)則更多的是解決如何做人,只有將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既要使學生學會做事,又要使學生學會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因此,在輔導員的工作過程中,我們不僅應要求學生認真學習書本上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注重他們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如,鼓勵他們多參加一些院系組織的各項比賽、活動,引導他們多參加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jīng)驗。等等。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另一方面可以鍛煉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成績和水平不高沒有關系,關鍵是要有勇氣和膽量,抓住一切可以培養(yǎng)、鍛煉自己的機會。
六、時刻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學專業(yè)知識、科學文化知識,還要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笆裁礃拥妮o導員帶出什么樣的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綜合素養(yǎng)的輔導員,才能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才能用自己正確的思想、優(yōu)良的品德、良好的行為、淵博的學識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除了爭取培訓和交流的機會外,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嚴于律己,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理念。在平時,我們不僅要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的學習,而且要加深現(xiàn)代科學知識的學習;不僅要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原理,而且要利用空余時間學習心理學、人際關系的處理等相關知識來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另外,我們還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實踐中去,并從中自我學習、自我認識、自我鍛煉,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提高自我認識的能力,最終使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
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偉大的系統(tǒng)工程。我們在工作中要矢志不渝地貫徹“三個一切”的辦學宗旨作為追求工作的境界,以真摯的師愛去溫暖學生的心靈,以熱烈的期待去迎接學生每一個前進的腳步,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做一名新時期的輔導員。
參考文獻:
[1]高亮.抓好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點[J].大眾商務,2009,(10).
[2]常斐.淺析如何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J].科技促進發(fā)展,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