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材料作文如何立意。
2.議論文如何正確運用好事例。
【教學重點】
如何正確運用事例。
【課前寫作文】
一個偏僻的山谷里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它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nèi)心深處,有一個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辦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來?!?/p>
我們贊美這株百合,因為它要以開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開出艷麗的生命之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那么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之旅呢?請以“證明自己”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學生習作
老師批改后,課堂講評。
【展示學案】
一、材料作文的立意
[師]以下收集的是學生作文中的立意情況,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請同學們交流一下。
【多媒體演示】
1.用自身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來證明自己。
2.樂觀堅持鑄就成功。
3.把握自己,找好自己的坐標,發(fā)揮潛能來證明自己。
4.相信自己,完善自己,永不放棄,才能證明自己。
5.選準目標,堅持不懈,證明自己。
6.努力拼搏是人生燦爛的必要條件。
7.自信堅強是證明自己的法寶。
8.堅定目標做自己就是怒放生命的基本條件。
9.沒有花朵的草坪依然有一片綠意,少了小草的花朵卻分外乏味和寂寞,做一片默默無聞的綠葉吧,帶給他人美麗,留給自己快樂。
10.證明自己,自己證明。
11.學會證明自己。
(學生交流。)
[參考答案]材料中沒有出現(xiàn)“別人的幫助”、“樂觀”、“努力拼搏”之類的意思,因此,1、2和6的立意不對,把這三個觀點返回到原材料一驗證就知道了;9的立意也不對,因為材料是從“百合”的角度說的,不是從“小草”角度來立意;10和11的立意也不對,只是就“證明自己”這個話題換了一個說法而已,應(yīng)該在“證明自己”的前或后加上一定的具體內(nèi)容,使之化虛為實,化大為小,而3、4、5、7、8的立意是正確的,把這幾個觀點返回到原材料一驗證就知道了。
[師]針對這一材料作文我們應(yīng)如何進行立意?
(學生交流。)
[參考答案]
1.抓住材料中的關(guān)鍵詞語:“心里”、“內(nèi)心”、“念頭”、“百合”、“證明自己”、“開花”等。
2.化大為小,化虛為實。
3.立好意后,把觀點返回到原材料中加以驗證,以確保觀點符合原材料的內(nèi)容。
二、議論文如何正確運用實例
[師]看下面這則材料在選擇事例上有什么問題?交流一下。
【多媒體演示】
快樂的證明自己,給自己一份堅持。小澤征爾是日本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一次他到國外參加音樂大賽,他最后一個登場,演奏十分順利地進行著,忽然小澤征爾看到樂譜上有一段不和諧的曲子,他試著指揮,但終于停下了,問裁判席上的人是否弄錯了。裁判冷眼相待,告訴他繼續(xù)演奏,這是權(quán)威的樂譜!小澤征爾又試著指揮,最終又停下來,堅決地說樂譜搞錯了。這時,裁判都站起來熱烈地鼓掌,小澤征爾獲得了大獎。面對權(quán)威,小澤征爾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而是選擇了堅持。最終他贏得了裁判的肯定,獲得了成功,證明了自己。
[參考答案]這則材料的觀點與事例脫節(jié),最終他贏得了裁判的肯定是因為他的自信,而不僅是堅持,面對權(quán)威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他才最終贏得了裁判的肯定。
[師]再看一則材料與觀點相統(tǒng)一的片段:
【多媒體演示】
眾所周知的霍金,身體高位截癱,甚至除了大腦還在思考外,身體其他部位就如同虛設(shè)了。但他憑借著超強的毅力完成了《時間簡史》。一個人的心中若有了夢想,有了期望,那他便有了無窮的動力;若有了目標,那他便有了前進的方向。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價值,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武斷地否定自己的價值。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只有堅守信念,你才能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師]分析一下這一段文字是如何做到材料與觀點相統(tǒng)一的。(學生交流,各抒己見。)
[師]除了材料與觀點相統(tǒng)一外,我們在用材料證明觀點時還要注意什么呢?(學生交流。)
[參考答案]事例要新穎,事例與議論要結(jié)合。
【多媒體演示】
在二戰(zhàn)期間,一艘美國驅(qū)逐艦停泊在某國的港灣,那天晚上萬里無云,明月高照,一片寧靜。一名士兵例行巡視全艦,突然停步,他看見一個烏黑的大東西在不遠的水上漂浮著,他驚駭?shù)目辞迥鞘且幻队|發(fā)水雷,災難即將來臨。軍官立即設(shè)想出各種辦法。他們該起錨走嗎?不行,沒有足夠時間。發(fā)動引擎使艦身和水雷漂離開?不行,因為螺旋槳轉(zhuǎn)動只會使水雷更快地漂向艦身。以槍炮引發(fā)水雷?也不行,因為那枚水雷太接近艦艇里面的彈藥庫。那么該怎么辦呢?悲劇似乎是沒有辦法避免了。突然一名水兵想出了比所有軍官所能想出的更好的辦法:“把消防水管拿來!”他大聲喊道。大家立刻明白這個辦法有道理。他們向艦艇和水雷之間的海上噴水,制造一條水流,把水雷帶向遠方,然后再用炮引炸了水雷。
這位士兵真是了不起,他雖然平凡,卻具有在危機下冷靜而正確思考的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天賦,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可用創(chuàng)造的潛能來證明自己。
[師]片段在運用例證法上有什么問題?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回答。(學生交流。)
[參考答案]500字左右,篇幅太長,不夠精煉。(學生改寫練習。)
[參考答案]在二戰(zhàn)期間,一艘美國驅(qū)逐艦眼看就要遭受水雷的攻擊,在別人均無辦法的情況下,一名士兵冷靜而機智地想出了用消防水管把水雷引走再炸的辦法。這位士兵真是了不起,他雖然平凡,卻具有在危機下冷靜而正確思考的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天賦,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可用創(chuàng)造的潛能來證明自己。
【多媒體演示】
面對命運的不公,我們需要用頑強不屈的精神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證明自身的價值。因為替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司馬遷慘受宮刑,被打入大牢,這對于他來說猶如晴天霹靂,是人生的奇恥大辱。一夕之間,親朋好友都遠離了他,環(huán)境險惡,天下之大都沒有他容身之處。不幸的遭遇,使司馬遷的精神受到極大的刺激,他想到了自殺。后來司馬遷從孔子、屈原、左丘明等先圣先賢中得到啟示,從而決定忍辱負重,最終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記》。
[師]看一看上面的片段在運用例證法方面有什么問題。(學生互相討論。)
[參考答案]這一段是觀點加例子的論證方式,缺少必要的議論分析,議論分析深刻,議論文才會閃耀著理性的光輝。
【多媒體演示】
生一:做好自己就是怒放生命的基本條件,更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方法。一代名人時傳祥,用糞筐背出一片自己的天。別人異樣的眼光會少嗎?別人的流言蜚語會少嗎?而他卻可以做到兩耳不聞,用樸實的雙手為人民服務(wù);在最差的環(huán)境中,用他醇厚的微笑表明自己的決心——用一生做好自己的工作。
生二:“樂圣”貝多芬一生飽受貧困、耳聾和失戀的痛苦折磨。在那種境地下他甚至連一棵“野草”都不如,更別說是一株百合了??伤匀粓猿植恍概ζ床珵槭澜鐒?chuàng)造出卓越的作品。他從黑暗走向光明,從斗爭走向勝利,他把古典音樂發(fā)展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開創(chuàng)了浪漫音樂的先河,在音樂史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自己的生命之花從此綻放永不凋零??梢姡瑘猿植恍傅呐κ亲C明自己的最好方法。
生三: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師]以上片段分別用了什么樣的議論分析方法?(學生思考。)
[參考答案]分別是先敘后議,夾敘夾議和假設(shè)論證。
[師]用上面學生所寫文段所反映出來的議論分析方法之一修改材料(三)的文字。(學生寫作。)
[參考答案]
1.假設(shè)論證:
面對命運的不公,我們需要用頑強不屈的精神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證明自身的價值。如果司馬遷屈服命運,志向不夠堅定,就會像平庸的人一樣受辱而死,《史記》就不會著成,這將對我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來說是多大的損失呀!可是他不屈服于命運,執(zhí)著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最后成就了史學兼文學巨著《史記》。
2.先敘后議,夾敘夾議:
面對命運的不公,我們需要用頑強不屈的精神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證明自身的價值。因為替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司馬遷慘受宮刑,這對他來說是人生的奇恥大辱,他想到了自殺。后來司馬遷忍辱負重,最終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記》。司馬遷在用自己的筆墨書寫自己的精神,他是忍辱奮斗的悲劇英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這些都不是奇跡,而是一個個生命的巔峰與精彩,而司馬遷對命運不服輸,頑強的拼搏,是他對生命的最精彩的展示。
三、自我反思總結(jié)
1.立意要依據(jù)材料,抓材料中的關(guān)鍵詞語句子,化大為小,化虛為實,確定觀點后還要把觀點帶回到原材料中加以驗證,進一步確定立意是否符合原材料的內(nèi)容。
2.選擇的事例要能證明自己的觀點。事例不能太長,要概括,對事例要有分析議論。
★作者簡介:徐文明,山東省泰安市五中學教師,教研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