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曉玲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樂課應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碧幱谏硇陌l(fā)展關鍵時期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對音樂存在哪些偏愛,而哪些音樂才是符合他們“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的,教師又應該如何引導,這是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筆者對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的音樂愛好、學校音樂教育、家庭音樂教育,以及接受音樂傳播等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在176份有效問卷調查表中,偏愛流行歌曲的占67%;偏愛兒童歌曲的占20%;都喜歡的占13%。這一調查結果顯示,小學高年級學生偏愛流行歌曲的現(xiàn)象極為普遍,他們對流行歌曲可謂“應聲成曲”,同學們的播放器、手機則變成了流行歌的“風向標”。那些在低年級頻頻傳唱的兒童歌曲,到了高年級就“銷聲匿跡”了。是什么改變了同學們的喜好?
1.“我們已經長大”。發(fā)展心理學一般把人生的十一二歲至十四五歲階段,稱為少年期,又稱青春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質量的提高,青少年身體發(fā)育過程普遍存在提前的趨勢。小學高年級學生處于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階段,學生的生理及心理都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智力隨身心發(fā)育得到很大發(fā)展,自我意識顯著增強”,學生們開始關注自我形象,情緒上與父母逐漸疏遠,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在興趣愛好的選擇上,更愿意“我的地盤,我做主”,自己拿主意做決定。同時,人際交往的興趣從父母轉向同伴,同學、朋友的情誼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對周圍的世界,他們總是充滿了好奇,認為自己也可以用大人的眼光來“看世界”了。流行歌曲極為貼近現(xiàn)代人的生活,既能夠十分有效地引導時尚潮流,又可以直接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加之其體裁形式較為短小,演唱風格不拘一格,深受人們的喜愛,滿足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流行歌曲獨特動聽的旋律和展現(xiàn)自我的歌詞,以及對演唱者的嗓音條件要求不高,使得人人皆可演唱流行歌曲,以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恰好與學生們的自我認同相契合,而聽、唱流行歌曲,感受相同的情緒,擁有共同的愛好,無形中使同學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流行歌曲成為大家溝通和交流的一種方式,成為孩子們“長大”的標志。
2.兒童歌曲的“老調重彈”。兒童歌曲是兒童生活中最常見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歌詞與曲調的完美結合,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歌詞的內容大多是好好學習、拾金不昧、健康、快樂、母愛……激起少年兒童對美的情感的體驗和美的享受。在對同學們最喜愛的兒童歌曲做統(tǒng)計時發(fā)現(xiàn),比較受歡迎的如《讓我們蕩起雙槳》、《外婆的澎湖灣》、《春天在哪里》等歌曲,大都是20世紀中葉創(chuàng)作的,有的歌曲甚至經歷了三代人的傳唱。誠然,優(yōu)秀的音樂藝術作品是能夠經受歲月的磨礪而歷久彌新的,但我們更需要具有時代性、創(chuàng)新性的作品。生活在今天的孩子們,想要用新的審美觀念與評判標準去關照過去,從中獲得認同而產生心靈的共鳴,是不太容易實現(xiàn)的,難怪一些同學覺得兒童歌曲太“老”了。有一位同學開玩笑地說:“唱著這些兒童歌,我仿佛回到了公元前?!边€有一些同學說兒童歌曲“節(jié)奏單調,歌詞翻來覆去,不是祖國、藍天,就是講大道理,說教味太濃,我們都唱膩了?!彪m然同學們的言辭有的不乏偏頗,但童言無忌,也道出了他們真實的“心聲”。客觀地來看,近些年兒童歌曲的創(chuàng)作較之社會文藝發(fā)展更新而言,相對滯后,老的優(yōu)秀兒歌傳唱不衰,新的精品之作卻“鳳毛麟角”,能夠表達和抒發(fā)當代兒童心聲的歌曲屈指可數,兒童音樂的發(fā)展不能回避“老調重彈”之嫌。
3.流行歌與孩子們“天天見”。在關于學生接觸流行歌曲的途徑調查中發(fā)現(xiàn),同學們聽流行歌曲主要是通過電視和網絡,很多同學都有播放器,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流行歌曲。電視節(jié)目中,流行歌曲演唱會幾乎天天都有,除了“六一”節(jié),很少有兒童歌曲的演唱會,甚至有時連少兒頻道都會播放流行歌曲。生活中流行歌曲更是無處不在,即使是在放學的路上,商店中播放著的流行歌也會陣陣傳來。在各種媒體對流行歌曲“鋪天蓋地”的傳播下,學生只有在音樂課本里才能更多地接觸兒童歌曲,在學校、課堂上才能更有效地聽到、唱起兒童歌曲,而在日常生活中,兒童歌曲卻與孩子們漸行漸遠了。
流行歌都適合小學生聽、唱嗎?問卷調查涉及家長就孩子聽、唱流行歌的態(tài)度一項統(tǒng)計表明,63%的家長選擇了“視具體歌曲而定”。一位家長說:“我覺得有一些流行歌的歌詞不太好,涉及暴力、粗口等內容,像這樣的文化垃圾,對小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會產生負面影響。另外,流行歌中大量的愛情題材,會使情愛思想過早地進入孩子的心里,不利他們心靈的健康成長?!币驗榱餍懈枨吘挂苑从吵扇说氖澜鐬橹?,與兒童的世界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所以流行歌并不完全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聽、唱。
兒童歌曲太“老套”,流行歌曲太“成熟”,究竟什么樣的歌曲才適合孩子們呢?對調查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優(yōu)美動聽的主題旋律;個性鮮明、動感十足的節(jié)奏;活潑率真、好奇稚氣的情感內容,以及新穎奇特、變化多樣的表演形式,是構成同學們所需要的歌曲的必備條件,具備了這些元素的歌曲,才最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聽、唱。
要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和建立起良好的音樂審美觀,必須有好的音樂作品為前提。何不將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引入音樂課堂,何不將流行歌曲中動聽、時尚、動感的元素融入兒童歌曲、校園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積極創(chuàng)作、恰當選用既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年齡特征、心理需求,又為他們所“喜聞樂見”的歌曲進行音樂教學,是音樂工作者和音樂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此,筆者建議在音樂教材中選入一些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富有高尚思想情趣,奮發(fā)勵志的流行歌曲,如《蝸?!?、《隱形的翅膀》、《聽媽媽的話》、《最初的夢想》等等,這樣既能滿足孩子們喜歡流行歌曲的需要,又能在音樂老師的專業(yè)指導下,培養(yǎng)學生對流行歌曲的選擇、鑒賞能力,有效抵制不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的流行歌曲,讓家長們放心。建議全社會、媒體及音樂創(chuàng)作者們傳播、宣傳、創(chuàng)作更多、更新的兒童歌曲,像《陽光男孩、陽光女孩》那樣,以動感鮮明的節(jié)奏、說唱(rap)的表演形式,直白的歌詞,真實而貼切地表達當代兒童的情感、愿望,活靈活現(xiàn)地塑造一個個陽光男孩、陽光女孩的生動形象,這種既融合了流行音樂中新穎的創(chuàng)作元素,又真實表達了孩子們共同心聲的歌曲,同學們才愛聽、愛唱。
期待有更多的人致力于兒童音樂的創(chuàng)作,期待全社會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讓他們的童年歲月如歌般美麗。
作者單位
昆明學院音樂系
◇責任編輯: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