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國
小學作文以學寫記敘文為主,要求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者親身經歷的事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逐步使學生寫作有具體內容,有真情實感,有中心、有條理。如何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呢?
作文教學要重視口語交際
作文對學生來說是件苦差事,而且越是到高段越覺得頭痛,常有一種無從下筆,無話可說的感覺。為了讓學生從“要我寫”到“我要寫”的轉變,在教學中遵循由說到寫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低段教學時,筆者就經常給學生提供一些說話的機會,如講故事、猜謎語,每天向父母講在學校學習生活等說話訓練。到了中段后,就開始讓學生借助圖片、掛圖、投影、錄像等進行有一定順序的看圖說話訓練或者借助閱讀教學內容去復述、續(xù)說等。
比如在上《狼和小羊》這篇課文時,在教學程序的安排上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續(xù)說文章結果。學生在討論中展示豐富的想象,有的說:“在狼撲向小羊的那一刻,小羊往旁邊一閃,狼掉進河里淹死了?!庇械恼f:“狼撲過去了把小羊吃了?!边€有的說:“當狼正準備去吃小羊時,羊媽媽來了,它與狼展開了生死搏斗,最后羊媽媽戰(zhàn)勝了狼,救了小羊。”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給整堂課增添了亮點,同時也是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的訓練。到了高段,筆者就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說,如針對家務勞動、體育活動等,在說中要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進去。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學生不僅能有聲有色地敘述要說的內容,而且還能穿插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學生有話可說了,也就為寫作文跨出了一步。同時還讓學生在說的訓練中認識到作文就是“用我手”“寫我口”。這樣也大大提高了學生作文興趣,使學生不再覺得作文是個負擔。
作文教學要加強閱讀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造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在作文教學中,就要學生把閱讀教學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比如在學《參觀人民大會堂》這篇課文時,筆者重點指導學生懂得作者是按參觀順序寫的,使學生明確要寫好一處事物,要按一定的觀察順序,把景物的形狀、大小、高低、顏色等特點寫下來。
作文教學要學會觀察事物
觀察周圍的事物是獲取寫作材料的重要途徑,教給學生學會觀察方法,掌握觀察的規(guī)律是提高學生觀察能力的關鍵。因此,在平時要注意指導學生有順序、有目的、有重點的觀察。觀察時要抓住事物特點,要調動多種感官,去看、聽、摸、聞,要在觀察時多問、多想。比如在寫“觀察你喜愛你的一種植物,重點觀察植物的干、葉、花及其顏色”這篇作文時,為了讓學生寫好這篇作文,筆者就把一盒月季花放在講桌上,讓學生按以上四點去觀察,然后再動手寫。結果在學生交上來的作文中,筆者發(fā)現學生能恰當地使用比喻修辭。
作文教學指導訓練要多樣化
作文教學中的指導要得法,就如平時說的“好鋼用在刀刃上”,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掌握方法,學會要領,非常關鍵。寫景狀物的文章要指導學生掌握好觀察點,知道要按上下、左右、前后順序寫。許多學生對寫人、敘事難以把握中心。由于對寫作中心不明,因而也就無從選材,無從處理詳略。比如筆者在改《我敬佩的爸爸》這篇作文時,發(fā)現有個學生在通過具體事例反映爸爸的品質時寫了這兩件事:爸爸帶病堅持上班;爸爸喝醉鬧笑話的事。后來筆者就在班上宣讀了這篇文章,問:“這篇文章寫的怎么樣,如果讓你改,你怎么樣修改?”還啟發(fā)學生明確文章中心就是爸爸讓你敬佩的原因?第一件事,集中表現爸爸熱愛工作的品質,這樣才能突出中心。作文的訓練方式要靈活多樣,要以學生熟悉的事物為題材,提出作文的范圍和要求,指導學生自己命題作文。對于命題作文教師可以出一個或幾個題目供學生進行選材,但要結合學生實際具有啟發(fā)性,便于學生展開思路,有內容可寫。
作文教學要重視講評與批改
心理學表明,一次小小的成功能激發(fā)人奮進的精神。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捕捉每個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成功點。大到節(jié)、段、篇,小到字、詞、句都要及時地加以肯定。如筆者在作文批改中經常用這樣的一些話:“開頭真精彩,很好!”“這個詞用這真棒!”“這個比喻太貼切形象了,給這段話增色不少”等。教師的評判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點滴成功會使學生激起喜悅的心情。這樣就會調動學生寫作文興趣,提高寫作文水平。
在作文批改中筆者常用的方法是雙邊批改,學生作文先由教師批改再由學生自己批改或互批,或者是學生自批或互批再由教師檢閱性批閱?;ハ嘟涣骱?,教師再把交流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個別或集體評講。這樣做是大有好處的,每個人都要經歷一項復雜而細致的思維過程:諸如用詞造句是否貼切,語言是否鮮明生動等。對于一篇較好的文章,筆者就把它張貼在學習園地或者在學校廣播上播音,以擴大讀者對象。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競爭心理,而且對學生自己也是一種鞭策。
(作者單位:湖北省鄖縣南化塘鎮(zhèn)關帝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