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民立
漢語中,雙音詞顛倒使用的現(xiàn)象很不少,在修辭學(xué)的著作里把它列為一種修辭格,叫“顛倒”或“倒置”。
現(xiàn)舉幾例:
一、驅(qū)馳馳驅(qū)
“遂許先帝以驅(qū)馳?!保ā冻鰩煴怼罚?/p>
“馳驅(qū)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與陳伯之書》)
二、計會(kuài)會計
“誰習(xí)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乎?”(責同“債”)(《馮諼客孟嘗君》)
“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竅會計之余功,而自放于山水之間。”(《黃州快哉亭記》)
三、辛苦苦辛
“越王為人能辛苦?!?/p>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伶俜縈苦辛?!保ā犊兹笘|南飛》)
四、羅綺綺羅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p>
(宋·張俞《蠶婦》)
“咸陽宮殿郁嵯峨,六國樓臺艷綺羅?!?/p>
(唐·李商隱《咸陽》)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寫道:
“在我自己,本以為現(xiàn)在是已經(jīng)并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p>
“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而其后卻連這三個人也都為各自的運命的驅(qū)策,不能在一處縱談將來的好夢了。”
以上加點的雙音詞“切迫”、“途路”、“運命”等,就是顛倒使用的。
作者為什么要采用這種“顛倒”修辭呢?
在詩中主要是為了押韻或平仄的需要而顛倒使用。
在散文中為了使語勢矯健、昂揚,往往也采用“顛倒”修辭。
但我們要注意,不要隨意使用“顛倒”修辭,以免讓人家弄不懂,那就因辭害意了。
安徽省蕪湖市第八中學(xué)(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