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1、檔案編研成果要信息化
檔案編研成果形式需要具有新的思維,首先我們要緊緊抓住檔案網站這個新型媒體。傳統(tǒng)的檔案編研成果是以出版的方式而存在,分公開出版和內部參考兩種形式。也就是說,檔案編研成果是以圖書為媒介而傳播檔案信息的。而利用檔案網站發(fā)布檔案編研成果,盡管傳媒方式發(fā)生了改變,但檔案編研的社會意義并沒有受到削弱和改變。因為,網絡媒體同樣可以系統(tǒng)地傳播檔案信息,同樣可以起到有效地減少檔案原件提供利用頻次、延長檔案原件使用壽命的作用。
另一方面,從歷年統(tǒng)計各級各類檔案館編研工作的數據來看,內部參考類檔案編研成果是公開出版類的十倍左右。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思索的現象。檔案編研的社會價值在于廣泛地傳播檔案信息,而內部參考類編研成果從理論上講恰恰是限制了檔案信息傳播范圍,僅限于“內部交流”,這與檔案編研的初衷正好相悖。那么,為什么省級以下的檔案館要大多選擇內部參考的形式去從事編研活動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受資金所困。由于公開出版檔案編研成果所需的經費要比內部參考類高得多。檔案部門(特別是基層檔案館)無力承擔昂貴的出版經費,不得不選擇成本較小的內部參考形式。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很多時候并非是出自檔案保密而控制使用范疇。如果我們把這些檔案編研成果大部分利用檔案網站傳播,不僅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成本,而且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磥?,在信息時代把檔案編研成果數字化是一種必然的選擇,也是時代發(fā)展所需。
2、檔案編研成果要“文化產品”化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們應該用新的思維、新的視角來看待,要把一部分檔案編研成果當作“文化產品”來看待,它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一種社會公共產品,因此不同地區(qū)或不同部門的編研成果就應該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品牌,而且要力爭多出“精品”,多出“拳頭產品”,以滿足市場的各方面需求,并以此樹立和不斷提高檔案工作的社會地位。例如:上海市檔案館編纂的多種檔案史料匯編。檔案縮微制品、圖冊,以公布檔案史料和刊登學術研究文章為主的館刊:《檔案與史學》,電視劇《一號機密》、專題片《追憶》還有一些老照片都可以成為是檔案編研文化產品。它們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上海市檔案館甚至是上海市的一種文化風貌。但是,在這里所說的檔案編研成果的“文化產品”形式,并不是說要把所有的檔案編研成果都包裝成“文化產品”,這是不切合實際的,至少在目前來說是不可行的,可以選擇那些能反映地方特色的、具有社會強烈反響的資料匯編成“文化產品”形式的成果。這樣不僅會提高檔案在社會中的關注度,而且也會使檔案工作不斷與市場經濟接軌。
3、把檔案編研成果轉化為錄像影視資料
各級檔案館(室)除了保存大量的紙質檔案資料外,還保存了一定數量的音像檔案資料。我們要及時地把這些音像資料利用起來。各級檔案館(室)應根據館藏音像檔案資料的數量、內容構成,結合宣傳教育和社會實際的需要。擬制專題,從大量的館藏檔案信息中篩選素材,編研一些具有實際效果的錄像影視資料,增強檔案宣傳方式的靈活性。例如:上海市檔案局整理編制錄像影視資料《追憶——上海歷史檔案里的故事》。里面反映了早期生活在上海石庫門中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根據上海市的發(fā)展歷程整理編研的錄像影視資料《The Bund And And deco in Shanghai》,在這里面用了一些老照片和采訪人物的形式反映了上海從最初成立到現在成為一個繁榮國際大都市的發(fā)展歷程,并且作為“上海風情”展覽的一項重要內容,向全國人民甚至全世界人們展示了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時也宣揚了上海的文化。這樣的檔案編研形式不僅能吸引檔案界人士的眼球,而且也會吸引其他一些行業(yè)人士的眼球,并且老少皆宜。另一方面,也會提高檔案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擴大檔案的影響力,促進檔案工作不斷發(fā)展。
4、編研一些符合實際需求的參考資料
根據社會生活不斷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發(fā)生的一些自然災害,編研一些符合實際需求的參考資料,可以說是城市綜合減災與應急處理方面的經驗總結。近年來非典、禽流感、洪澇災害、地質災害的方面的資料撰寫,使人們意識到應急處理要提前做好準備,從過去的經驗中總結出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更好地應對將來發(fā)生的自然災害。例如,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唐山市檔案局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查閱館藏“唐山地震專題”檔案500余卷,積極為抗震救災建言獻策,并按照“人員搜救”、“疫病防控”、“傷員救治轉移”、“社會秩序穩(wěn)控”和“災民安置”等專題,對唐山地震檔案資料進行了系統(tǒng)地分析研究,對四川省汶川縣地震災區(qū)抗震救災工作提出60余條建議,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在安置受災人民、處理災后瘟疫情況、整理受災檔案資料等等方面提供了價值較高的信息,為我們國家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好這些問題提供了決策性的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