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教學與德育的關系,人們更多的是強調德育對教學的保障作用,片面地夸大了德育工作和學生思想品質的關系,而忽略了教學對學生思想意識形成的影響。而實際上,在對學生品質養(yǎng)成的作用上,德育和教學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德育工作沒有落實,就必然影響整個學校的校風建設,從而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影響學生的學習;而若教學方法不恰當,把面向全體的教育變成了面對優(yōu)生的教育,也勢必會影響德育的實際效果,弱化德育工作對學生的教育作用。
一、不恰當?shù)慕虒W方法扼殺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造就潛質生的重要因素
大凡剛進入學校的小孩子,總是充滿好奇,有著強烈的求知欲,上課時總睜著大大的眼睛,很樂于舉手,好像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呻S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深入,他們的問題卻越來越少,而且開始出現(xiàn)分化,一部分學生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上課也不安心了。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和家庭、社會的影響外,起關鍵因素的還是教師的教學??纯次覀儸F(xiàn)今小學的教育,相當一部分學校仍然是將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學到課本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毫不顧及學生的天性。教師在教學中依然還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孩子死記硬背,通過加大練習量、作業(yè)量、抄書、抄試卷等機械式的重復來強化學生的記憶。老師要求學生答案要規(guī)范、要劃一,提出的問題不能出格,否則就被視作另類,挨批評。結果,許多本來還有些天賦的孩子就在這種簡單、枯燥的重復中感到了厭煩,學習成為一種負擔,一種無味的咀嚼,學習的熱情被澆滅了。
二、大一統(tǒng)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潛質生的轉化
對于那些因個人智力因素、接受能力,或因上述原因而致學習成績落后于其他同學的學生,我們本來應該采用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接受不同方式、不同進度,甚至不同內容的教育,使其各得其所,讓那些本來就基礎不如人的學生也能學到他們還能接受的知識,也能在適合他們的測試中有好的表現(xiàn),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習的成功。可實際上,我們現(xiàn)在的許多學校,采用的還是大一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統(tǒng)一的教學進度,統(tǒng)一的考試試卷及統(tǒng)一的評價手段。而在這種大一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本身基礎就落后于人的學生不得不和其他基礎比他們好的學生一同坐在同一間課室里接受相同的教學內容、相同的教學進度,考試時又做著相同的試卷。即使有些學校采用了分層分班的形式,可不同層次的班在教學上卻依然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考試時一樣是同一份試題。這種分層僅僅是一種形式,是為了讓好生不至于受到“差”生影響而采取的一種堂而皇之的手段。
三、教師不良的品質、言行,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難以彌補的傷害
我們常常遇到的情況是:德育工作人員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卻因為某些教師不經意的歧視、不公正的評價、帶侮辱性的謾罵、呵斥,觸動或強化了學生的反叛心理,造成學生對教師的不信任,甚至仇視,從而把這些學生推向那些不良的群體,加速了潛質生的沉落。也有的,工作責任心不強,對課堂紀律要求不嚴,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不記錄、不指正、不匯報,聽之任之,在縱容個別違紀現(xiàn)象的同時,更打擊了其他試圖專心聽講的同學的上進心。教師道德失范最常見的現(xiàn)象是,某些教師將手中的權利無限擴大,利用選任班干部、評優(yōu)評先、招生、保送等向學生家長索賄受賄,或者根據(jù)家長職位的高低、貧賤、捐款的多寡來確定班中班干部的人選及座位的安排,將社會上的陋習搬到了學校,搬到了課堂。更有甚者,有些教師對學生采用了掌刮、鞭打、針刺、強迫學生吃屎、吃尿等極端的手段。更令人心寒的是,有個別教師中的敗類對學生做出了為人所不齒的舉動。也有的當面講得堂而皇之,背后卻做著雞鳴狗盜、黃賭毒的勾當。這些行為對學生心靈所造成的創(chuàng)傷,往往是永久性、難以愈合的,它使學生對教師所講的道理、所教的知識感到迷惘、不信任,甚至鄙視、厭惡。這種不信任感在學生頭腦中一旦形成,其對教師的教育,對德育工作的打擊無疑將會是毀滅性的。
德育工作者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在學生和科任教師間搭建起理解的橋梁。通過自己過細的思想工作、高尚的人格魅力、循循善誘的引導教育,去解開學生心中對學習的不安和抗拒的心理,將對他們思想認識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點。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