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艷苓
摘要:國家公務員是黨的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資源。公務員隊伍的素質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政務水平,也影響著政府建設。當前,對公務員進行有效的培訓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而長期以來我國公務員培訓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無法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政府所提出的種種挑戰(zhàn)。分析公務員培訓制度的意義及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尤為重要。
關鍵詞:公務員;培訓;政府建設
中圖分類號:F592.9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2-0248-02
一、公務員培訓及其意義
國家公務員培訓制度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國家公務員共同維護的培訓規(guī)程,體系格局及其有效的運行機制。國家公務員培訓是全國性的對具有國家公務員身份的人進行初任、任職、更新知識和專門業(yè)務培訓。培訓是一項嚴格有序、有組織的行政人才資源開發(fā),目的是在于不斷提高廣大公務員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業(yè)務能力,改善其素質結構,使其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使之與社會發(fā)展和崗位規(guī)范的要求協(xié)調一致,以大大提高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
公務員培訓是加強公務員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是增強公務員競爭能力、建設一個強有力政府的關鍵,直接關系到國家政權基礎的牢固、國家競爭力的提高和國家重要智力資本的開發(fā)與儲備。當前,對公務員進行有效的培訓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而長期以來我國公務員培訓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這顯然無法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政府所提出的種種挑戰(zhàn)。我們要從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認識國家公務員培訓的深遠意義。
1.公務員參加培訓是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信息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各級國家公務員擔負著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任,他們的素質如何,關系到政府形象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必須要不斷地參加培訓,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專業(yè)的知識水平,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公務員參加培訓是行政體制改革的需要。作為政府形象代表的公務員,在政府職能轉變和角色已重新定位的時候,就必須通過學習和培訓全方位地掌握和運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原則、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以發(fā)揮公務員的集體作用,實現(xiàn)政府工作的高效率。
3.公務員參加培訓是加強政府機關廉政、勤政建設的需要。公務員是政府行為主體,加強政府機關廉政、勤政建設,必須對國家公務員進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他們拒腐防變意識和能力。通過培訓加強他們的職業(yè)道德教育、行為規(guī)范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世界觀教育、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使他們樹立公仆意識,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4.公務員培訓,是提升公務員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公務員是國家的行政管理人才,公務員的能力建設直接關系到各級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和社會發(fā)展。而提升公務員能力建設和綜合素質,一個既便捷又高效的途徑就是加強公務員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公務員不斷補充、更新知識,掌握技能,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建立一支優(yōu)化、精干、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才能促進國家行政機關提高行政效能。
5.公務員培訓,是實行科學的干部分類管理的需要。我國將推行人事制度重大改革,實行科學的干部分類管理。過去“大一統(tǒng)”式的培訓體制和培訓方法,與分類管理和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必須改革培訓體制,根據(jù)各類人員的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培訓制度。在公務員系統(tǒng),就要建立適合公務員特點的培訓制度,不斷對公務員進行培訓,使公務員認清形勢,正確行使權利,認真履行義務,才能對公務員隊伍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
二、國家公務員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培訓教育機構不健全
1.公務員培訓的綜合管理機構不健全。
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地方沒有專職的培訓管理干部,甚至有的單位和部門根本就沒有設立培訓綜合管理的部門。需要的時候,臨時從其他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大大削弱了培訓綜合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限制了培訓工作的研究、組織、規(guī)劃和實施,阻礙了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
2.公務員培訓的施教機構不健全。
培訓教育基地網絡建設還不是很完善,沒有專門的教學場所和專業(yè)的師資隊伍,培訓的工作一般都是依靠行政管理學院或黨校承辦,還有些地方的培訓工作只是由人事部門下設的干部培訓學校進行。教師隊伍多為黨校人員或臨時外聘來的人員組成的,其教學水平和教學內容有限,有些公務員培訓課程的質量也不高,要么就是還停留在相對陳舊的一般的宣傳解說階段,面對公務員層次多、數(shù)量大、要求知識范圍廣的要求,一般的黨校教育很難達到應有的培訓水平。同時,公務員參加培訓學習的選擇余地小,除了學習指定的公共必修課和專業(yè)必修課之外,還不能按照實際工作的需求來設置選修課,這就難以滿足那些素質較高、基礎較好、求知較強的公務員的需要。
(二)培訓教育管理不規(guī)范
現(xiàn)在我國的公務員培訓缺乏一整套的管理體系,一方面對各級各類干部培訓的目標、內容質量等缺乏有效的規(guī)定,對各行各業(yè)、各級各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各類干部真正需要哪些知識進行培訓,究竟應該達到什么水平,以及是否達到要求,沒有一套完整的預測和考核體系。另一方面,是培訓管理力度不夠,強調自覺遵守紀律的多,監(jiān)督檢查少,有關學習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難以嚴格執(zhí)行。第三方面進行了機構改革之后,人員更顯得相對不足,工作與學習的矛盾不能有效協(xié)調,與原有工作不能完全脫鉤,使培訓管理工作難度增大。
(三)培訓教育激勵機制不健全
實際操作中缺乏很有力的制度和措施的保證,不能完全將干部參加學習培訓的情況作為考核干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jù),也缺少相應的獎教獎學制度。由于培訓與使用的關系的脫節(jié),便使公務員在參加培訓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動力和缺少希望,往往都是被動地接受培訓,是上級規(guī)定的“要我學”,而不是從增長知識、提高認識、完善自我的角度自覺形成“我要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部參加培訓教育的積極性,大大地影響了培訓的效果。
(四)培訓教育的內容不規(guī)范、針對性不足、實用性不強
在現(xiàn)實的培訓工作中,全國各地公務員培訓除了學習指定的公共必修課和專業(yè)必修課之外,選修課的開設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面來,公務員參加培訓學習的選擇余地較小,不能滿足那些高素質、基礎好和求知欲較強的公務員的需要。對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的任職培訓大多帶有補課的性質,培訓的重點不突出,培訓的內容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學了不管用。尤其是分級分類培訓不夠,沒有根據(jù)初任、任職、專門業(yè)務和更新知識培訓等不同的類別對不同的公務員要求進行分類培訓,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公務員的學習積極性,浪費了培訓教育的資源。
三、公務員培訓工作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1.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不到位。有一些部門領導對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長遠性、緊迫性缺乏充分的、足夠的認識,缺乏戰(zhàn)略的眼光。重視不夠,對培訓工作安排不周密,檢查監(jiān)督不到位,激勵機制更無從說起,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不把培訓工作作為一種再生資源,作為人力資源的開發(fā)來投入,而是走過場,為培訓而培訓。
2.培訓對象的思想認識不到位。由于缺乏嚴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激勵機制,培訓對象在培訓中就缺少了壓力和動力,在思想上放松了自已、糊涂了自己。也不從自己的切身利益出發(fā)、不從提高自己的素質出發(fā),照樣參加工作,從而降低了培訓管理的質量。
(二)培訓經費相對不足
培訓經費的不足,是制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干擾了培訓工作正常開展,影響培訓效果。缺少了經費,培訓工作的綜合管理機構沒有了保障;缺少了經費,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沒有了保障;缺少了經費,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沒有了保障;缺少了經費,獎教獎學機制、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的激勵機制沒有了保障。同時,思想不夠解放,融資渠道單一,造成培訓經費嚴重不足,嚴重影響了培訓工作正常開展。
(三)培訓監(jiān)督機制缺乏
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工作缺乏廣泛而有效的監(jiān)督。我們側重于抓培訓學習過程,忽視了培訓效果的評價考核工作,對受訓后缺乏跟蹤管理。而且公務員培訓與晉升之間存在“斷裂帶”,出現(xiàn)了“培訓與不培訓一個樣、培訓成績好壞一個樣”的現(xiàn)象,給逃避培訓人員制造了可乘之機。缺少了對培訓綜合管理機構的監(jiān)督,培訓規(guī)劃、培訓理論研究、培訓內容的規(guī)范性針對性實用性就沒有了保障;缺少了對師資隊伍的監(jiān)督,正常的教學秩序、正常的課堂紀律、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就沒有了保障;缺少了對單位部門領導的監(jiān)督,培訓與使用的有機結合、激勵機制的全面落實就沒有了保障;缺少對培訓對象的監(jiān)督,學員學習就沒有了壓力,培訓效果、培訓也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式亮.汲取國外經驗規(guī)范我國公務員培訓機制[J].中國公務員,2001,(2).
[2]溪流.中國公務員制度[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