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菁 馬倩影
【摘 要】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政治方向、道德品質,對高校的各項工作的影響至關重要,時刻受著黨和國家的關注。而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輔導員本身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較高的自身修養(yǎng),運用科學的方法,循序漸進,達到工作最佳效果,不辱使命。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輔導員 能力
高校的深入改革和學分制的實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輔導員要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能力。以下結合參加工作以來的經驗,寫一些體會。
一、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打鐵還靠自身硬,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過自身的模范形象去影響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取決于輔導員本身的素質和能力。因此,加強輔導員自身修養(yǎng),使之成為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扎實的工作態(tài)度,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崇高人格魅力就顯得十分重要。
要堅持學習科學理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為黨的教育事業(yè)不懈奮斗。輔導員要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人生。用大姐和同事的口吻提出建議和引導,用言簡意賅的話語與其交談。如在學生輕狂時給點提醒,犯錯時說一句批評,失敗時給于鼓勵,迷茫時有一番點撥,就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己不正焉能正人”?!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要求輔導員要正確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品行端正、公正、廉潔、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輔導員的模范作用,本身就是無聲的命令,是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身教重于言教”。這是輔導員必須具備的優(yōu)良品質,又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條件。輔導員無論有什么樣的情緒,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要在學生面前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輔導員在學生面前還應保持威嚴以提高自己的威信。在大事大非面前要旗幟鮮明,敢于堅持真理,糾正錯誤,與學校和院系的政令要保持一致,形成有凝聚力的管理團隊。不斷地給學生以堅持原則和正義的影響,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高等院校是傳播先進思想的陣地和培養(yǎng)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人才的搖籃。知識能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須具備的。特別是做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輔導員,就要求有更多的知識和更高的能力。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應當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同時要具有淵博的學識和一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熟悉和掌握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比如學習時事政策、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計算機使用和網絡以及就業(yè)指導、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為更好地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培養(yǎng)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情感。教育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制度。還要愛家鄉(xiāng)、愛學校、愛他人、愛自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因此,輔導員要具有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yǎng),熱愛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獻身精神,因此,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思想政治理論修養(yǎng)是輔導員的必修課,也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二、循序漸進,講究方法,達到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
輔導員應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循序漸進,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比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就一定要按照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按照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成長道路,分層次、劃階段實施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做到量體裁衣,分門別類的進行教育規(guī)劃,使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才順利的完成學業(yè)。
我們在新生入學階段,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在入校初期,加強對學生進行教育咨詢活動,從而幫助學生降低心理預期,實現學生心理的“軟著陸”。只有從心理上有了正確認識,才能在生理上,行動上解決問題。(2)要想克服學生剛進入大學的孤獨感,盡快熟悉新環(huán)境,組織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集體活動,是一種很好的組織形式。通過集體活動可以增加學生間的團結和友誼,可以忘卻離開父母的孤獨感,融入到新的集體,感受到新環(huán)境的溫暖,同時通過活動可以發(fā)揮各自的才能。作為輔導員能夠從中發(fā)現不同類型的人才,也能從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3)及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中學時的要我學轉變?yōu)槲乙獙W,讓學生認識到進入大學后,學習應該仍然是重點。(4)搭建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開展有益的談心活動,交流思想、交流生活、交流學習。通過班會、舞會、運動會等來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5)任何學校的學生都有優(yōu)良平差,平衡這種關系是一個優(yōu)秀輔導員的基本素質,在工作中表揚先進鞭策后進,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出現問題不遷就,獎懲分明要到位。(6)我們認為做得再好的老師和學生之間都有不同距離感,只不過大小而已。大學生之間是沒有距離的,我們就利用這一關系組織起高低年級互動交流的平臺,請高年級同學介紹自己在高校走過的成長道路,幫助低年級同學少走彎路,確定學習成長的目標。(7)對每個學生建立檔案,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及時向上級反應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加以解決。
萬事開頭難,大一是大學教育的關鍵,也是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這一時期也是輔導員在新生中樹立良好形象的關鍵時期,因此一個輔導員的干練、果敢、能力等形象顯得非常重要,否則會影響后期教育工作的效果。
學生進入大二至大三學期往往表現在工作熱情減退,學習積極性降低;消極對待思想政治工作,對事物認識的片面性加強,個性發(fā)展較快,對集體產生的離心力增強;學業(yè)壓力開始加大,容易產生抵制思想教育的情緒。
因此,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繼續(xù)引導學生學習積極性,加強與院系領導和老師的配合,注重科研人才的培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思維。二是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各需所能,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特長,對于學生在嘗試過程中的失誤給予幫助,了解分析失敗的原因,并給予積極的鼓勵。三是關注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發(fā)展情況,關心學生的政治進步,不失時機的開展黨課教育,以基層團組織為基礎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四是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最新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不良苗頭應及時反饋給學校有關部門,幫助制定改進措施。
大四學期為畢業(yè)就業(yè)階段,這一階段學生已經開始為畢業(yè)的去向作一定準備。工作重心也應該相應的向這方面傾斜,實際工作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對學生進行就業(yè)傾向咨詢,指導和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開展實踐活動。(2)幫助學生了解高年級畢業(yè)生情況,為學生提供借鑒和參考。(3)對于有志于繼續(xù)深造的學生提供相關信息幫助,尋找專業(yè)課程漏洞,努力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實際困難。(4)以團支部、黨支部為基礎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更多學生向黨組織靠攏。
在臨近畢業(yè)階段,輔導員的主要精力放在排解學生就業(yè)方面的一些困惑,以及配合高校作好畢業(yè)生就業(yè)安置工作上,為學生提供有意的建議和幫助。相信經過前幾個階段的努力,此時的工作已經上了軌道,工作開展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但隨時保持警惕性和敏感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以人為本,善于溝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點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常講“動之以情”、情中有理、“情理結合”。解決學生的問題,就是要建立和他們溝通的平臺,不管輔導員年齡有多大資格有多老,但你的心態(tài)、思想、思維的方式,首先要和學生產生共鳴,深入到他們的心里,站在他們的立場,以朋友自居取得學生的信任,才能建立起溝通的平臺。因此,輔導員對學生要有感情,關心和體貼學生,增強服務意識,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維護學生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就業(yè)等各個方面,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入情、入理、入腦、入心。
輔導員要做到心情愉快,和藹可親,使同學們愿意接近。這樣就能隨時給人以開朗、豁達、友好的親近感。遇到事情不要急燥、發(fā)火,批評應是善意的批評和教育,不要把批評變成粗暴無禮的訓斥,諷刺挖苦,惡語傷人。這樣不僅使問題得不到解決,而且能導致學生產生對立情緒。處理問題時要做到心平氣和、溫文爾雅、樸實親切,談吐中給學生以可親可敬的感覺,這樣工作就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隨著社會多元化和高校擴招,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很大壓力。輔導員工作任務重,事務瑣碎,工作時間沒白天沒黑夜,常常被苦、累、難等問題困擾著,加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培養(yǎng),積極性不高,職業(yè)發(fā)展等困擾,造成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不穩(wěn)定,成為影響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必須在完成好日常工作任務的同時,時常保持“充電”,這不僅僅是一個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質的問題,更是關系到我們工作成敗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韓冰.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工作的再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6).
[2]王新淮.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0,(01).
[3]李光紅.談全面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國成人教育,2004,(6).
[4]邵華.如何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