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寫作主體鮮明個性特征的學生習作,學生是寫作的主體,作文訓練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個性化思維活動。學生書寫自己的認識、感受,這種認識和感受是別人代替不了的,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應盡量減少對學生的束縛,激活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潛能,構建“開放式”的個性化作文教學新體系,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作文,讓學生的作文真正“新”起來、“活”起來。
一、探求生活中的個性化感受
學生的寫作活動不宜過早地關注怎么寫,首先要開掘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即體會生活,學會積累。應包括生活積累與閱讀積累兩個方面。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源于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關注人生,正確認識自我,還要時刻提醒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養(yǎng)成多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所以學生作文必須要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探求、挖掘自己的獨特感受。
1.組織學生親自去“做”、去“看”。參加野炊、郊游、文體等各種活動。帶學生欣賞由圓轉缺的月亮、東升西落的太陽、電閃雷鳴的夏夜、白雪皚皚的大地,萬木爭秀的群山、熱鬧非凡的市景、閑適靜謐的公園、小巧玲瓏的玩具等各種自然和生活景觀。
2.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這類記錄不要求學生寫成完整的短文,只記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點,并融入自己對生活的體會和感受。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去讀一些具有創(chuàng)見的思想家、文學家嘔心瀝血寫出的文采斐然的經典作品,也就是文質兼美的作品。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不斷在閱讀中體會生活,并鼓勵學生經常練筆,不斷吐故納新,做到讀寫結合。
二、開啟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思維
作文本質上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因此創(chuàng)新思維在寫作中尤為重要。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人類普遍具有的素質,蘇東坡說過“文章最忌隨人后”,陸游也說過“文章最忌百家衣”。所以學生們在寫作中要能做到有新的發(fā)現,提出新的見解、解決新的問題。
教學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學生看到一個作文題,往往囿于習慣性思維方式,這種消極的思維模式嚴重束縛了人的獨創(chuàng)性,以致不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人云亦云,寫出的文章缺少個性,缺少新意。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文題多角度、多側面地思考,深入挖掘題目的含義,從而使學生獨辟蹊徑,寫出有新意、有創(chuàng)見性的文章。比如以“說冰”為話題,讓學生寫一篇借題發(fā)揮、托物寓意的文章。一般學生可能就冰說冰,說冰清玉潔,說冰涼冰冷。此時,我們就可以指導學生多向思考,拓展思路:從“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引發(fā)出學生勝過教師的觀點;從冰由水結成后體積增大,引伸出人在不同環(huán)境中可能被塑為不同形象的道理;根據冰與水本為一家,可是結成冰后卻高高在上的情況,諷刺那些蛻化變質的人等等。
三、運用個性化的語言
語言是最具個性化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弊罹邆€性化的作家是最具個性化語言的作家。把幾部名著拆開后混雜在一起,我們從中揀拾幾頁,僅從語言方面便可以區(qū)分出是哪位作家的作品。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文章的載體。文章要有新意,所運用的語言也必須具有個性。
1.個性化的語言需要詞句的新鮮。遣詞造句應力避陳詞濫調,力戒人云亦云,要多多打造具有個人“版權”的句子,可從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意蘊深厚方面下功夫。如“我是常常去讀山的,遠遠地讀其蒼茫,近近地讀其清幽;精讀其豪放,細讀其沉淀。讀青、讀綠、讀和諧、讀靜謐?!边@一“讀”字就是應超常搭配的需要產生的,產生了個性化的效果。
2.個性化的語言需要活潑靈動的文筆、瀟灑飄逸的才情和豐富深刻的意蘊。語言要有個性,就離不開生動活潑的文筆,這就需要作者縱橫捭闔,讓自己的文筆飛起來。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寬廣的閱讀面,豐富的文化積淀,富有靈氣和書卷氣的語言,是寫好作文的重要手段。如一個學生在《幸福是什么?》的開頭中展示了這樣一組排比句:“幸福是‘臨行密密逢,意恐遲遲歸的牽掛;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獲;幸福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回憶;幸福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边@是最常見最實用的展示厚重文化的方式,這些句子不僅形象地詮釋了幸福的含義,展示了學生的文化底蘊,而且使句子更有書卷氣更有詩意。
寫作是主體的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腦力勞動,我們作文教學的著眼點應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個性上。惟有如此,才能改變學生“空洞無物,無病呻吟”“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作文現狀,才能徹底根除當前作文教學所存在的偽主體、偽生活、偽科學病根,使我們的作文教學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縱橫馳騁,放飛心靈。
(劉云云 江蘇省常州市青龍中學21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