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建
我是一名初三畢業(yè)班的班主任,由于升學的壓力,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緊張而又繁忙,壓力沉重,老師也是披星戴月,天天與學生“摸爬滾打”在一起,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了讓學生每天能較早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我要求他們每天早晨必須提前十分鐘到班作準備。
九月初的一天,我七點鐘就到了教室,督促組長檢查作業(yè)和值日生做清潔。學生們們陸陸續(xù)續(xù)走進教室,各項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7:20到了,我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有兩個座位還空著。那是葉佳和劉昊的的座位,兩個學習成績不太好,學習態(tài)度也不太端正的學生。不用說,他們肯定又要遲到了,一股怒火由然而生,這學期他們已經(jīng)遲到好幾次了。
7:25的時候,葉佳和劉昊同時走到了教室門口。
“你們干什么去了?為什么又遲到?”沒容他們解釋,我開始發(fā)難了。
“睡過頭起晚了……”他倆幾乎是異口同聲。
“起晚了是理由嗎?別人為什么沒起晚?主觀上對自己不嚴格要求,還扯這樣的客觀原因?!”我更生氣了,聲音頓時高了八度。
看我那怒氣沖沖的架勢,兩個學生立馬沒詞了?!岸b彾b彙钡谝换睾系妮^量伴著清脆的上課鈴聲以我的小勝暫時告一段落。
我似乎無法抑制心頭的這股怒火,第一節(jié)課下課的鈴聲剛落,我又走進了教室。反復重申早晨按時到校的問題,要求遲到的同學務必交一份不少于500字的情況說明。并且,有意識地把目光移向了葉佳和劉昊。在我和葉佳、劉昊的目光相撞的那一剎那,他倆又低下了頭。我的用意很明顯,為一次遲到寫500字的情況說明,分明有幾分懲罰的味道。
下午快放學的時候,他倆把情況說明交了過來。我一看,與其說是情況說明還不如說是檢討書。不過也罷,這樣“溫柔的懲罰”一下也行,事情畢竟是按著我設想的思路在發(fā)展。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又有一位同學送來了一份情況說明,我一看竟是成績最好的楊雪同學。
“你是怎么回事呀?你又沒有犯錯誤?!蔽液吞@的問。
“老師!對不起,我早晨起晚了點遲到了。”楊雪不好意思地說。
“你有嗎?遲到的是葉佳和劉昊呀!你幾時遲到啦?”我疑惑地問。
楊雪說:“老師我真的遲到了,當時你正在說他們倆。我喊了報告,你沒有聽到我就自己進來了……”
我一下子懵了。還有這么回事?楊雪可是我最信任和器重的學生呀!只怪自己當初只注意盯著葉佳、劉昊他們這些學困生的座位,這下可不好收場了。我的心里開始有些忐忑不安了,這回我這個班主任的形象可是大打折扣了!
事情終究是平靜的過去了,葉佳和劉昊并沒有因為我“重視”他倆的遲到,忽略了楊雪的遲到來找我理論,可我的心里卻開始不平靜起來。
楊雪,因為學業(yè)成績的優(yōu)秀,理所當然的在我的心目中站到了得意門生的隊列,甚至是在每天清晨到班的例行巡查中,也想當然的認為“好”學生是不會遲到的,從而眼光總是瞄準了葉佳、劉昊之流學困生的座位。要不然,憑我這1.5的標準視力,怎么就是看不到“好”學生楊雪那個空著的座位呢?
我的眼睛,已經(jīng)戴上了無形的有色眼鏡了。從教十多年來,在對學生的教育和評價中常常把分數(shù)作為衡量優(yōu)差的唯一標準,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偏愛,而“一好遮百丑”;對成績差的學生,一味地放大他們的短處,并在主觀上對他們有嫌棄、厭惡的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偏見。一方面,對學優(yōu)生的那些寵和愛,助長了他們的“驕、嬌”二氣;另一方面,對學困生的鄙視與冷落,也深深地傷害了他們幼小的心靈,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自卑心理,從而“破罐子破摔”。
后來,我在《心理學》中找到了關于“光環(huán)效應”的描述。也就是說人的突出特征像耀眼的光環(huán)一樣,給周圍的人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并決定了對其的整體評價,而其他特征則相對模糊并且不重要。我的錯誤在于沒有克服心理學上被稱為“光環(huán)效應”的不良作用。
因為這次遲到風波,我在心底里覺得對不起葉佳、劉昊和他們那個群體。其實,他們身上,也有很多閃光的亮點,我們只是因為他們學業(yè)成績的落后,就把他們打入“冷宮”,對這些還是花樣年華的少年,未免太不公平了。給這些學業(yè)困難的孩子一些愛吧,我下定決心要試一試。摘掉那副無形的有色眼鏡,我?guī)稀胺糯箸R”開始了發(fā)現(xiàn)美、尋找美的“旅程”。對楊雪這樣的學優(yōu)生嚴格要求,不因其好而無視、放縱缺點。對葉佳、劉昊他們這些學困生更加關注了,充分發(fā)掘并放大“閃光點”,點燃他們心中的“星星之火”。對學困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加以引導,打消他們主觀意識上的畏難情緒。充分利用他們熱愛勞動、體育好,熱心社會服務工作等優(yōu)點,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并讓他們在活動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進取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我的苦心沒有白費。幾個月下來,葉佳、劉昊他們這些孩子明顯的變了,學習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學業(yè)成績也有所提高,他們從前所擅長的表現(xiàn)得更為出色了。因為我的“愛”,他們一個個走出了學困生的陰影,變得陽光燦爛起來。盡管這“愛”,來得晚了些,可仍是溫暖了那一顆顆幼小的心靈。
遲到的孩子,讓我多給你些遲來的愛。
收稿日期:20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