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暄 劉文明 李文朗
摘要: 介紹了青皮軟籽、大綠籽、軟核酸3個石榴新優(yōu)品種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術要點,以期為石榴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石榴;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5.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20-0126-01
1石榴新優(yōu)品種特征特性
1.1青皮軟籽
青皮軟籽原產(chǎn)于四川省會理縣。該品種樹冠半開張,樹勢強健,刺和萌蘗少。嫩梢葉面紅色,幼枝青色。葉片大,濃綠色,葉闊披針形,長5.7~6.8cm,寬2.3~3.2cm。花大,朱紅色,花瓣多為6片,萼筒閉合。果實大,近圓球形,果重610~750g,最大的達1 050g,皮厚約5mm,青黃色,陽面紅色,或具淡紅色暈帶。心室7~9個,單果籽粒300~500粒,百籽重52~55g,籽粒馬齒狀,水紅色,核小而軟,可食率55.2%。風味甜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5%~16%、含糖量為11.7%、含酸量為0.98%、VC含量24.7mg/100g,品質(zhì)優(yōu)。當?shù)?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花,7月末至8月上旬成熟,裂果少,耐貯藏。單株產(chǎn)量為50~150kg,最高可達250kg。會理青皮軟籽以果大、色鮮、皮薄、粒大、汁多、核軟、香甜(帶有蜂蜜味)、味濃而聞名,素有“籽粒透明晶亮若珍珠,果味濃甜似蜂蜜”的美譽。該品種適應性強,對氣候和土壤要求不嚴,燥紅壤、褐紅壤、水稻土、紫色土、砂壤土、沖積土和山地黃壤等均可種植。在海拔650~1 800m、土壤pH值4.5~8.0、年平均氣溫12℃以上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均可廣泛引種種植。
1.2大綠籽
大綠籽來自于青皮軟籽石榴的芽變,該果實近圓球形,平均果重360g,皮厚1.9mm,可食率67.6%,百粒重72.6g,核軟,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4.5%,風味甜。與青皮軟籽石榴相比,其突出變異性狀為粒重平均增加38.1%,籽粒色由水紅色變?yōu)榈G白色,春梢葉片扭曲率由30%~35%增加為73.1%。大綠籽早期豐產(chǎn)性較好,對桃蛀螟的抗性較青皮軟籽強。該品種適應性強,對氣候和土壤要求不嚴。在海拔650~1 800m、年平均氣溫12℃以上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均可廣泛引種種植。
1.3軟核酸
軟核酸主產(chǎn)于四川會理縣。該品種為稀有品種。樹勢中庸,呈不整齊圓頭形。刺和萌蘗較多。嫩梢紅色,幼枝淡紅色?;ㄝ^大,花瓣鮮紅色,鮮艷奪目,萼筒紫紅色,花期較早較長,一年多次開花,秋花現(xiàn)象突出。四至五年生樹高5.9m,冠徑4.5~5.5m,較豐產(chǎn),單株產(chǎn)量25~75kg,高的可達100kg。果實大小不一,平均果重200g,大的可達400g,果實短卵圓形,基部高而突出,萼片基部肥大。果皮鮮紅色,陽面濃紅,果面光滑,有光澤,十分艷麗美觀。果皮較厚,約7mm,組織疏松。百粒重20g,濃紅色,馬齒狀,透明。種子小,核極軟,可食,汁極多,酸微甜,別有風味。可食部分上60%以上,含可溶性固形物16%。成熟期早,但成熟期極不一致,采果期長。不易裂果,較耐貯運。該品種適應性強,對氣候和土壤要求不嚴。在海拔650~1 800m、年平均氣溫12℃以上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均可廣泛引種種植。
2栽培技術要點
2.1栽植時期
秋季落葉后和春季(3月上中旬),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平茬苗定植。株行距宜選2m×3m,或3m×3m,或3m×4m等。栽植時,應適當配置授粉樹。適宜的授粉品種為白皮甜和大綠籽。
2.2土水肥管理
基肥于12月上中旬或翌年2月中下旬施入,施肥量為:二至三年生樹株施15kg,四年生以上樹株施50kg。每年進行2次追肥,第1次追肥在萌芽前,二至三年生幼樹株施尿素0.3kg,四年生以上的結(jié)果樹株施尿素0.5kg,目的是促進石榴樹開花和提高坐果率;第2次追肥在果實迅速膨大期前,株施石榴專用復合肥4kg,以促進果實生長,提高產(chǎn)量。施肥時還要結(jié)合澆水。另外,應在封凍前澆封凍水,開春發(fā)芽前灌發(fā)芽水。
2.3整形修剪
樹形采用多主干自然半圓形。定植當年開張角度,選擇4~5個生長健壯、方向適宜的枝為主,用撐拉等方法開張角度,使每個主干配3~4個主枝向四周擴展。冬剪以疏和縮為主,去除基部的萌蘗枝,疏除過密的下垂枝、重疊枝、病蟲枝和枯死枝。對衰老枝、徒長枝和細弱枝,要及時回縮更新。夏季要及時抹芽摘心,疏除競爭枝、徒長枝和過密枝。
2.4花果管理
在現(xiàn)蕾后到初花期,應盡早疏除所有的鐘狀花。短結(jié)果母枝,只留1朵筒狀花;長結(jié)果母枝,每15cm左右留1朵筒狀花。6月下旬以后,開放的花應全部疏除。在盛花期,噴0.3%~0.5%硼砂液。坐果后,每隔20d噴0.4%磷酸二氫鉀水溶液3~4次,以加速果實生長,增進果實品質(zhì)。
2.5病蟲害防治
石榴病害主要有石榴干腐病、褐斑病、果腐病,蟲害主要有石榴莖窗蛾、桃小食心蟲、龜蠟蚧等。
2.5.1石榴干腐病、褐斑病。①冬春季節(jié)結(jié)合消滅桃蛀螟越冬蟲蛹,清除搜集樹上和樹下干僵果,燒毀或深埋,輔以刮樹皮、石灰水涂白等措施。②坐果后套袋,及時用50%殺螟松乳油2 000倍液噴施防治桃蛀螟。③幼果膨大期,用200倍倍量式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與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交替噴施,隔7d噴1次,連噴3次;休眠期噴施5°Bé石硫合劑。
2.5.2果腐病。①防治褐腐病,發(fā)病初期噴施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7d噴1次,連續(xù)噴施3次。②防治發(fā)酵果,關鍵是殺滅蚧殼蟲,5月下旬和6月上旬噴施殺螟硫磷乳油或撲虱靈,藥殺康氏粉蚧、龜蠟蚧。③防治生理落果,幼果膨大期噴施濃度為10~20mg/kg的赤霉素,10d噴1次,連續(xù)3次。
2.5.3桃蛀螟。①冬春季節(jié),結(jié)合管理搜集蟲果、僵果,刮除翹裂樹皮,清除果園四周的玉米、向日葵等殘株,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幼蟲及蛹。②在石榴花謝后,子房開始膨大時,用脫脂棉浸蘸90%敵百蟲1 000倍液塞入萼筒。③子房開始膨大時,果實套袋。④在石榴園內(nèi)夜置黑光燈、糖醋液誘殺成蟲。⑤在石榴園內(nèi)或四周種植誘集作物玉米、高粱、向日葵等集中誘殺。⑥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第1代成蟲產(chǎn)卵高峰期噴藥,藥劑選用敵百蟲、溴氰菊酯、辛硫磷等,施藥次數(shù)2~3次。
2.5.4石榴莖窗蛾。①春季石榴萌芽后,剪除未萌芽蟲枝,并燒毀,消滅越冬幼蟲。②孵化盛期,用80%敵敵畏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噴施以毒殺卵和初孵幼蟲。③7月上旬每隔2~3d檢查樹枝1次,發(fā)現(xiàn)枯萎新梢及時剪除燒毀,消滅初蛀入幼蟲。④對蛀入二至三年生枝干內(nèi)的幼蟲,用注射器從最下一排糞孔注入500倍的敵敵畏或敵百蟲,然后用泥封口毒殺。
2.5.5桃小食心蟲。①越冬幼蟲出土前(5月前),在干徑周圍1m范圍內(nèi)覆蓋農(nóng)膜或培厚30cm左右的土臺,并踩實,悶死越冬幼蟲和羽化成蟲。②幼蟲出土期或盛期,用50%辛硫磷800倍液對樹冠下土壤噴霧,并用齒耙耬耙?guī)状?深5~10cm,使藥土混合,毒殺越冬幼蟲。③用草繩捆扎樹干基部,誘集出土幼蟲入內(nèi)化蛹,定期檢查捕殺。④用桃小性信息素制成水碗式誘捕器懸掛在石榴園內(nèi),誘殺雄蛾。⑤在桃小食心蟲卵期和初孵幼蟲期(基本在石榴盛花期和幼果盛期)進行藥劑防治,藥劑選用滅幼脲3號、辛脲乳油、桃小靈等。
2.5.6龜蠟蚧。①保護天敵長盾金小蜂。②石榴樹休眠期,配合冬剪,剪除或刮刷越冬雄成蟲。③早春秋后噴施5%柴油乳劑。④在6月末至7月初,噴施敵敵畏乳油、撲虱靈、殺螟硫磷等。
3 參考文獻
[1] 馮玉增,侯新民.珍稀石榴無公害栽培[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 段金生.平原農(nóng)業(yè)科技指南[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3] 河南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河南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技術[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
[4] 王經(jīng)紅.石榴豐產(chǎn)栽培技術[J].安徽林業(yè),2008(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