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萍
幼兒園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幼兒的發(fā)展。確立“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基本觀念,尊重幼兒,關注每個孩子的尋常時刻,關注孩子的發(fā)展之窗,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理念都能熟記于我們老師的心中。學習新綱要、新課程,教師的觀念與行為在不斷變化。教師在教育觀念上有了很大改變,突出表現在幼兒教育的學科性逐步淡化;把落腳點放在“幼兒發(fā)展”上,樹立起讓孩子學會學習比學會知識重要等理念。
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想方設法地把知識傳授給孩子。例如在《認識蘿卜》的教學中,教學方式是直接出示蘿卜——教師講授——幼兒觀察、復述的方法。這是一種呆板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孩子內心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認識的愿望。顯然,主要的問題出在教師對孩子的了解、尊重不夠,脫離了孩子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與興趣愛好,教師只是把認識的東西硬生生地灌輸給孩子。然而,孩子們對周圍豐富多彩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喜歡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認識世界,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腦海中應該樹立“孩子比我強”、“孩子能行”的觀念,大膽放手、適時幫助、及時鼓勵,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去體驗孩子的興趣愛好,去接受孩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笆谌艘詽O,而不是授人以魚”。
可見教師主觀意識與實際行為還有距離,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留于表面形式的還較多;教師對課改新理念的把握、新課程的實施還有一段差距。事實告訴我們,新課程的實施,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擺在了教研工作的首位。如何促使教師主動的學習、互動的研究、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這成了我們必須思考的—個重要問題。
幼兒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已成為制約教育質量提高的“瓶頸”,如何突破“瓶頸”,促進其專業(yè)成長呢?
一、倡導學習氛圍
實施新課程、新教材的過程,實際上是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實際行為的過程。那么你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理解了多少、內化了多少,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反思、分析。針對教師群體的素質和特點,幼兒園要給教師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鼓勵教師放開手腳,大膽創(chuàng)新,教師與教師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促進教師你追我趕,形成積極探索、富有進取精神的教師隊伍。倡導主動學習,深入學習領會《綱要》精神,準確把握理念內涵,了解新課程新教材的背景,理解新教材中所倡導的理念,將新教材與新《綱要》建立必要的聯(lián)系,多問幾個為什么,敢于質疑。加強理論學習,學習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理論,經常反思自己的實踐,我是這么做的嗎?并嘗試著用到實際中。通過多種途徑幫助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學會主動學習,不斷拓展知識面,激發(fā)個人成長的內在強烈愿望和要求,促進專業(yè)發(fā)展。
二、建立研究共同體
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成長,都應著眼于園本培訓和園本教研。通過各級研究課題建立研究共同體,使教師在立足實踐的研究中獲得自我發(fā)展和專業(yè)提高。法國科學院雷納強調:要有一個團結協(xié)作的教師集體,而不是孤軍奮戰(zhàn)。要積極開展園本教研,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平等、真誠地對話和交流。
(1)開展參與式培訓。讓教師當主角,教師以“說故事”的形式暢談自己的教學實踐,述說成功與困惑。(2)聯(lián)系日常的教育教學具體事件和教育情景進行行動研究,教師圍繞中心議題開展研討互動,力求每一個教師從多角度、多層面看問題,在各自看法基礎上達成初步共識。(3)倡導教師以自身實踐為研究的核心內容,以案例開發(fā)為主要研究方式,教師通過對自身實踐的研究,開發(fā)一個個適合本園特點和資源優(yōu)勢的高質量的教學案例。通過建立這樣的研究共同體,成員間相互幫助、優(yōu)勢互補形成合力,促進教師個體的專業(yè)化成長。
三、形成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必備的一種能力。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自我反思、審視、判斷、總結,才能不斷調整教育教學過程,規(guī)范自己的教育行為,使自己不斷獲得專業(yè)成長與成熟。
如何通過反思提高自己呢?可以是行動之前對教育方案的合理性、教育資源的可靠性、教育過程的應變性作全面斟酌,行動中面對出現的問題和情景與既定目標之間的矛盾及時協(xié)調,行動后對教育過程及結果進行考察。習慣性反思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理清實踐中的問題及其性質。
在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道路上,專業(yè)引領起點撥和提升的作用,但由于條件缺乏,亦不必唯專家論。其實,任何一位在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細節(jié)上有高見者都可視為專家。專業(yè)發(fā)展是幼兒園教師在深刻認識和理解自我的基礎上進行的自我引導的過程,關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應以人為本,群體互動,探討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學習,教師與園長之間的溝通學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學習等各種有益于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自主學習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