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柱生
在人類與艾滋病的斗爭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綠茶對抵御艾滋病毒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綠茶中的茶多酚對艾滋病病毒HIV的RNA所產(chǎn)生的化學反應具有很強的阻斷作用。
茶多酚是一種強有力的抗氧化物質(zhì),具有很強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阻止自由基對細胞DNA的損傷,對細胞基因突變有著明顯的抑制作用。綠茶中的茶多酚含量最高,約占茶葉浸出物總量的70%;其中兒茶素類物質(zhì)又占茶多酚總量的70%左右。有關試驗表明,綠茶中的L-EGCG(L-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和L-ECG(L-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在每毫升0.01~0.02毫克低濃度下也能對艾滋病毒HIV逆轉(zhuǎn)錄酶有抑制作用。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們進一步發(fā)現(xiàn),綠茶中含有的EGCG可以有效地阻止艾滋病毒在人體內(nèi)的擴散。其大致機理是,CD4細胞是人體內(nèi)最重要的免疫細胞,也是艾滋病毒攻擊的首要目標。艾滋病毒外殼糖蛋白會附著在CD4受體分子上,進而感染人體正常細胞。但綠茶中的EGCG能夠搶先與CD4受體分子結(jié)合,阻止艾滋病毒外殼糖蛋白附著在這種分子上。實驗顯示,綠茶中的EGCG能夠在5分鐘以內(nèi)與80%的CD4受體分子結(jié)合,半小時后可結(jié)合幾乎所有的CD4受體分子,從而起到了保護人體細胞免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作用。英國、美國科學家聯(lián)合研究也發(fā)現(xiàn),綠茶中的EGCG一旦先附著在免疫細胞上,艾滋病病毒就不再有機會附著上去了。
我國有六大基本茶類:綠茶、紅茶、青茶、黃茶、白茶、黑茶。據(jù)對六類毛茶進行的測定,炒青茶(綠茶)每克干茶中兒茶素類含量可高達108.71毫克,白牡丹(白茶)為56.08毫克,黃大茶(黃茶)55.85毫克,安化黑茶(黑茶)為38.68毫克,武夷巖茶(青茶)為37.91毫克,工夫紅茶(紅茶)為3.70毫克。綠茶在一般濃度下,每百毫升茶湯中約含有80~170毫克兒茶素類物質(zhì)。
綠茶中的EGCG對抑制艾滋病病毒擴散有所作用這一研究工作,引起美國休斯敦貝勒醫(yī)學院教授威廉·希勒博士的高度重視,他們正在借助計算機軟件技術深入分析綠茶中的重要物質(zhì)EGCG與CD4受體分子間的結(jié)合機理。希勒教授認為,這一發(fā)現(xiàn)為預防艾滋病毒感染提供了一條新的可能途徑。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威廉姆森教授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喝綠茶可能有助于減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并有助于減緩艾滋病病毒的擴散?!碑斎?,應當指出的是,飲綠茶不是治療艾滋病的方法,也不是預防艾滋病的絕對安全手段。但對感染者而言,飲綠茶可以與傳統(tǒng)藥物相配合,緩解他們的病情。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從事“茶葉與艾滋病的關系”這一課題研究的負責人、日本癌癥防治專家小野克彥教授就告誡人們:“常飲綠茶對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艾滋病是大有裨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