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楠
我從未去過江南,只記得文人每每提起,便陶醉在江南的柔情之中。但我去過塞北,那里另是一番景象。
塞北有粗獷的大風,有廣袤的原野,有堅實的土地和熱情的人們。
塞北的風真大。夏日,時而風起,卷著地上的黃沙,直直地塞入人們瞇緊的眼縫。冬日,北風肆虐地吹著,臉上被風割得生疼,風最大時,能將臉打磨成砂紙,但依舊能聽見西北漢子特有的爽朗的笑聲。
塞北的原野一望無際。站在窯洞頂上,向黃土高原望去,溝壑縱橫,時不時還會傳來悠遠的西北調子在原野飄蕩,摻雜著黃河洶涌的濤聲,感覺自己也置身于這意境之中。雖荒蕪,卻像平平仄仄的唐詩一般,反復咀嚼便發(fā)現(xiàn)其中韻味十足。若說江南多見的平原是娟秀的女子,那塞北的原野就是大氣的男人。
塞北土地之堅實,是江南遠遠不及的。塞北的土地必須是堅實的,因為土地上承載著西北漢子堅實的腳步。塞北的土地是不能抒情的,因為土地里種著碩大的高梁棒子。他們昂著不屈的頭,在這方土地扎穩(wěn)了根。正是這方土,養(yǎng)活了塞北的人民。
去過塞北的人都會提到塞北的漢子。他們?nèi)缒羌t高梁一般,在這貧瘠的土地扎根。他們骨子里有著不屈的精神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山里人喜歡唱歌,那濃郁的民間小調在山谷回旋,那是苦難的生命在吶喊,高亢悲憤。山里人喜歡喝酒,那紅高梁釀的烈酒,像山里娃剛烈的性子。漢子們喜歡打腰鼓,他們每一次擊鼓,都是力與美的象征;每一次跳躍,都是對生活的熱愛與渴求。
塞北粗獷的風,廣袤的原野,堅實的土地,熱情的人們……都鑄就了塞北狂野的美感。
學校:湖北襄樊第四中學
導師:席齊海
點評:提起塞北,給人的印象無外乎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作者的感觸卻頗為獨特,從塞北的風、塞北的原野、堅實的土地、熱情的人四方面入手,結構清晰,感情真摯。作者的所思所憶,仿佛也融入了塞北的景物人情之中,自然能打動讀者的心。(周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