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摘要】 目的 觀察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療效。方法 選擇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確診為中晚期肺癌60例住院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O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化療GP方案:鹽酸吉西他濱1000 mg/m2,第1、8天,靜脈推注;順鉑25 mg/m2,第1~3天靜脈滴注。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100 ml,持續(xù)靜脈滴注,16 d為1個療程。結果 總有效率治療組(53.3%)高于對照組(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常見的癥狀咳嗽、血痰、氣短、乏力緩解情況,治療組緩解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基礎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療效顯著,緩解常見癥狀明顯。
【關鍵詞】肺癌;參麥注射液;中醫(yī)腫瘤學;化療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占到整個肺癌發(fā)病率的80%。中晚期肺癌患者由于年齡、病灶部位、腫瘤類型、病程、體質、經費等各方面的原因,失去手術根治的機會。筆者從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應用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GP方案治療中晚期肺癌30例,并與單純使用GP方案化療的30例對照,療效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確診為中晚期肺癌60例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治療組30例。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年齡41~72歲,平均61.2歲;鱗癌17例,腺癌10例,小細胞未分化癌3例。治療組男23例,女7例;年齡46~77歲,平均62.5歲;鱗癌16例,腺癌9例,小細胞未分化癌5例。兩組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1]中原發(fā)性肺癌診斷及分期標準。
1.3 中醫(yī)辨證 參照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定發(fā)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標準辨證屬氣陰兩虛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食欲不振,自汗盜汗,咳嗽,少痰伴或不伴有口干、痰血、疼痛等。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化療GP方案:鹽酸吉西他濱1000 mg/m2,第1、8天,靜脈推注;順鉑25 mg/m2,第1~3天靜脈滴注。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正大青春寶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50 ml/瓶)100 ml,持續(xù)靜脈滴注。治療16 d為l療程,2療程后評價療效。
1.5 觀察指標 ①近期療效。②常見癥狀咳嗽、血痰、氣短、乏力的緩解情況。癥狀改善療效標準[2]:選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癥狀咳嗽、血痰、氣短、乏力為觀察癥狀,按無、輕、中、重分別記為0、l、2、3分,治療前及治療后每周根據(jù)癥狀出現(xiàn)隋況記錄。臨床癥狀積分值下降≥2/3為顯著緩解。臨床癥狀積分值下降≥1/3但<2/3為部分緩解。臨床癥狀積分值下降<1/3為無緩解。
1.6 實體瘤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完全緩解(CR):瘤體完全吸收并持續(xù)4組以上,無新病灶出現(xiàn)。部分緩解(PR):瘤體兩徑乘積減少50% 以上,無新病灶出現(xiàn)。無變化(NC):瘤體兩徑乘積減少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持續(xù)4周以上無新病灶出現(xiàn)。惡化(PD):瘤體兩徑乘積增大25% 以上或新病灶出現(xiàn)??傆行蕿?CR例數(shù)+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和等級資料分別采用χ2檢驗、t檢驗和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實體瘤療效比較,見表1??傆行手委熃M為53.3% ,對照組為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治療組的實體瘤控率較對照組好。
2.2 兩組治療后癥狀緩解情況,見表2。
3 討論
中醫(yī)強調“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積之成者,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醫(yī)宗必讀》)。認為肺癌的發(fā)生多為年老體弱,或患慢性肺部疾患,導致肺氣虛損,邪毒乘虛入肺,引起臟腑功能失調,肺氣腋郁,宣降失司,痰凝氣滯,瘀阻經脈,瘀毒膠結,日久形成肺部積塊。晚期肺癌患者,正氣虛損尤為嚴重。因此,有效的“扶正”方法具有重要意義。中晚期肺癌,均有不同程度的氣陰兩虧的表現(xiàn),可見神疲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咳嗽、痰中帶血等。分析其病機,多因外感六淫邪氣、四時不正之氣、煙毒穢氣等侵襲肺臟,羈留不去,致肺失宣肅,氣機不利,瘀毒積聚于肺而成。日久耗氣傷陰,絡脈失養(yǎng),加之化療,進一步損傷正氣,使虛者愈虛。肺主氣,肺虛氣失所主,則氣短,聲低氣怯;肺氣虛,衛(wèi)外不固,則自汗;肺陰不足,則咳嗽少痰,治當益氣養(yǎng)陰。
近年來,中醫(yī)藥在晚期惡性腫瘤治療中的作用日益顯著 ,臨床和實驗研究證實,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晚期腫瘤,不但能提高臨床療效,延長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質量,同時也可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3]?;熥鳛橥砥诜伟┲饕闹委熓侄?,毒副反應多、有效率低。而參麥注射液脫胎于古方“參麥飲”。中醫(yī)理論認為紅參具有大補元氣,扶正溫陽的作用。麥冬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止咳,此外,麥冬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研究表明[4,5],參麥注射液不僅可提高體液免疫功能,而且可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可以明顯減輕癌癥化療的毒副作用,有效保護骨髓造血功能,縮短骨髓受抑時間,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提高癌癥患者生存質量。
目前晚期腫瘤尚無確切的有效治療手段,姑息治療作為治療晚期腫瘤的一種方法受到人們廣泛重視, 化療是癌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但化療常導致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心臟毒性、神經毒性等毒副作用,產生相關的癥狀,體質虛弱,常會延誤化療時機。本文觀察表明,扶正(益氣養(yǎng)陰)法的代表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在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有效控制癌細胞的生長,保護骨髓造血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達到姑息治療的目的。在本文中,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優(yōu)于單用常規(guī)化療藥,在穩(wěn)定瘤體、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均優(yōu)于單獨使用化療藥及對癥治療,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199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3-36.
[3] 賈英杰,王晶,張瑩.中藥對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天津中醫(yī)藥,2006:23(4):280.
[4] 張華滿,陳學東,孫軍.參麥注射液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臨床療效觀察臨床研究.淮海醫(yī)學,2008,26(4):305-306.
[5] 張秀成.現(xiàn)代實用抗癌中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25.
[6] 郭冬. 參麥注射液對癌癥患者生存質量影響探析.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6,20(6): 662.